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瑶

《诗经》中共流传下来了158个成语。那句堪称经典的爱情之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当被曝光出来原本是歌颂战友之情,共赴沙场、生死同在的盟约时,着实引起了网络舆论的一片哗然。但是如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已经被新一代的年轻人彻底异化成了情人间的盟约。

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三大来源于诗经中的成语,经过千百年的误读,已经将原意踩在了脚下,以创意独霸了人间。

新婚燕尔:原是骂负心汉喜新厌旧

诗经留下了哪两类什么类型的词汇(诗经中被误读成真的三个成语)(1)

《诗经·邶风·谷风》收录了一首被丈夫抛弃的妇人所唱的怨歌,其中有一段这样唱到:“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妇人说,我被赶回娘家,心中满怀怨和仇,谁说苦菜的味道苦?和我被丈夫抛弃的苦算起来根本就算甜啊。你倒是娶了新老婆,新婚乐融融,两人亲密如兄弟一样。

所以,“七月流火”不是我们认为的七月份的天气热的就好像下火一样,而是指天气日渐转凉。七月流火,入秋转凉,九月授衣,入冬穿棉袄。

但是,多年来,无论百姓,还是媒体,都将这个成语误用来形容夏天天气炎热,所以它原本的含义就已经被通俗异化了。

逃之夭夭:原来跟逃跑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诗经留下了哪两类什么类型的词汇(诗经中被误读成真的三个成语)(2)

要说古往今来,被异化最为严重的成语,非此莫属了。

《诗经·周南·桃夭》中有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一首赞美新娘的诗。诗人说新娘子的美貌就像春天盛开的鲜艳桃花一样美丽。而“夭夭”两个字是形容桃子生长茂盛的词语。

不知道,曾几何时,反正在明清小说中这个成语就已经变成了谐音的“逃之夭夭”,而被人用来形容仓皇而逃的狼狈样子。要是细究起来,“逃之”与“夭夭”搭配根本就让人匪夷所思,不知所云。但是奇怪的是,到了今天,人们早已忘记了这个词的原本意思,而“逃之夭夭”反倒堂而皇之的登上了主位,被人们广泛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