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卧龙岗历代碑刻(近200幅副匾联)(1)

武侯祠大拜殿。记者 崔培林 摄

匾额楹联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几千年来,它把中国古老文化流传中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集字、印、雕、色的大成,成为中华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南阳卧龙岗,“天下第一岗”,智慧之岗。卧龙岗上的武侯祠古建筑群,是一座匾额楹联艺术宝库,近200幅(副)楹联匾额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一种文化符号,不仅是卧龙岗文化重要的一脉,更是南阳文化重要的一脉,体现出南阳文化之精髓、之厚重。

武侯祠始建于魏晋时期,至唐代已相当有名。唐宋以来,文人雅士、朝野名流,于瞻仰武侯之后纷纷敬献匾额楹联,尤其明清两代,达到了有梁皆匾、有柱皆联,高悬低挂、琳琅满目的壮观景象。这些匾额楹联以其文辞优美、书法隽永、寓意深邃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被人们不断传诵和瞻仰,成为南阳武侯祠和南阳文化的瑰宝。

褒扬类 颂诸葛亮丰功伟绩、高尚品德

南阳武侯祠匾额楹联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按照书体划分,可分为楷书类、行书类、草书类、隶书类和篆书类等;按照匾额楹联的字数划分,可分为三字匾、四字匾、五字联、六字联、七字联等;按创作方式划分,可分为撰联、仿联、改联、集联、征联;按文辞性质划分,可分为诗型、词型、文型、口语型、混合型等。结合南阳武侯祠的实际情况,经梳理归类,笔者按照内容划分,便于整理和研究,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四类:褒扬类、评议类、抒情类、题名类。褒扬类匾额楹联以颂扬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格为主线,带我们穿越时空,展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传奇生涯;评议类匾额楹联则由此及彼,阐明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给人一种醍醐灌顶之感;抒情类匾额楹联,洋溢着作者流连忘返之感;题名类匾额,则体现了大家名家的风范,熠熠生辉,为南阳武侯祠增光添彩。

褒扬类匾额楹联占武侯祠匾额楹联的大部分,内容大多为文人雅士瞻仰武侯祠之后,被诸葛亮精神所感动,抒发对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德的崇拜敬仰之情,或流连寄情武侯祠山水风光有感而发而题写的。

其中,褒扬诸葛亮的匾额楹联占绝大多数,内容主要是颂扬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如匾额有:“千古人龙”“真神人”“名垂宇宙”“功盖寰宇”“帝臣王佐”“勋同伊吕”“功盖三分”等。楹联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溯尼山邹峄而还,五百年必生名士;为一不义,杀一不辜,虽千驷万钟弗受,三代下犹见斯人”,高度赞扬诸葛亮是继孔、孟和夏、商、周三代之后品德最为高尚的圣人。“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使用简洁的语言高度总结和颂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高度评价和赞扬了诸葛亮前后《出师表》足以彪炳史册,《草庐对》堪以流芳百代等。

颂扬刘备、关羽、张飞的匾额楹联主要有:“目无魏吴”,颂扬关羽的人品、能力及傲视天下的英雄气概;“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颂扬了关张等人“义薄云天,重情重义”的品德。

颂扬卧龙岗武侯祠的匾额楹联有:“花香高阁近,书味小楼深”,赞扬卧龙岗武侯祠从山门到宁远楼虽然很远,但一路上的古柏花香相伴,使宁远楼感觉很近,宁远楼虽然很小,但楼中所藏经书的韵味,使小楼显得非常深奥;卧龙书院门口张志和题写的“山光深小梦,龙气绕长城”,也是以一位游人的体会,抒发对卧龙岗武侯祠美景的高度赞扬之情。

评议类 富有哲理、寓意深邃

评议类匾额楹联多是文人雅士瞻拜武侯祠之后,对诸葛亮的历史功绩,以及由来已久的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等问题,有感而发题写的评论性文字。匾额部分有:“一生谨慎”“三代遗才”“韬略宗师”等。楹联有:“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作者顾嘉蘅曾五任南阳知府,基于南阳襄阳两地的诸葛亮躬耕地之争,认为诸葛亮辅佐蜀汉政权无论刘备还是刘禅都能够忠心耿耿,诸葛亮的聪明智慧是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南阳和襄阳何必因为诸葛亮躬耕地而争论不休呢?“务外非君子,守中是丈夫”对联的作者则认为,不按儒家中庸之道立身行事,就不能算君子,能够维护并实行它,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孙文撰写的楹联“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研畿于心意初动之时”,则认为对事物的观察和研究其发展规律,应当从事物开始发生时去探究,研究一个人干一件事的原则、动机,应当从他干这件事的最初想法、打算的时候去探究,可谓富有哲理,寓意深邃。

抒情类 触景生情、抒发感怀

抒情类匾额楹联多是文人雅士游览卧龙岗武侯祠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为抒发内心感情而题写。如1940年时任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的朱玖莹撰写的“到此莫论文,只有千秋出师表;长征何算苦,请看五月渡泸人”。作者诵读了千古经典《出师表》后,联想到自己常年征战与诸葛亮“五月渡泸”相比何苦之有呢?《出师表》廊房檐柱上悬挂的一副对联“春风有形在流水,古贤寄迹于斯文”则抒发了作者游览卧龙岗后的感受。人们从流动的溪水感悟到温暖的春天的到来,有多少先贤古人常常借读或书写《出师表》来表达自己感叹的心迹……

题名类 挥毫抒情、为“躬耕南阳”立志

题名类匾额楹联,主要包括卧龙岗武侯祠的主要景点和建筑上的名人题名。如明代崇祯七年南阳知府陈振豪书“武侯祠”,清代康熙年间任太子太傅、刑部尚书的张鹏翮题写的“宁远楼”,民国时期著名草书大师于右任题写的“诸葛庐”,以及当代著名书法家郭沫若题写的“武侯祠”“诸葛草庐”等。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内的匾额楹联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不仅丰富和扩大了南阳楹联文化和南阳文化的内涵,展示了绚丽多彩的书法艺术,更为南阳楹联文化艺术增光添彩,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时光荏苒,这些珍贵的匾额楹联都是南阳历史的见证、南阳文化的脉络,已经成为武侯祠内重要的文化遗产。在阅尽了世间风云,经历了沧桑巨变后,它们以特有的方式、丰厚的内涵体现了南阳悠久的历史,展示了古都灿烂的文化。来源:南阳晚报#你好守护者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