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满江红》,走出电影院,脑中就剩下观众的笑声,这让我很有点难堪,我是看了一场跟历史一点不沾边的新年贺岁片吗?

满江红最后是怎么传出来的(满江红实在太乱)(1)

1、

故事取自岳飞死后的第四年,秦桧率兵将与金国会谈。

秦桧这玩意儿大伙儿都知道吧?

金兵端了北宋的老窝汴京(开封),金太宗直接将字画双绝的宋徽宗赵佶、钦宗赵桓废为庶人,上至后宫、宗室,下至官员、艺人工匠全部打包带走,至于奇珍异宝、藏书地图也没落下,通通带走,最后原本繁华的中原大地就剩下哭泣的地皮在北风中颤抖。

北宋灭亡,靖康之耻深深刺痛着中原人的神经。

就在金兵围攻开封之时,有位年迈母亲在儿子后背刺下“尽忠报国”四字,让他“从戎报国”,没有国哪有家?

这位儿子便是后来南宋抗金名将岳飞。

北迁的路程是一场血雨腥风的不归路,忠臣为保尊严死了,宫女不甘受辱也死了,但泪血偏偏滋润出了一朵罪孽之花,那就是秦桧就这小子。

宋徽宗得知儿子赵构建立南宋称帝,当场叫秦桧起草书信作为卖身契,要劝儿子奉金为主,岁岁称臣,年年纳贡,向完颜宗翰示好。

秦桧以这封书信为投名状,取得了完颜宗翰的信任,四体伏地投向了金人,摇尾乞怜,成了金人一条咬人的狗。

随着任用,坏水一肚子的秦桧得到了金兀术宴请,“左右侍酒者,皆中都贵戚王公之姬妾” 。

金兀术完颜宗弼,是岳飞一生的劲敌,也是秦桧一辈子效忠的主子。

随着金人开始谋夺整个中原的步伐展开,秦桧回到了行都临安(杭州),并很快以“如欲天下无事,南自南,北自北”的南北分治方略取得了宋高宗赵构的信任。

南北分治符合赵构的理念。

宋徽宗、宋钦宗回国,而宋钦宗是宋徽宗钦定的合法的继承人,那么赵构将何去何从?

唯一合理的方法就是让宋徽宗、宋钦宗老死在北方。

奉行南北分治的秦桧很快飞黄腾达,成了阻挡主战派的洪流。

违背了这一理念的岳飞,最终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死在狱中。

为了掩盖屈杀岳飞的罪行,抹灭岳飞可再度统一中原的功绩,大权在握的秦桧大力打击主战派,排除异己,为金人谋夺整个中原开始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秦桧照亮了金人前进的路,却陷中原人在一片黑暗之中。

秦桧在《满江红》里狡辩说自己殚精竭虑布局和平之事,将来会被后人正名,流芳百世,这是个奸臣的理,他忘了民心才会给出正义的评价,他这样卖国求荣的汉奸,只会遗臭万年。

《满江红》里来自岳飞死后的第四年,这也是秦桧封杀野史,推进金兵入侵的时期。

满江红最后是怎么传出来的(满江红实在太乱)(2)

2、

秦桧率兵将与完颜宗弼和谈。

金使带着完颜宗弼的密信前来面见秦桧。

至于密信内容,是完颜宗弼让秦桧配合不利于南宋的苛刻条件,只要秦桧在其中周旋,密信就等于和谈最后的协议,有秦桧的相助,最终版本自然还会给完颜宗弼更大的惊喜。(我猜的)

但是这封密信失踪了,因为金使被杀了。

追查杀人凶手,找回密信,剧情正式开启。

不得不吐槽一句,根据密信的称谓,是完颜宗弼写给秦桧的信。

以秦桧的实力,这封密信不管是什么内容,都不能成为他叛国的罪证,秦桧可是玩“莫须有”的高手,所以这封密信,应该是秦桧写给完颜宗弼的回信才是铁证。

不知道是不是编剧已经想到了这一点,巧妙地暗示密信其实就是个幌子,如果是这样,当我没说。

随着调查,我喜欢的明星开始上场。

沈腾饰演的张大,易烊千玺饰演的孙均首先被卷了进来,一个是嫌疑人,一个是调查官,两人恰好是亲戚关系。

编剧很接地气,沈腾可是出了名的大舅,所以一声三舅让人笑场了。

莫测高深的宰相府总管何立(张译饰演),贪财怕死的副总管武义淳(岳云鹏饰演)、美丽的舞姬瑶琴(王佳怡饰演),平凡的马夫(余皑磊饰演),还有咳嗽个不停走一步就像要断气的大奸臣秦桧(雷佳音饰演),开始一一粉墨登场。

追查凶手的情节,设计的很巧妙,不得不让人怀疑了个遍,悬念足够了,但交代略显薄弱,凶手马夫暴露的那一刻,我有点懵。

真正的嫌疑人就两个,一个是舞姬,一个是马夫。

二选一,我绝对选马夫,他有力气,杀死250斤重的金使,这可是个力气活。

在重兵防卫之中杀秦桧的衣食父母金使,一个马夫显然做不到,舞姬利用跳舞的机会灌醉金使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舞姬灌醉金使后被赶出去了,马夫利用熟悉的地形杀了金使夺取了密信。

随着剧情展开,张大与马夫见面,幕后主使人张大才浮出了水面。

满江红最后是怎么传出来的(满江红实在太乱)(3)

3、

凶手曝光,剩下的就是找信了。

密信就在马夫身上。

但谁敢去看?

