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传染病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是人类生存的大敌。
1992年,印度、孟加拉国发生了大范围的0139型霍乱,前后大约有20万人发病;
1995年,苏丹爆发了埃博拉出血热,该传染病病死率高达77%;
1996年,日本大阪地区爆发了出血性结肠炎,不到一月时间里,发病者就高达6524例……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高速发展,人口迁移流动、气候变暖、大气污染、细菌耐药性增强等等因素,即使一种病毒被控制或消灭了,也还是会出现另一种新的病毒。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2003年春天,突如其来的非典(SARS)疫情肆虐中华大地,给人类的健康和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
回顾令人胆寒的非典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非典”?
非典,也称为非典型肺炎,全称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世界卫生组织称这种疾病为严重性呼吸综合征,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2002年11月,广东省佛山市就已经出现了非典病例,一位名叫黄杏初的厨师是至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非典病人。
2003年1月,广州市第一次出现SARS超级传播现象,一名非典患者造成了19名亲属和50名医务人员感染。
疫情爆发初期,病原体尚未知晓,出于对新病毒的未知,当时醋和板蓝根一度成为了“香饽饽”,一时间搞得人心惶惶。口罩告急、消毒液告急、体温计告急……繁华的都市失去了往日的喧闹。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令人胆寒,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国是非典疫情的首发地,更是“重灾区”,机场、车站、各大出入口都有医护人员冲锋在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8月15日公布的统计数字,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达11%。
2003年7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范围内的非典疫情基本结束。此后,非典病毒除实验室感染和2003年12月、2004年1月广州4名轻症病例外,在人群和动物再也未见病例。
令人胆寒的非典,是怎么在自然界中突然销声匿迹的?专家们推断总结出来以下原因:
- 实施了有效的隔离
“非典”疫情突如其来,这是21世纪第一次遇到的新发传染病重大疫情,国家和世界都呈现出一种紧急状态,各国对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了有效的隔离,很好的阻断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而我国更是对“非典”病毒严防死守,这背后是无数医护人员的日夜付出。
- 病毒的传播力受限制
“非典”病毒致病性和致命性较高,人患病快且重病死亡的概率都大一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传播力。
还有专家猜测,“非典”病毒具有一定的怕热属性,天气逐渐变热,病毒适应环境变差,就很难在自然界存活。
为什么新冠病毒却如此难以消灭?19年过去了,如今人类又面临传染形势更为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爆发以来,疫情波及了160个国家,已经持续了两年多时间。
当年非典疫情历时大约9个月,而后并未有新的病例出现,为什么新冠病毒却这么难以消灭?
- 病毒更为“狡猾”
“非典”病毒主要通过短距离飞沫以及密切接触传播,潜伏期常见3-5天,实际传染性没有那么强,无症状感染者没有传染性。
而新冠病毒的潜伏期,短则7-14天,最长有24天,潜伏期以及无症状患者都具较强的传染性。
目前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不断持续扩散,在全球范围内发现新冠病毒变异毒株达上千种,变异速度快、种类繁多,导致人类很难发现其变异的规律性。
例如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奥密克戎(Omicron)的变异株,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和致病性,有专家通过大数据建模发现,其传染力比“德尔塔”高37.5%。
更重要的是,只要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未接种疫苗或者对其没有免疫力,新冠病毒就还有可能在传播过程中不断“繁衍壮大”。
未来新冠病毒还会如何变化,在目前阶段仍然难以预料,只能不断严密监控。
- 没有严格执行有效的隔离措施
随着交通便利性的提高,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如今的人口流动性远远大于2003年,为新冠病毒的大范围传播提高了条件。
再加上一些国家对新冠的防控措施实施不到位,甚至持“躺平”状态,稍不注意,病毒就可能再爆发一波。
目前来看,全人群接种新冠疫苗是控制新冠病毒导致疫情爆发和扩散的有效手段。
结语有专家表示,很多病毒在销声匿迹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又会重新开始流行,而且致病性更高。因此,目前没有在自然界发现非典病毒的存在,也并不代表以后不会重新出现。
非典来无影,去无踪,它到底去了哪里?即使是现在,也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然而,不管这场新冠疫情什么时候会终结,不管人在哪里,作为一个微小的个体来说,保持信心、积极地生活、科学防疫,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即使是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唯一承认的已经消失的病毒,也仅是天花病毒而已。新发和死灰复燃的传染病,是人类永恒的挑战。
渺小的人类,需要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啊!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