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育儿真实感受(育儿百科生二孩)(1)

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

圝圝这几天,关于“二孩”的话题,充斥着媒体和我们每个人的朋友圈,大家都在热烈地讨论关于“二孩”的生育和教育问题。

圝圝小编今天请来了一位有爱、有心、有经验的妈咪,让这位“三有”妈咪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二孩”育儿经验。

圝圝在生第二个孩子之前,需要思考哪些问题?需要做哪些物质的准备?

圝圝孩子出生后,怎么处理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来听听这位“三有”妈咪的独家育儿经吧!

前两个月,我家的二宝出生了。回顾这两个多月的经历,我迫切的想把我的经验和教训写出来,给那些想生二宝的家庭做个参考。

我不是育儿专家,只是一个普通的妈妈,接下来我要写的,是我自己的经历和感想,不代表我永远正确,永不犯错。我只是想把这些分享给更多的二宝家庭,希望他们不要再像我一样,迷糊着混沌着,就生下了二宝。

二胎育儿真实感受(育儿百科生二孩)(2)

为什么要生二宝?

虽然现在国家政策放开了,但是二胎不是你想生就能生!不管你是不是符合国家政策,在生第二个孩子之前,都要想清楚这个问题:为什么要生两个孩子?

我看过的总结是:不生两个孩子的原因有很多,生两个孩子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给孩子找个伴儿。作为独生子女长大的这么多年,深刻理解成长路上的孤单与寂寞,所以才决心为自己的孩子定下一起走路的伙伴。

有个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对孩子来说也并不见得都是好事。我有一个同事,因为父母不经她的同意生下了弟弟,时至今日仍然耿耿于怀。她说:你们不是说喜欢我吗?那为什么还要生弟弟!弟弟这么不听话,不好好念书,你们为什么还是更喜欢他?所以她根本不喜欢她的弟弟,连带着也不喜欢她的父母。这是典型的因为没处理好两个孩子的关系而造成家庭关系复杂的案例。

生两个孩子,对父母来说更是挑战。怀胎十月很辛苦,照顾婴儿很疲倦,还有各种喂养教育的困扰,经济压力也显著增加,重压之下,家庭关系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濒临崩溃……

二胎育儿真实感受(育儿百科生二孩)(3)

在生第二个孩子之前,请认真的思考这些问题

不要因为长辈的压力就草率的生二胎,孩子生下来就是父母不可逃避的责任;

不要想着“多一个孩子好养老”,孩子不是用来养老的。

不要因为想要个男孩去生二胎,第二个孩子也不能保证是个男孩。

对经济状况有信心或者能承受压力。

能找到人帮忙照顾孩子,哪怕只是保姆,两个孩子只靠自己是搞不定的。

重走一遍新生儿养育之路,2小时喂一次奶、没有整夜觉、没有自己的娱乐等等。

确定能够冷静面对两个孩子的纠纷。争夺妈妈的爱、争吵打架等等。

应对更复杂的教育问题。读书、特长爱好培养、性格培养等等。

总而言之,生第二个孩子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一旦决定了,就要勇敢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胎的物质准备

以下均是我个人感想,仅供参考。

更大的房子:两个孩子需要更大的房子。长远来说,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自己的房间。往短里说,第二个孩子出生后,最好和大孩子分开睡,因此就需要为两个孩子分别准备相对独立的房间。

二胎育儿真实感受(育儿百科生二孩)(4)

照顾孩子的人:两个孩子至少同时需要两个人照顾。一个负责照顾大孩子,一个负责照顾小婴儿,此外还有家务活要灵活分配。

大孩子如果上幼儿园,会省事一些,但仍需要一个人接送。小婴儿刚出生时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睡觉,但家中也不能离人。倘若孩子们要出去玩,大孩子会跑会走,小婴儿跟不上,两个孩子必须要分开照看。

照顾产妇的人:生第二个孩子时,产妇面临的情况和第一个孩子将会完全不同。不要以为生过一个孩子后,第二个孩子时,坐月子会更轻松。实际上妈妈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休息的时间不够

大孩子除非足够大已完全可以独立行事,否则6岁以前都仍然会缠着妈妈,要求妈妈讲故事做游戏,小一点的孩子还会要求妈妈照顾生活起居,吃饭上厕所睡觉等等。坐月子期间,妈妈想要得到充分的休息会变得很困难。

