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版权属于村中有个姑娘叫小芳(王新芳)所有,侵权必究。

吴伯萧在《菜园小记》中说:“种花好,种菜更好。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多浆的果实,却可以食用。”

山清水秀竹篱茅舍(采瓜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

我不禁想起乡下门前的菜园了。

山清水秀竹篱茅舍(采瓜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

菜园很小,还不到一分,只消几步,就能丈量南北东西。地贫,我们从外边拉来了新土。菜园的三面是杂草野花,东边还有几棵杏树。春天的时候,菜园就成了花园,杏花满树,蜜蜂嘤嘤。几只老母鸡喜欢躲在草丛中,和人捉迷藏。

山清水秀竹篱茅舍(采瓜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

菜园不大,种的菜品种却不少。除了韭菜以外,还有葱、莙荙、黄瓜、茄子、青椒、西红柿、梅豆等。父母上了年纪,大块的土地已经无力侍弄,只好在小小的菜园里寄托深情。他们辛苦劳作,保持对土地的谦卑和热爱。按照时令季节,各种蔬菜有早有晚。除草施肥,嗅着泥土的气息,感受劳动的愉悦。

山清水秀竹篱茅舍(采瓜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

一垄大葱很是精神,个个像生龙活虎的小伙子,站姿方正,昂首挺胸。大葱炒鸡蛋,这是吃面条的标配。但拔葱的时候,不能挨着拔,要间隔开,还要把坑填好踩实。莙荙的叶子不吃,吃它长长的茎。茎长得粗大,用细线劈开,在开水中一焯,过凉水,撒点盐和香油,佐以蒜末,又清爽又可口。茄子又紫又圆,但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吃,青椒也不是最爱。西红柿不打药,有几个自然长红了,摘一个就吃,味道自然纯正。

山清水秀竹篱茅舍(采瓜东篱下悠然见南山)(5)

山清水秀竹篱茅舍(采瓜东篱下悠然见南山)(6)

山清水秀竹篱茅舍(采瓜东篱下悠然见南山)(7)

小姨给了几颗梅豆种子,母亲把种子撒在菜园边,梅豆嗖嗖地长,快速爬到杏树上去了。开了满树的梅豆花,结了满树的梅豆。父亲笑着说,这多好,能看花,还能吃菜。我一直喜欢善于攀爬的植物,喜欢那长长的藤,爬到墙上去,爬到架上去,到处都是绿,到处都是生机,到处都是阴凉。几棵老北瓜把我家的矮墙爬满了,把猪圈爬满了,瓜叶繁茂,这田田的叶子,很值得欣赏。因为瓜叶之下,会垂着一个硕大的瓜。采瓜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清水秀竹篱茅舍(采瓜东篱下悠然见南山)(8)

山清水秀竹篱茅舍(采瓜东篱下悠然见南山)(9)

我发现,种菜最大的乐趣,就是分享。每次回城,母亲要么让我拔几棵葱,要么摘一把豆角。她以这样的方式,抒发着对女儿的关爱。一个冬瓜长得像个大枕头,切开了,母亲给这家送一块,给那家送一块。于是,在那个傍晚,好几个家庭都在熬制冬瓜菜了。六月初一,在民间是个值得重视的日子,邻居们来菜园里割韭菜,好包饺子吃。

山清水秀竹篱茅舍(采瓜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0)

立秋了,又到了种白菜的季节。我怕父亲发愁,自告奋勇回家帮忙。先把玉米的根挖出来,敲掉土,扔到外边,再把地平整一下,把高处的土扔到低处去。我站在高台上,把草木粪扔到菜园,母亲把粪撒开,父亲又均匀地撒了一些肥料。小姨来了,和我拿着耙䦆刨地。刨地也是件技术活,需要刨深,刨透,把上层的肥料翻到地下去。

山清水秀竹篱茅舍(采瓜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1)

山清水秀竹篱茅舍(采瓜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2)

每年立秋刨地,总是天气最闷热的时候。头上的汗滴到土里,衣服湿在背上,头发捂住了眼,我蹲下来休息一会,有点喘不过气来。头朝黄土背朝天,农人只要干活,几乎都是重体力。这其中的辛劳,只有亲身体会过的人才会懂。人勤地不懒,想着几天后,绿莹莹的小白菜长出地面,带着笑,发着光,充满无限生机,就觉得累很有价值。

山清水秀竹篱茅舍(采瓜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3)

散文家刘亮程喜欢乡居生活,把家乡菜籽沟变成了木垒书院,自己戴着草帽,种菜,浇地,站在村庄中心,目不斜视,缓缓写尽一切温暖踏实的事物:媒体人周华诚众筹“父亲的水稻田”,每个周末回乡种田,让更多的城市人一起见证从一粒种子到一捧大米的过程。

山清水秀竹篱茅舍(采瓜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4)

菜园是我们的田园梦,农村是我们的故乡梦。用沾满泥浆的双脚向大地致敬,一起留住即将消失的农耕。

山清水秀竹篱茅舍(采瓜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5)

分享旅途精彩故事,欢迎关注村中有个姑娘叫小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