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网上看新闻,某地代管县级市在市区人口上已经成为了大城市。(全省个别地级市还不是)加上其4000多亿的GDP,我就开始琢磨一个问题了,某县级市作为一个强大的经济增长极,按照之前有水平的网友认为其成立一个新地级市,在有政策的支持下肯定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因为县级市升地级市,或者普通地级市升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肯定会让城市和城市周边地区经济腾飞!这个是我们很多网友和地方普遍认为的(拿我省来说S市,W市愿望成为副省级,96年T市,S市成立地级市,大家普遍都认为级别上去了,能带动城市和周边发展的更好)

扬泰分家前扬州地位(扬州因为小马拉大车)(1)

这样来说,这个省这个市是不是属于一直在耽误和限制这个县级市的发展(同理还有浙江省小商品大市等)

县级市在自己发展的道路上一直是自给自足,财政上交省里后,返还时可能还要被地级市截留一点。真的如部分网友所说,地级市不可能吸县级市的血,那为什么城市快速路(高架 隧道)都会出现在地级市,而县级市很少出现呢? 像苏南的一些强县市的财政建个环城高架应该没问题吧! 那为什么我们不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自己成立直筒子市(或者带着周边两至三县)你看东莞和佛山就非常成功,这对该市人民也绝对是一个好事,对我省来说也是一个天大的好事,因为它有级别有政策了不是可以更快发展吗? 就和当年的重庆成立直辖市一样,天府之国一下出行了两个大咖带领老四川人们走上了富裕之路,我省也应该多极发展!

扬泰分家前扬州地位(扬州因为小马拉大车)(2)

现在主流解释扬泰分家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扬州没有起到一个中心城市的带头作用。作为一个小驹,带不动身后的大车。结果就是分出泰州,加快了兴化,靖江,泰兴的发展,扬州辐射不到,泰州辐射到了。

那么现在江苏为什么不给昆山机会,不给沭阳机会,不给江阴机会,不给东台机会。按照理论家的理论,我们应该给他们升地的机会,让他们全面带动周边地区实现快速发展(如东台结合海安如皋带动盐城南部南通北部!理论家可能认为东台,沭阳可能自身实力不够,那么现在江阴昆山肯定够格了吧,比当年的泰州,宿迁有资格多了吧!

同理泰州作为的理论实践地,获得了靖江,泰兴,姜堰,兴化。96年升地了,二十多年过去了这次连‖型大城市名单都没有进。

海陵网友普遍会说,我们建地级市晚。那么人家昆山还没建地级市呢,人家不是照样上榜吗?马上有人说靠近上海,那么嘉兴的平湖,嘉善怎么没混到昆山这样牛?马上又有人说昆山有沪宁线又是高铁又是地铁。那么江阴不靠着谁,没铁路多少年,不是和昆山硬刚好多年吗?

首先理性探讨,海陵人说建市晚,人口基数不高。所以被你这个“虚子”抓到把柄了,

按照网友一直耳熟能详的话语,83年江苏区划调整前泰州,扬州都是县级市,平级。 也就是说到96年分设,扬州占了13年地级市的光,我感觉那时候想要增加人口必须要农村人进城,一般很难获得城市户口,成为城市户口只有顶职,上大学,当军官或者志愿兵转业。没什么工厂,你什么都谈不起来。而买户口的政策也是90年代以后才有的。按照部分网友说法那时候泰州工业比扬州强,那么扬州一般就吸引不到什么农村人口,

扬泰分家前扬州地位(扬州因为小马拉大车)(3)

个人感觉真正导致泰州建市二十多年,城市人口没有快速增长的问题,就是人口流失的问题,记得现在老是有人谈论江阴大桥车流量怎么大,节假日怎么堵,润扬大桥车流量太少了,黄金周上桥看看,江阴大桥全是苏M的车在来回跑,有多少苏南的车向江北跑,大量三泰人,兴化靖江人在苏南经商打工,马上有人说了,你说来说去就想表达扬泰分家是错误,我们不去苏南去你们扬州,还不是一样流失,首先你可以看看我以前的微头条我从来没说扬泰分设不好,泰州作为一个年轻的地级市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已经很好了,我以前写的东西提到过三泰人比我们扬州人勤劳能干,分家已经二十多年,我也不会异想天开的要再次合并,你建你的常泰,盐泰常锡,淮泰都不关我的事,只不过作为一个西州人和你们东州人一样可能“意识形态”就不一样。我只是对这个“小马拉大车”理论不爽,你分家就分家吧,搞什么理论支撑。 江苏做为一匹大马拉不动苏北,甚至咱们还被老表嘲笑,所以请我们的北京西路一碗水端平,多养几匹马去拉小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