面临各种喂养的问题

每个孩子都完全不同,照顾第一个孩子的经验可能并不适用于第二个孩子。例如我家大宝月子里会自己睡觉不用操心,二宝就不会自己睡觉,哄睡十分困难。妈妈仍旧需要花时间去观察和适应婴儿。此外母乳喂养也是容易造成妈妈焦虑的原因(这个问题会在以后详细说),追奶也是件很辛苦的事。

妈妈年龄增长,恢复更难

考虑到以上几点,最好能专门有一个人照顾产妇,帮助妈妈分担压力。

二胎育儿真实感受(育儿百科生二孩)(5)

二胎的心理准备

前面说了要准备大房子、准备更多的人,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没有大房子可以租,没有人可以请保姆。但是,整个家庭的心理准备是最难的。

给大宝做心理准备

对大宝说:给你生个弟弟或者妹妹好不好?

大宝坚定的一摇头:不好!

这种反应太正常了,是个孩子都会想到有个弟弟或者妹妹就会跟他抢妈妈了。

如果大宝高兴的回答说:好啊!

那么,千万要警惕!他可能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弟弟或者妹妹的出生意味着什么。

你需要告诉他多一个小宝贝的真相!

妈妈的肚子会变大,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抱他;

妈妈会住院,有一段时间身体会很差,不能陪他玩;

妈妈需要分出一点时间照顾小宝贝;

妈妈有可能晚上会带着小宝贝一起睡觉……

听了这些,大宝可能就会不高兴了。但是,这时候你也不能乱说弟弟妹妹的好处,比如说弟弟妹会陪你玩——太遥远的许诺了啊!基本上等于空头支票,还是不要说的好。

给大宝的心理准备是最难做的。好不容易做好了,你也要时刻准备着大反弹,说不定某一天大宝会大哭着喊道:把弟弟/妹妹丢出去!这还算轻的,搞不好还会对弟弟妹妹来上一家伙!所以,大孩子的心理工作,要时刻注意,时刻准备,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准爸爸的心理准备

你以为大人的心理工作就好做吗?错!大人比小孩子还固执!

你的老公,他知道两个孩子意味着什么吗?

要挣更多的钱!这是他率先想到的,也是最容易的。接下来还有:更吵闹的家庭环境,小宝刚出生,饿了哭,尿了哭,睡不着哭,长大了,两个孩子玩耍吵,抢东西吵,打架吵,在这样的环境中天天生活,确定神经长粗了没有?

需要他帮忙照顾小宝贝,特别是在未满月时,还要特别照顾妻子!单只这一项就够他受的了。他夜里起来2次喂奶,第二天还继续上班吗?他能给躺在床上的妻子端茶送水吗?他能陪产后郁闷的妻子说说话吗?

还有:他能独立带大宝出去玩,上演一出“爸爸去哪儿”吗?这很重要,因为小宝贝不能长时间的出去,而大宝贝肯定喜欢整天出去玩,所以爸爸和妈妈,肯定会有各带一个的时候。

准妈妈的心理准备

但凡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二宝妈妈基本上对二宝出生都有了差不多的设想。那么,你确定你能勇敢面对可能再次出现的产后抑郁?喂养难题?你知道会得到什么样的理解和帮助?

二胎育儿真实感受(育儿百科生二孩)(6)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心理准备

他们可能会想,过去那么多个孩子都养了,还怕这2个吗?错,过去那是养,没有育,喂饱就行,管你心理是不是健康快乐?我们现在要的是两个健康快乐的孩子!

他们还会想,带好孩子就行——这种想法爷爷奶奶出现的估计会特别多。错!妈妈得不到关爱,宝宝也不会快乐!

他们可能还会低估了两个孩子的那些吵闹、纠缠,他们只好大喝一声:再不听话就不喜欢你了!又错了!粗暴的制止只能起到一时之效,时间久了就像“狼来了”一样毫无作用。

还有一种最常出现的状况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会对大孩子说:你是哥哥姐姐,你要让着弟弟妹妹哦!大错特错了!两个孩子的养育原则之一就是:护大不护小,当大小孩子发生冲突是,优先考虑大孩子,更不要在大孩子面前要求他让着小宝。

