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临死告诫赵云 五虎将中年纪最小的是黄忠(1)

本篇开篇之前,先说一个小笑话活跃下气氛。

表姐的女儿今年八岁,九月升小学三年级。开学第一天,放学回家吃晚饭,突然有些不高兴地对她妈妈说:“妈妈,这学期我们班的老师全换了……呃,新老师全都很老,一个比一个老。”“这样子啊?那这些新老师到底有多老呢?”“全部在三十五岁以上!”“……”我们大家惊愕得筷子差点掉落地下。

其实,年老抑或年轻,除了与谈论者的身份有关,还跟被谈论主体从事的行业、谈论者的语境有关。

比如说,当了两三年兵,就可以冠以“老兵”之名;在竞技场上拼搏三四年,便可以称之为“老运动员”。

所以,有时候,仅仅一个“老”字,并不真的表示年纪大。

现在我们谈论蜀汉五虎将,大家都认为其中的黄忠是一员老将,但,他真的很老吗?

说明一下,历史上的蜀汉集团并没有封过“五虎将”,但《三国志.霍王向张杨费传》里记,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以关羽为前将军,马超为左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因为《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把关羽、马超、张飞、黄忠、赵云同合一传,所以,演义史里就出现的“五虎将”的说法。《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没交待有这“五虎将”的出生年份,《三国志.霍王向张杨费传》里写,刘备得汉中后大封群臣,拔黄忠为右将军,与关羽、张飞、马超同列,益州前部司马费诗奉命到荆州宣诏,关羽显得很不高兴,恚然说了一句:“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根据关羽这一句话,罗贯中就摇动他的如橼巨笔,把黄忠描绘造成须发全白的老将形象。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黄忠出场之前,罗贯中借诸葛亮之口对黄忠进行了一番介绍。

诸葛亮对关羽说:“子龙取桂阳,翼德取武陵,都是三千军去。今长沙大守韩玄,固不足道,只是他有一员大将,乃南阳人,姓黄,名忠,字汉升,是刘表帐下中郎将,与刘表之侄刘磬共守长沙,后事韩玄。虽今年近六旬,却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可轻敌。云长去,必须多带军马。”

刘备取荆州南四郡这年是209年,诸葛亮说黄名忠“年近六旬”;刘备称汉中王是219年,黄忠就应该是“年近七旬”了,无怪关羽嫌其老了。

按正史载,黄忠实病逝于公元220年。《三国演义》却把黄忠的死亡时间后推到刘备征讨孙吴时的公元222年。彼时,刘备征东,言老将无用。此语传到黄忠耳中,黄忠大怒,说:“吾自长沙跟天子到今,多负勤劳。今虽七旬有余,尚食肉十斤,臂开二石之弓,能乘千里之马,未足为老。昨日主上言吾等老迈无用,故来此与东吴交锋,看吾斩将,老也不老!”

看,黄忠的语言、行动,根本就是以战国名将廉颇为原型进行描画的。

黄忠临死告诫赵云 五虎将中年纪最小的是黄忠(2)

征东过程中,黄忠取胜心切,中了埋伏,被流箭射中肩窝,终箭疮痛裂而逝。

死前,黄忠长叹:“臣乃一武夫耳,幸遇陛下。臣今年七十有五,寿亦足矣。望陛下善保龙体,以图中原。”

则公元222年,黄忠75岁。

然而,这只是《三国演义》小说体系里刻画的黄忠,《三国志》里除了关羽那一句“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再无一句关于黄忠的“老”的提示。

但是,关羽说“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是真的认为黄忠老、从而嫌弃黄忠吗?

“老兵”,可以理解为年纪很大的兵,也可以理解为入伍有些年头的兵。

结合关羽说此话的语境来看,应该理解为后者。

尊老爱幼是中华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即使黄忠老得不成样子,是个一无所用的糟老头子,关羽也不应该冲口而出,骂他太“老”,老不中用,老不死。

实际上,关羽说“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这话时,他自己也是五十岁上下的人了,骂别人老不中用,老不死,不也接近是在骂自己吗?

所以,关羽看不起黄忠,并非是黄忠太“老”,而是因为黄忠是“老兵”,当兵太久,长期混迹于下等士官之列,没出息、成名迟,是加入了蜀汉集团才走了狗屎运,一下子窜红起来的红人。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一般人认为,蜀汉集团中主要人物的年龄排列,由老到少,应该是这样的:黄忠、刘备、关羽、张飞、马超、赵云……

实际上,以现存的相关史料来看,正确的年龄排序应该是这样:赵云、关羽、刘备、张飞、马超、黄忠……

黄忠临死告诫赵云 五虎将中年纪最小的是黄忠(3)

依据是:清康熙年间出土的关羽“关侯祖墓碑记”记关羽生于汉桓帝三年,即公元160年。而《关公年谱》记关羽大刘备一岁,而张飞又小刘备四岁。则刘备的出生时间是161年,张飞的出生时间是165年。赵云死于公元226年,以其享年70岁算,则其出生年份应该为公元156年,比关羽大四岁。马超是《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中唯一明确记载有年龄的人,其病逝于蜀汉章武二年(222年),时年四十七。即马超生于公元174年,比关羽小14岁,比赵云小18岁,算是两代人。

黄忠临死告诫赵云 五虎将中年纪最小的是黄忠(4)

