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传统文化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让孩子们了解了传统文化,亲自体验了端午节荷包手工制作过程,感受到了传统手工技艺的非凡魅力,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家国情怀。”新泰市东都镇沈村联办小学体卫艺办公室主任李翔告诉记者。

非遗课堂手工制作(荷包手工进课堂)(1)

在端午节来临之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绣走进学校,教孩子们缝制荷包。一红一黄两小块方形布料,在孩子们一针一线地缝制下,逐渐显现出荷包的雏形。

新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众多人文古迹、民俗典故,孕育了灿烂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了解,目前新泰市共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77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11项,泰安77项,新泰市级非遗项目277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3人,市级13人,县级20人。

“我非常喜欢这个活动,和小朋友们一起很快乐,做荷包很新奇。”在新泰市新汶街道孙村社区,六岁半的史新祺也在老师和妈妈的指导下做了一个新荷包。现场还有包粽子、端午节来历讲述等活动,端午节节日气氛热烈。

非遗课堂手工制作(荷包手工进课堂)(2)

“和孩子们一块做手工、缝荷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也是我们非常高兴的事情。手工技艺就得从娃娃做起,让每个孩子从小就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鲁绣联盟非遗传承人牛玉叶说。

近年来,新泰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社区、走进校园,已成为“两创”工作的常态化。据悉,非遗传承保护活动是新泰市“文润平阳”系列活动的一部分。非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内在品质影响着人们,同时与时代发展趋势相结合,创新融合发展,非遗有了更多的传承人,非遗活动有了更多的参与者、支持者,开辟了新泰市文化传承新高地。

此外,新泰市还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宗旨,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保护工作的积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涛 通讯员 张丽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