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武圣”之名,我相信大部分中国人会想到关羽,但是随着今天大众整体知识水平的提升,历史知识科普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历史有了新的看法。关羽之前,国人认可的武圣是先秦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吕尚(即姜太公),而关羽曾经是和其同一时期的张辽作为“陪祭”身份进入姜太公的武庙,直到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废除姜太公的武庙祭祀,关羽才逐渐“反客为主”。随着《三国演义》等艺术作品出现,关羽一步一步成为人们心中的武圣。明代万历年间,日本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明军“抗倭援朝”,关羽崇拜信仰也进入到了朝鲜半岛,影响到了整个东亚圈子。民国时期,关羽和岳飞已经成为了“忠义”和“武勇”的代表,祭祀二人的关岳庙就是其中的代表。

因此,人们开始质疑关羽的能力,甚至很多人认为关羽的“武勇”是罗贯中“灌水”的结果。那么,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看看,关羽是否配得上“武圣”称号。

关羽到底配不配做武圣(关羽配得上武圣)(1)

既然谈“武圣”,咱们就先看关羽个人武艺,《三国志》题材为纪传体史书,一事常记载于多人的传记。故而综合荀攸、关羽等人的传记得知,官渡之战时,“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荀攸向曹操献策说:“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关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白马延津之战是官渡战役的前哨站,很关键,曹操之所以能取胜,一是依靠荀攸的计谋,二是依靠关羽的勇猛。前者是计划,后者是执行。

汉末三国历史上发生的战斗,并不像小说那样每次战阵之前都有斗将。于乱军之中斩杀敌将记载也不多见,如庞德斩郭援:“德随腾子超拒援、幹於平阳,德为军锋,进攻援、幹,大破之,亲斩援首”;张辽先登斩将:“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都是勇猛异常。但是关羽的这次斩将质量,我认为是最高的。首先这是一次史书中明确记载是万军丛中,单骑突刺的一次斩首行动,难度很大,正因如此,《三国志》的相关文字才被罗贯中改编为了《三国演义》中斩颜良的故事。

其次,这一次斩将的对象并非一般将领,孔融评价颜良“勇冠三军”、沮授称其“骁勇”;一些谋士在议论颜良缺陷时,也不否认其勇猛,荀彧称其“一夫之勇”。再者,关羽“刺”颜良后,还“斩其首”,“刺”应当是关羽使用了类似马槊、长枪之类的武器,毕竟在马镫尚未成型的汉末三国时代,这类武器是制式武器,但后来又要斩其首,说明之间有武器切换,甚至可能下马,这一过程中袁绍兵将竟无人敢阻拦,不知是惧怕关羽之勇武,还是被气势所震慑。这也就是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所说:“汉以后称勇者必推关张”。

关羽到底配不配做武圣(关羽配得上武圣)(2)

当然,如果关羽仅仅是武艺高强,最多是一个“加强版颜良”,为将者,还要看其领兵打仗的能力。关羽一生的高光时刻无疑是“围攻襄樊、水淹七军”,读三国志中这一段历史,略感有蹊跷之处,曹仁镇守的襄樊,是防备孙刘的前线,但兵力却很少,曹仁传记载“仁人马数千人守城”。这有可能是曹操十分信任曹仁,周瑜曾攻打曹仁镇守的将领,前锋数千人曾围攻曹仁部下牛金,曹仁率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两进两出敌阵,救出自己部下;另一可能是,关羽军事能力卓越,曹仁在战前,曾平定了侯音叛宛,结合后来“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侯音这次叛乱可能与关羽有关,在襄樊之战以前,关羽可能通过各种军事、情报活动削弱了曹仁的守军。但不管是上述哪种可能,将曹仁这样的猛将逼入绝境,也可见关羽的军事水平十分的卓越。

之后,关羽利用这年秋天“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的时机,击败了曹操派出的援军“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威震华夏,这使得在官渡之战中,于逆境中还坚持战斗的曹操都萌生了“徙许都以避其锐”的想法。之后,曹操采用了司马懿等人的建议,联合孙权袭击关羽。很多人对关羽的外交策略进行了批判,因为关羽拒绝了孙权的联姻。我一直认为孙权向关羽的联姻带有扣押人质的意思,因为三国志的原文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关羽才“骂辱其使,不许婚”,个人认为,关羽最大的失误是任用错了糜芳、傅士仁等人。刘备集团在获取了汉中之后,已经在长江中上游对孙权集团具有了巨大优势。加上关羽威震华夏,孙权的被刺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即便关羽答应了孙权的要求,等到其真的成功打败了曹仁,攻占了襄樊后,孙权也必然会联合曹操,共同抗刘。

最后还要谈一点,就是关羽个人魅力,毕竟是华夏崇拜的武圣,不能被忽视。关羽的个人魅力离不开《三国演义》的加成。《三国演义》通过艺术处理还给他加了很多戏,有的是将其他人的攻击安到了关羽的身上,如孙坚斩华雄变成了温酒斩华雄,有的则是将关羽的功绩夸大,如刺颜良,变成了斩颜良、文丑,这就逐渐形成了民间的关羽形象,有对联称“兄玄德弟翼德仇孟德力战庞德,生解州出许州战荆州威震九州”。

关羽到底配不配做武圣(关羽配得上武圣)(3)

那么,历史上的关羽个人魅力究竟如何呢?关羽是条硬汉,刮骨疗毒在历史上的确存在,关羽曾经被流矢所中。后来伤好了以后,每到阴雨天都会感觉刺骨的疼痛。医生(不是华佗)告诉他说,这个箭矢是有毒的,必须得刮骨疗毒。于是,关羽就让医生劈开伤口。当时关羽正宴请众将,手臂上刀口鲜血淋漓,流满了接在下面的盘子,而关羽却在割肉把酒“言笑自若”。关羽也是一位义士,在白马立有大功后,曾对重加赏赐,但“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曹操也不愧是有大胸怀的英雄,竟然放了这员猛将,这也就是三国演义中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原型,不贪恋赏赐,去强扶弱,不忘旧恩,可见关羽的忠义。

综上所述,关羽有着武圣之勇,武圣之策,武圣魅力,是名副其实的华夏武圣,并非浪得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