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期朝局混乱,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太监奸佞把持朝政,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指鹿为马陷害忠良、结党营私,搞得整个朝廷乌烟瘴气的,这就不用提发展了。

但是,这些太监能够以残缺之身从朝堂上站起来把持朝政,也是有一定本事的,如果在他们把持朝政的时候朝堂黑暗,但是国家仍然稳步向前,那么这个太监就是有着绝对的治国的能力了——比如魏忠贤。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为什么灭亡(明朝之所以这么快就亡国)(1)

明熹宗临死之前曾经对这个“九千岁”做过评价,说他:“恪尽忠贞,可计大事”,说实话,这个评价是有失偏颇的,因为皇帝对他的评价是掺杂了个人感情的,他一叶障目,并没有认识到这个人的狼子野心,所以“忠贞”二字是担不起的,但是后四个字他确实是当之无愧。

所以太监中心地善良的人有,但是狠毒阴辣的人也不少,对于他们来说,权利、利益是他们最忠实的朋友。比如魏忠贤,凭心说,他绝对不是什么好人,为了能够在朝堂之上立足,为了能够把持朝政,他干了不少缺德事儿,结党营私、党同伐异,谋害忠良可以说是无恶不作,只要对他有利。他的做法让人不齿,但是如果站在他的立场上,似乎也没有太多的坏话能说。

再者说来,魏忠贤此人还是有优点可取的。比如他慧眼识珠,大胆启用熊廷弼,没有因为他打了败仗就雪藏他不敢再用,他能够推荐赵南星、孙承宗等一批直臣谏臣,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所以他还是有优点可取的,更重要的是在他当政期间,虽然朝堂是黑暗的,但是总体来说国内局势平稳,所以他还是有一定贡献的。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为什么灭亡(明朝之所以这么快就亡国)(2)

明熹宗去世后,留了个烂摊子给崇祯帝,但是这个要收拾烂摊子的皇帝并没有感到气馁,毕竟新官上任三把火,再加上他对自己的能力有一定的信任,所以他是怀着满腔的热情临朝的,希望能够做一个中兴之帝,但是渐渐地他开始力不从心。

说实话,崇祯此人也是生不逢时,如果以他的勤勉程度配上一个太平王朝的话,那最起码能够得一个无功无过,但是身在乱世,他远远没有撑起一个国家的能力,最终成了亡国之君。

首先他面对的是国内揭竿而起的难民, 这些难民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是耐不住数量多、心有怨,再加上清军在关外虎视眈眈,所以这是一个前有狼后有虎的局面,这个时候需要一个有魄力、有能力的人来主持朝政,但是崇祯不行。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为什么灭亡(明朝之所以这么快就亡国)(3)

此人心思多疑,频繁地更换官吏,使得本来就不怎么稳妥的朝堂更加动荡。也许此时,那个霸道的掌权者魏忠贤比皇帝更能够掌控朝廷。但是不幸的是,他早已经被崇祯帝杀了。

为了早日专权,崇祯帝借着众大臣“倒魏”的口号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扳倒了魏忠贤,当他想用魏忠贤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想要依仗的人已经被杀了,而这,也成了他最大的错误之一。

眼瞧着国破了、家亡了,崇祯帝已经没有别的想头了,他杀了自己的妃嫔、皇后,然后在一棵树上了却了残生。在他上吊之前曾经命人:将魏忠贤的尸骨收拾好,然后葬在了香山碧云寺。这一葬,完全说明了皇帝的意思:他对魏忠贤的功绩是认可的。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为什么灭亡(明朝之所以这么快就亡国)(4)

在西山碧云寺发现的“四不像”镇墓兽经确认,为明代大太监魏忠贤的遗物,系他生前为自己所建的坟墓的配件。这对镇墓兽是清康熙年间魏忠贤墓被毁后,仅存不多的实物之一,极具价值。

崇祯帝收起自己曾经亲自下罪的人的尸骨,既是对他决策的反思,又是对那人功绩的承认。也许只有当敌军打到了紫禁城门口他才意识到当年皇兄所说的“可计大事”是什么意思,但是就算他现在参透了也晚了,魏忠贤已死,敌军已经濒临城下,他就算招来如来佛祖也是无济于事啊!

其实以魏忠贤的手段和势力,他早就能够谋朝篡位了,虽然他是太监当不了皇帝,但是扶植一个奶娃娃登基会让他成为名符其实的“摄政王”,但是他没有,而是让崇祯上台,然后拆了他的台。从这里我们能看出,魏忠贤应该是没有谋反的心思的,杀了他,让之后的朝堂无法掌控,的确是崇祯帝的一大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