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京皇城规模大,人员多,需求“档次”又高,因此就得有若干机构来保障日常生活所需。其中,穿当然是相当讲究的,织染也就成了重要工作。

明朝内府二十四衙门中,就有“内织染局”,职掌“染造御用及宫内应用缎匹绢帛之类”。内织染局在哪?就在今天的织染局胡同,这也是胡同名称的由来。当然,织染局是个政府机关,工厂设在朝阳门外的“外厂”和城西北的颜料基地“蓝靛厂”。“外厂”后来消失了,而“蓝靛厂”作为地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民国大染坊的现状(从织染局胡同到蓝靛厂)(1)

织染局胡同小学原部分建筑或与华严寺相关(摄于2006年) 蒋晨明 摄

循着史料的蛛丝马迹,可以寻找几百年历史的织染局的“下落”。《顺天府志》曾载:“织染局胡同有华严寺,内织染局太监立。”也有资料记载,清雍正年间曾将织染局改建为嵩祝寺。乾隆时将嵩祝寺南移至今天的院址,原地则成为华严寺。不管怎样,华严寺就是今天织染局小学所在地。有胡同里的老人认为,学校里的部分老建筑或与华严寺有所关联。

历史几经变迁,总会在胡同里留下一些印痕,至少“织染局胡同”“蓝靛厂”这样的地名,承载着诸多时光的记忆。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蒋晨明

流程编辑:U063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