黄忠的年龄是最大的疑点。

但从种种迹象来看,黄忠应该是以上人员之中年纪最小的。

《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对黄忠的传记最为简略,只有短短两三百字。

黄忠的成名时间很晚,传记中说:“荆州牧刘表以为作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

刘表长子刘琦、幼子刘琮的年龄都很小,由此可知刘表的从子(即刘表的侄子)刘磐应该是个年轻人,黄忠作为这个年轻人的随从武官,年纪应该也不会太大——如果已经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子,还在中郎将这样的职位上打拼,那应该是才能平庸之辈(与黄忠后来的表现严重不符),刘磐不会郑重其事地带他上任。

曹操攻克荆州,并不认识黄忠,只是例行公事地把原荆州干部原职使用,黄忠因此做了个代理偏裨小将,“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太守韩玄”,归长沙太守韩玄管。

这,也从一个侧面得知黄忠绝非《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所描述的那么大名气。想想看,如果曹操当时知道黄忠“虽今年近六旬,却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可轻敌”,肯定早早召见、收以重用了。

赤壁之战后,“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

“忠遂委质,随从入蜀”这一句非常有意思,刘备平定了荆州南四郡,黄忠作为一个藉藉无名的偏裨小将,也投入了蜀汉集团军中,以一个普通随从的身份跟随入蜀。

黄忠临死告诫赵云 五虎将中年纪最小的是黄忠(5)

可见,关公战长沙,和黄忠反复较量、斗智斗力的事儿是小说虚构的。

偏裨小将、普通随从,跟随大军入蜀,很难想象是一个老年人的行为。

而且,“随从入蜀”,并没有任何职务,后面也说了,“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是刘备拿下了葭萌,才正式任命黄忠为将的,带领他一起攻打刘璋。

可以想象,跟从入蜀攻打刘璋,年轻气盛的黄忠一定有许多抢眼的表现,才引起了刘备的注意,才得到了正式的任命。

的确,在攻打刘璋的过程中,“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

也恰恰是这一句,暴露了黄忠的年轻人特质。

“忠常先登”中的“先登”是啥意思呢?

登,就是攀登城墙,即攻打敌方城池时,黄忠经常抢先攀登城墙。

如果黄忠是《三国演义》里写的那个已经年近六旬的老人,就算他立功再心切,也不至于总和年轻人抢着攀登城墙吧?

所以,攻取下益州,被拜为讨虏将军的黄忠,年轻着呢,年纪不会超出三十岁。

年纪既轻、之前又没什么名气,只因在攻取益州过程中有上佳表现,在定军山斩夏侯渊立了大功,黄忠得到了重用,得封为后将军。

诸葛亮也在这时候提出了自己的担心:“黄忠之名望,远不能与关羽、马超相比,如今主公您让他们同列为大将。马超、张飞亲眼看着黄忠成长、亲眼看着黄忠建立奇功,还可以接受;在关羽心里,黄忠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肯定不会高兴。”

事实证明,得知黄忠与自己并列四大将,关羽是非常不高兴,直接骂黄忠只是一介“老兵”,声称自己羞于与之同伍——到了这儿,您认为关羽是在埋汰黄忠太老呢?还是在埋汰黄忠身份太次呢?

当然,也有人说提出疑问,如果关羽是嫌弃黄忠出身低,直接骂他“小兵”、“小卒”就好,为什么骂成“老兵”?

其实,“小兵”、“小卒”身份虽低,但并不可耻,因为其还有一层“新兵蛋子”的意思,历史上很多名将都是从小兵奋斗起的啊。

“老兵”,就是在军队中混了很多年、仍然毫无建树的兵痞、兵油子。

可见,关羽骂黄忠“老兵”,并非目无尊长乱骂老年人,而是倚老卖老,以长辈身份骂晚辈,骂这个“在军队中混了很多年、仍然毫无建树的兵痞、兵油子”黄忠。

黄忠临死告诫赵云 五虎将中年纪最小的是黄忠(6)

话说回来,与关羽相比,黄忠是年轻人不假,但又从哪儿得知他比马超还要年轻呢?

马超的人生遭遇很悲惨,他在西凉起兵反曹,冀城出了内奸,妻子和孩子被杀,马超单骑逃入汉中,投靠了张鲁。

在汉中,马超娶了第二任妻子,生下了第二个儿子,但认为张鲁不是做大事的人,转投奔了刘备。则马超的第二任妻子被张鲁送给了谋士阎圃,第二个儿子则被张鲁亲手杀死。

投靠了刘备,马超又重新娶了妻子,他本人病逝时,留下一子一女。

黄忠临死告诫赵云 五虎将中年纪最小的是黄忠(7)

黄忠和马超一样,也是病死的,比马超还早死了两年。

《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的记载简洁明了:“明年卒,追谥刚侯。子叙,早没,无后。”

黄忠只有一个儿子,黄叙,“早没”,死得早、死的时候年纪小,黄忠因此绝后了。

想想看,如果黄忠真是演义史写的那样,死的时候已经七老八十了,很难想象,在唯一的儿子的夭折后长长几十年的时间里,竟然没有生育过其他儿子。

要知道,在封建时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且,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多娶妻妾,以完成传宗接代重任。

所以,合理的解释就是:黄忠死的时候,年纪轻轻,是个小伙子,结婚没几年,一生只生过黄叙一个儿子。

对比马超,被人杀一妻一子,又娶一妻生一子,如此者三,可以推知,马超的年龄要比黄忠大得多。

至此,黄忠的“老将”称谓可以休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