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视界112.

祝鮀(tuó)字子鱼,是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很有口才,以能言善辩受到卫灵公重用。卫灵公是昏庸无道的。《左传》鲁定公四年记载,在召陵召开的诸侯会盟中,原定在歃血时,蔡国排在卫国的前面,祝佗私下找了负责会盟的周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苌弘,运用其三寸不烂之舌,说了一篇大道理,终于把卫国排在了前面。孔子有一次说起卫灵公昏乱无道,季康子问:“他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败亡?”孔子说:“卫灵公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管理祭祀,王孙贾统帅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可见,祝鮀在卫国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论语的小姑娘(论语新视界娘炮)(1)

宋朝是春秋时期宋国公子,以美貌闻名。据说,卫灵公夫人宋国人南子和公子朝很早就相识,而且有私。后来,南子成了卫灵公夫人,公子朝成了卫灵公的宠幸,且为卫国大夫。根据《左传》昭公二十年和定公四十年的记载,公子朝除了与南子有染,还与卫灵公嫡母襄夫人宣姜有染。后来,宋朝和齐豹、北宫喜、褚师圃一同作乱,把灵公赶出卫国。灵公复国后,宋朝逃亡到晋,灵公却又因为南子思念宋朝的缘故,再次把他召了回来。有一次卫国太子蒯聩献盂于齐,经过宋国,宋人向他唱道:“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意思是说:你们那只求子的母猪(指南子)既然已经得到了满足,为什么还不归还我们那漂亮的公猪(指宋朝)?《左传·定公十四年》:“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杜预注:“娄猪,求子猪,以喻南子。艾瑕喻宋朝。”这也就是成语“娄猪艾豭”的由来,但史籍没有记载宋朝的最后下场。

针对这样的时代,这样的人,孔子发表了评论。

论语的小姑娘(论语新视界娘炮)(2)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论语·雍也》6.16)

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也没有宋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会上处世立足就比较艰难了。”

虽然孔子承认祝鮀为卫灵公管理祭祀,为卫国的稳定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孔子反对佞人。有人跟孔子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善辩。”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伶牙利齿和人辩论,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仁,但何必要能言善辩呢?”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论语·公冶长》5·5 )

但是,在那个“礼崩乐坏”时代,佞人和如宋朝一样的美男子都有市场,孔子对此极为不满,所以发出了上述感叹。

论语的小姑娘(论语新视界娘炮)(3)

而这样的社会风气,也必然会导致国家的衰败。

据说,现在的某大国在上个世纪曾经制定过一个针对别国的“奶头乐”计划,并导致很多国家大多数人的偶像和“人生导师”,从英雄悄然换做了天王、影后、小鲜肉……乃至到现在,仍然有一些所谓的“娘炮”出现的网络、屏幕等社交媒体上,严重影响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价值观。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导致人民的信仰出现了严重退化,造成思想的混乱,影响国家和民族的前途。

除了孔子时代的宋朝,这种情况在中国以后的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

《荀子》在《非相》篇中在批判相人术时说:

今世俗之乱民,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然而,中君羞以为臣,中父羞以为子,中兄羞以为弟,中人羞以为友;俄则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莫不呼天啼哭,苦伤其今,而后悔其始。

而《世说新语》里魏晋时代的娘娘胎腔也是令人叹为观止。《世说新语》专辟出《容止》一节,专门谈男人的容貌。如“梁陈士人,春游,画衣粉面,弦歌相逐”;“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裴令公有隽容仪,......时人以为玉人”;“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王羲之见杜弘治,叹其“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

论语的小姑娘(论语新视界娘炮)(4)

上述现象的出现,有着其时代背景,那就是“礼崩乐坏”,政权频繁更迭,传统的正统思想受到冲击,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也受到冲击甚至于混乱。“离经叛道”、追求自个性张扬,是那时人们的基本心态。而这背后,更多的是消极和幻灭。

然而,不思进取的消极和幻灭,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消亡,直到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论语的小姑娘(论语新视界娘炮)(5)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