整个家庭的心理准备做好了,才能在二宝出生后齐心协力,形成宽容、耐心、有爱的家庭氛围,才有助于整个家庭的和睦。

看到好多妈妈看了以后说:二胎这么可怕,还是不要生了好。

也许我过分夸大了二宝的困难与麻烦,这可能是跟我个人的经历有关,因为我家二宝就是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出生的。结果就是各种问题我都遇见了,而且,没有人帮我解决,全家人都指望着我拿出方法和行动来。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我努力坚强,仍然感觉很受伤,因此这种感觉不知不觉便流露到文字中。

但我想说,尽管如此,我并没有后悔过生二宝。我相信等最难的时间过去后,幸福就会降临。现在,有时候看着两个宝贝相亲相爱的样子,已经感到很欣慰。夜晚起来,看着睡着的两个孩子和孩子他爸,觉得人生圆满也不过如此,妇复何求?

二胎育儿真实感受(育儿百科生二孩)(7)

照顾大宝的情绪

有了小宝以后,大宝的情绪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首先妈妈的身体不再像以前一样,要住院生孩子,坐月子期间会很脆弱。所有的孩子都害怕医院,所以当妈妈住院时,他会本能的害怕、焦虑不安,其实这是担心妈妈的正常表现。

其次,有了小宝以后,本来爸爸妈妈就从关注一个孩子变成关注2个孩子。原本都属于大宝的关注,现在被分走了一半,大宝就会失落,会怀疑爸爸妈妈不再爱他,甚至会产生怨气,并且把怨气转移到小宝身上。所以,在大宝情绪稳定之前,不要轻易的让两个孩子单独在一起,因为你不知道大宝会不会伤害小宝——不要以为这是危言耸听。

所以,生两个孩子的话,怎么才能处理好孩子的情绪,是很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全家的气氛都跟着紧张,还会影响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等。

二胎育儿真实感受(育儿百科生二孩)(8)

生二胎前要引导大宝接受弟弟妹妹

通过故事绘本

给孩子直观形象的讲解弟弟妹妹出生后会发生的事情。例如汤姆系列之《汤姆的小妹妹》、卡梅拉系列之《我想有个弟弟》,都是很好很有趣的故事。

用讲故事的方法

告诉大宝孩子是怎么出生的,降低孩子的焦虑不安,同时也是很好的生命教育。当时我讲的就是大宝自己出生时候的情况,告诉她宝宝会自己从妈妈肚子上打个洞钻出来。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妈妈的身体会变得虚弱,也正确的说清楚孩子是怎么生出来的。她特别喜欢听自己出生的故事,每次都要讲的一模一样,中间差一个字一个环节都要重新讲。

和大宝一起给弟弟妹妹起名字

可以让大宝取小名。我家弟弟的小名就是姐姐给取的,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她想了好多,一开始是《汤姆的小妹妹》里那个妹妹的名字,然后又是卡梅拉里面那只外星鸡的名字,最后选了邻居家9个月宝宝的名字作为她弟弟的名字,我们也不怕重复,就拿来用了,所以她特别骄傲,觉得自己也参与了弟弟出生这个过程。

鼓励大宝和小宝互相准备礼物

小宝当然不会自己准备,那其实是父母准备,然后告诉她,这是弟弟送给你的礼物,她真的会相信,会开心。我家小宝出生时恰逢圣诞节,我就提前给大宝说,圣诞老人会送你一份礼物,弟弟出生了也会送礼物给你,你想好要什么哦!她就天天想啊想,终于想好要圣诞老人送火车轨道,要弟弟送火车——还真是好搭配!然后就念叨着她的礼物念了两个星期。期间她也准备好了要送给弟弟的礼物,是一个哨子。

弟弟一出生,她就高高兴兴的拿着哨子到医院给弟弟。后来我们一起出去,她看到好玩的,总是想着给弟弟买一个。

带大宝去别的朋友家看刚出生的宝宝

因为我家大宝是女孩子,大概是“母性”的天然作用,她一看到那幺小的宝宝就感叹:好可爱哦!然后好小心的去摸摸小手小脚,并且表示以后等她的弟弟出生了,她也要照顾弟弟。

孕期家人要逐渐接手妈妈的相关工作

小宝出生后,妈妈会分出部分时间来照顾小宝,因此照顾大宝的一些工作势必不能再做。这些都要从小宝还没出生的时候提前准备好。

月子期间照顾的人尽量提前一段时间过来

使大宝能有一个适应的时间,若等小宝出生后再适应的话,会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后面会详细说月子期间。

