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赎罪中蒙太奇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1)

那个夏天,阳光格外灿烂,那些有着阳光灿烂的日子,屈指可数,历历在目。

电影赎罪中蒙太奇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2)

《阳光灿烂的日子》用134分钟追溯逝去的光阴,一闪而过,稍纵即逝。

电影赎罪中蒙太奇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3)

故事讲述的是文革时期的北京,部队大院里的一群小孩正经历着成长的故事,父母被这个时代折腾得无暇看管好子女,稍大一点的孩子们又都上山下乡去了,这社会变得无法制约这批孩子。他的青春锁定在两个不可分割的主题,权力与爱情,那也是马小军的追求,他和同性之间的较量,渴望成为老大,他追求米兰,期待爱情。当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他们却活在自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电影赎罪中蒙太奇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4)

在这部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蒙太奇与长镜头的表现手法体现那纯真的年代,文章分2篇,从“蒙太奇”和“长镜头”这两个角度的镜头表现手法分析影片的艺术意义。

电影赎罪中蒙太奇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5)

蒙太奇表现手法

画面是蒙太奇实现的物质基础,然而单一画面或者单一的镜头都是难以独立地承担叙事表意的任务,意义的产生通过上下文关系由若干镜头组成的镜头段落来实现。正如库里肖夫实验所证明的那两条蒙太奇定律:镜头组合产生意义,镜头组接顺序影响意义。蒙太奇追求的是形声综合的集约效应,也就是我们常说"1 1>2"。

电影赎罪中蒙太奇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6)

影片用到了心里蒙太奇,马小军幻想与米兰在一起的种种幸福甜蜜的场景,却终究只能是做梦,与现实生活的冷酷形成强烈的反差。马小军讨厌余北蓓那种放荡随便的女人,用对比蒙太奇将米兰与余北蓓对比,更加深了马小军对米兰的疯狂迷恋。

电影赎罪中蒙太奇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7)

当年胆小的马小军摇身变成了大老板,当年的大哥刘忆苦却变成了傻子。影片前后鲜明的对比,引发观众深思那个社会背景下愚昧的价值取向。姜文巧妙地用对比,给观众出乎意料的结果,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剧中马小军的成长过程和那一时期许多人的经历都很相似,虽然他只是个人简单成长的青春梦,却以它的真实而震撼人心。

电影赎罪中蒙太奇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8)

值得提到的还有影片中的配乐,影片中多次出现的暴力场景展现着这种凶猛:砖块、刀、榔头、铁链,血流满面的镜头频繁切换,伴随着这些场景的音乐,则多是文革时流行的《红太阳》歌曲。这种画面与音乐的蒙太奇运用强烈地刺激着观众,使他们感受到了在疯狂中无止尽旋转的残酷的青春。

电影赎罪中蒙太奇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9)

影片主旋律是歌剧《乡村骑士》的间奏曲(此曲也是《教父》的主题配乐),整段旋律抒情优美轻柔,使听者产生美好的遐想,它几次出现在主人公独处的时候,这正好与有点吵闹的文革歌曲形成对比,突出了主人公复杂的内心矛盾。这种音乐对比的巧妙运用,也是影片的成功之一。

电影赎罪中蒙太奇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10)

马小军玩望远镜、避孕套,面对镜子“教训”民警的叙事组合段中,导演充分运用反差极大的不同焦距镜头,辅之以大跳接的剪辑技巧创造出新颖的蒙太奇电影语言,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享受;而在《国际歌》的音乐背景中胡同里小团伙复仇及火车巨大的轰鸣声中卢沟桥下群体斗殴两段落中,对于声画关系、镜头剪辑节奏、运动方式以及复杂场面调度的出色把握均显示出导演卓越的影像意识。

电影赎罪中蒙太奇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11)

影片有一个镜头的转换形成了强烈的蒙太奇,由极动到极静,有同学们热烈欢迎军人凯旋时的奔腾,到米兰房间里的宁静。影片中运用大量的蒙太奇来阐述时间的变迁以及身上衣服的表换来说明时间的流逝,第一次吉安到米兰,马小军是通过床底这个视角来偷窥的,此后,脚和小腿的就形成了马小军心中米兰的定格。

电影赎罪中蒙太奇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12)

片尾马小军被伙伴们惩罚,在游泳池挣扎浮沉的经典蒙太奇段落,可谓是目前国产影片中水下摄影最经典的范例。略带畸变的广角镜头的出色运用,光影变幻中略偏青蓝色的水波,水下与岸上镜头剪辑节奏的准确呼应,以及水下机位拍摄过程中自由舒展的“舞蹈”性的镜语形态,远远超越了影片情节的范围,体现出导演对于电影本性的独到理解和精益求精的美学追求。

电影赎罪中蒙太奇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