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湖南株洲机车厂成功研制出中国电力机车。61年过去了,中国铁路机车实现了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华丽转身。取材于这段真实历史的电视剧《奔腾年代》在东方卫视开播,剧中留学归国的年轻技术员常汉卿博士和战斗英雄金灿烂两人的奋斗故事,把观众带回到了那个积极向上的奔腾年代。

蒋欣佟大为奔腾年代拍摄地点(为拍奔腾年代佟大为蒋欣)(1)

佟大为向专家请教发音

在《奔腾年代》中饰演男主角常汉卿的佟大为,为了贴近人物用10天将体重减到了74公斤,“比上大学时还要瘦。”

开篇的剧情中,年轻有为的博士常汉卿为了中国的机车事业,义无反顾、排除万难回到国内。这个角色代表的是新中国第一批为了电力机车事业,兢兢业业奋斗了一辈子的工程师。

电力机车工程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为了演出常汉卿的风采,佟大为特意请教真正的电力机车工程师,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他还大量查阅了新中国第一代、第二代电力机车工程师的资料信息。剧中涉及的大量专业术语和外语,佟大为要求自己不但要背下来,还要理解含义,因为“如果完全不了解,表演起来就会失真”。剧本台词里有些专业符号,既不是字母也不是数字,佟大为第一次看到时,无从下手,为此他又专门请教了一位铁道部的专家,才解决了如何发音的问题。

剧中常汉卿出场的年龄是20多岁,为了贴近那个年代的人物,佟大为从进组前就开始执行严格的减肥计划,“大概用了10天的时间,就瘦到了74公斤,比我上大学那会儿还要瘦。”佟大为和搭档蒋欣甚至还“比着减肥”:“带领剧组掀起全员减肥计划,每天坚持只吃白水煮菜。”在电视剧拍摄的最后阶段,每天的工作量都非常大,佟大为回忆说:“已经10年没有这么高强度的工作了,每天拍摄18个小时以上,在片场大家一见面,都是互相加油鼓劲。”

蒋欣塑造“女版石光荣”

一头短发、一身洗得发白的军装、斜挎书包……《奔腾年代》中,蒋欣以这样“接地气儿”的形象饰演了从朝鲜战场上下来的转业军人金灿烂。蒋欣说,这个角色圆了自己的军人梦,也让她将生活中的“女汉子劲儿”直接带到了戏里。

《奔腾年代》聚焦的是国产电力机车发展史。蒋欣饰演的转业军人金灿烂主动提出到机车厂工作,虽然她不懂技术,但有一腔热情。为了符合人物,蒋欣特意剪去一头长发,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军装和磨得底儿薄的布鞋,斜挎着一个黄书包,塑造了一个雷厉风行的保卫科长形象。“一直都很想演军人,没想到这个军人会这么可爱、这么好看。人物写得非常好,演起来也过瘾。”蒋欣觉得,网友给金灿烂 “女版石光荣”的说法很贴切。

《奔腾年代》给蒋欣最大的感受就是第一代铁路人为了新中国速度不惜一切代价永不言败的精神。拍这部剧,蒋欣有一种特别的使命感,因为她家里三代人都是铁路人,接到这个戏,她很高兴,还特意向家人取经。

《奔腾年代》将机车专家常汉卿和战斗英雄金灿烂相知、相爱到相守、相伴的过程,融入到电力机车的研发历程中,用朴实的方式诉说一代人奋斗的青春。电视剧开篇,留学归来的常汉卿是严谨的傲娇学霸,金灿烂则是豪迈直爽的保卫干部,常汉卿负责研发电力机车,金灿烂为他保驾护航。身份、背景、个性完全不同的两人,在相处中产生了妙趣横生的化学反应。网友说,“金灿烂和常汉卿见面就是笑点。”

在蒋欣看来,常汉卿和金灿烂这两个完全不可能走到一起的人能相伴终身的原因,就是两个人有共同的梦想:造比螺旋桨飞机还要快的火车,和相爱的人白首终老。蒋欣透露,这次和佟大为的合作很圆满,没有遗憾,两人在拍摄的第一天就找到了人物关系的感觉。“因为两个人都抓住了精髓,很容易就搭在了一起。”

来源:北京晚报·文娱新闻 记者:邱伟 文并图

流程编辑:洪园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