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前段时间看到过这样一个问答: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神话小说是哪本?《封神演义》和《西游记》霸占了前两名。不过最后的评选结果也为《西游记》,很大程度上因为它入选了四大名著,很多人只看过《西游记》,并没有看过《封神演义》。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相同点(西游记是四大名著)(1)

二者同样成书于明代,也都取材于民间传说,都深受许多人喜欢。包括两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关联,《封神演义》被认为是《西游记》故事的前传。那为什么《封神演义》不能入选?只是一本普通的神魔小说?

价值观

这一点应该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东西了,也是当代人最需要的。不管我们是看过电视剧中的《西游记》,还是原著小说,所讲述的都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当然有个别地方的改编,但主题内容还是相同的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相同点(西游记是四大名著)(2)

在取经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也成功取得真经。他们有一个终极的目标,所有的一切也都是在朝这个目标奋斗,有什么样的苦难都不怕,孙悟空师徒四人都会把其克服,摆脱命运的束缚。

可《封神演义》则大有不同,彻头彻尾讲了一个东西:宿命。你说姜子牙厉害吗?可他为什么最后没有被封神?因为从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告诉过答案:你在笼子里就是上天注定的,不得有半点反抗,而且这些反抗是无用的,命运也不可能被改写。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相同点(西游记是四大名著)(3)

个人相不相信宿命论,这里咱们就不做过多的争议了。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当然是不希望的。如果大家都相信了,每个人都什么也不干,反正最后都是现在这个结果,社会又何来生产力?国家又如何前进?这也是当今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人物刻画

前段时间很火的姜子牙应该有很多人也看过,不过在不了解这本原著去看这部电影,应该是懵的状态。整个剧情中的人几乎都是被脸谱化、标签化了的,接下来要干什么事情也基本上可以猜到,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相同点(西游记是四大名著)(4)

可《西游记》从根本上和它大有不同,孙悟空是好是坏,抛开你现在脑海中的印象,我们在观看这个剧的时候没有概念性的定义。今天战天斗地,明天疯狂屠杀猎户;你说他忠诚保护唐僧取经,可又在背地骂唐僧是老和尚,赶紧杀了去。从这一点,观众的印象也比《封神演义》要深刻。

关于剧中的人物就更不用说了,《西游记》中的每个人长相都非常有特点。从说话的方式、态度、语言风格、还有长相,都给观众营造一种非常深刻的感觉。所有的一切也都是围绕唐僧师徒四人来拍,别人都是配角。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相同点(西游记是四大名著)(5)

而《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和《西游记》有着根本上的差别,我认为姜子牙在这本书中的存在感并不是很强。许多大战中,姜子牙几乎都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一会靠这个,一会靠那个,从根本上无法担任这本书的主角人物,但又没有更好的一个人可以胜任。

读后再品

除了上面这两点之外,我认为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西游记》经得住“品”。当然这块我说的是原著,因为和影视剧里有着很大的差距。第一遍看完原著之后你会发现问题很多,有许多矛盾的地方,是不是吴承恩不会写?

为什么如来佛祖把他压到五指山下又把他放出来?如此强大的东方神玉皇大帝连一个孙悟空都打不过?可孙悟空在取经路上又打不过一些妖怪?当你再去看这本书的时候,这些问题也全部迎刃而解,这都是吴承恩精心设置的一个局。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相同点(西游记是四大名著)(6)

因为《西游记》从根本上来讲,这就是一本弘扬佛教的书籍。玉皇大帝作为道教的东方神,如果都能打过孙悟空,那他们师徒四人为何还要取佛教的经?这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所有的细节都是“功夫布局”,经得住每个人去品去推敲

《封神演义》也有自己的特色,人物也很多。在我们细细分析一下,设阵破阵的情节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西游记》虽然是一难一难,但充满了故事情节。从文学角度和逻辑角度出发,这都是前者所不能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