这是完颜宗弼写给秦桧的密信。

知道密信的内容的人,等于拿捏住了秦桧通敌的把柄,那就拥有了真正的免死金牌。

但反过来来说,秦桧通敌卖国的证据一定要毁,知道的人也一定要杀,所以谁知道内容就是招惹杀身之祸。

伴君如伴虎,而秦桧纵横官场几十年不倒,比皇帝更可怕。

宰相府总管何立想知道密信内容作为自保之物。

贪财怕死的副总管武义淳想拿密信作为加官进爵的筹码。

但都是老狐狸,不会冒这个险,直接看信就是杀身之祸!

所以何立通过孙均之手将密信拿走了。

通过审讯孙均,拿到口供也知道了密信的内容,这样就巧妙地避开了秦桧的问罪。

何立与武义淳勾心斗角,点出了秦桧与皇朝之间的矛盾,这封信很可能掀起一场变革,何立在谋退路,得到秦桧的罪证可以在秦桧手下自保,将来事发也可以成为人证,成为朝廷的功臣。

随着舞姬的身份被拆穿,张大的目的已经暴露,那就是刺杀秦桧!

满江红最后是怎么传出来的(满江红实在太乱)(4)

4、

事情的真相会是这样吗?

舞姬原是青楼女子,被张大赎身后成为了张大的妻子,知道张大的谋划后,瞒着张大偷偷顶替了舞姬,她要报答张大的恩情,明知道那是一条死路。

张大说服贪功的武义淳给舞姬递出了剑中剑。

舞姬刺杀失败,屏风后只是一个带着帽子的木偶而已,何立借机铲除了借剑、朝廷安排在秦桧身边的暗探武义淳。

等待舞姬将是何立的审讯,何立可以如愿不担风险得到密信内容。

张大被用刑招供,舞姬大怒,于是与何立交换条件,只要杀了张大便告诉何立密信内容,而一心寻找退路的何立同意了。

为防止别人知道内容,何立只身带着舞姬来到了囚禁张大的牢房。

舞姬猜透了何立鬼刃的秘密,刺杀了大意的何立,由于力弱,被何立反杀,双双毙命。

此时,张大用深情大义打动了三舅。

张大在墙上写下密信内容,为了取信秦桧,死在了三舅孙均的刀下。

如此一来,张大的布局已经明朗。

那就是要铲除秦桧身边防卫量。

利用宰相府总管何立杀副总管武义淳,再由舞姬杀掉何立,使宰相府总管空缺,再由孙均升任宰相府总管一职,接管军权,除掉第一道将兵守卫的力量、第二道高手守卫何立。

剩下就是秦桧身边的聋哑二卫,蓝衣绿袍。

孙均利用信鸽扰乱了蓝衣绿袍的注意力,并成功剪除了蓝衣绿袍,直面秦桧,秦桧死,已成定局。

但是剧情又再次反转了。

孙均要得不是秦桧,而是岳飞死前留在墙壁上的字,那首脍炙人口的《满江红》!

满江红最后是怎么传出来的(满江红实在太乱)(5)

5、

随着长镜头,传令兵奔跑的脚步,最终词令传达到了大校场,伴随着声声的朗诵,沉寂了长达四年的《满江红》再现,一代英魂的遗憾和战志震动云霄。

大伙儿都知道张艺谋最喜欢长镜头和戏剧,在《满江红》中同样处处可见,特别是穿胡同响摇滚版豫剧的时候,我真正服了这老谋子了。

特别终章传令那一场戏时,长镜头就没停过。

长镜头通常用来表现一段剧情的连贯和细节,国外飞车、追逐等场面也喜欢用这手法,但太多的长镜头运用,让人有淡淡的忧郁,你到底想让我看什么?

就不能只拍脚步荡起的尘烟,朗诵声从远及近再传远的方式吗?这样的镜头其实更震撼人心。

说实话,如果不是张译撑起了何立这个角色,《满江红》真不好看,太乱了。

剧情反转的太快,好多东西没交代清楚,反倒是一些台词和演员的反差,让人哄笑不已,把历史剧变成了喜剧。

演员对于剧情的反转太快,估计心态也没调整过来,岳云鹏一开始有点梦游,沈腾差点把主角演成了配角,美丽的王佳怡饰演的舞姬也找不准定位,大家好像是在为演戏而演戏。

只能当成喜剧来看了,这让历史迷有点郁闷,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岳飞临死前没有在墙壁上题字,只在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遗体是狱卒隗顺连夜偷背出城外,埋在九曲丛祠旁,还在坟前栽了两棵桔树。

杀害岳飞后,秦桧及同党开始清查岳飞的文稿,销毁与其相关的史迹,写在抗金时的《满江红》,因为迫于秦桧势力而销声匿迹,但始终传唱于岳家军旧部之中。

历史不靠谱,喜剧不讨喜,剧情算是没槽点,演员也算尽职,如果要给电影《满江红》打分,我认为80分足够了。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