家人要达成一致目标和意见

制定好原则,做好工作的分工,并确定各种事情的负责人。定好原则,例如说吃饭的规则、睡觉的规则、吃零食的规则等等。分好工作后,谁负责就由谁决定,以减少因为小事争吵的几率。

爸爸要积极参与亲子活动

尽快和大宝建立更亲密的关系,以便能替代妈妈来照顾大宝。比如爸爸多和妈妈一起陪大宝出去玩,并且主动积极的带孩子玩,日常在家里,爸爸也可以多照顾孩子的吃饭睡觉,给孩子讲故事。多花时间陪孩子,多陪孩子游戏,就能逐渐的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这样当妈妈不能照顾大宝时,爸爸能及时顶上,而大宝也能迅速接受。

妈妈要有退出放手的意识

不要再像以前一样大包大揽,什么事情都是妈妈来。即使刚开始爸爸带的不好,也不要着急,给爸爸一点时间,相信爸爸会做好的。千万别一边什么都自己做,一边又抱怨爸爸不能帮忙——任何超级奶爸都是呀给机会和时间才能练成的。

二胎育儿真实感受(育儿百科生二孩)(9)

月子期间是大宝重要的适应期,要给与大宝最够的关爱和宽容。

尽管小宝出生之前,大宝会有各种想象,但真的出生了,还是完全不一样。所以月子期间不仅是妈妈的恢复期,也是大宝重要的适应过渡期。这段期间,一来家庭环境变化,二来妈妈不能出门,卧床休息,所以,大宝的情绪反应会最激烈。因此二宝妈的月子,是不可能像第一个孩子那样过的。

保证尽量多的陪大宝

小宝月子里吃了睡睡了吃,有没有妈妈陪,不是很重要,所以除了喂奶,其余事情都可以交给家人,让妈妈腾出时间来陪大宝。

尽量保证大宝的生活不发生太大变化

比如大宝喜欢出去玩,那就请家人多带大宝出去玩。但是有的孩子会粘着妈妈,一定要妈妈陪着出去玩,这时候之前爸爸的努力就开始显示作用了,尽可能的努力顶上,即使孩子不愿意,爸爸也应多想办法使孩子接受,千万不要怪孩子:什么都要妈妈!

容忍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和叛逆行为

这段时间大宝会发怒、生气,行为上会打人、扔东西、跟大人对着干。这时候千万不能跟孩子硬来,而是要耐心耐心再耐心,温和的对待。这是最考验父母的时候。当两个孩子同时哭起来的时候,还能保持平静真的很难,有时候就忍不住对着大宝大吼一通甚至动手打孩子。碰到这种情况,唯有修炼修炼再修炼!没有捷径!如果你吼孩子打孩子,你就会迅速的发现孩子也会吼你也会打你,到时候你会陷入更麻烦的境地。

不要刻意强调营造两个孩子之间的美好关系

孩子的心都是最直接最真实的,弟弟妹妹抢了妈妈,他不喜欢弟弟妹妹很正常,你非要他喜欢,那是强人所难。只要大宝对小宝没有敌意,就算很成功了。两个孩子的关系要慢慢建立。

当两个孩子的需要有冲突的时候,护大不护小

假如大宝要妈妈陪玩,同时小宝又哭了,这时候妈妈应先陪大宝玩,让家人去哄小宝。只有大宝内心对妈妈建立了信任,才不会讨厌小宝,才会真正的从内心里照顾并且谦让小宝,因此我们需要时间,让大宝和妈妈重新建立信任,让大宝接受小宝。在这段时间里,要遵循护大不护小的原则。以后大宝接受了小宝,不需你强调,大宝都会谦让小宝的。

让大宝参与到照顾小宝的过程中来

比如冲奶,喂奶,洗奶瓶等等。这样他就会觉得弟弟妹妹也有他的一份子,自然他就更容易接受小宝。每当大宝做了这些的时候,家人就要努力的夸,甚至夸张一点都不怕,一天夸好几次、在邻居朋友的面前夸等等。

(以上来源网络)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源创图书

二胎育儿真实感受(育儿百科生二孩)(10)

二胎育儿真实感受(育儿百科生二孩)(11)

点击下方您感兴趣的文章标题,阅读我们为您精选的《中国教育报》的文章。

每日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