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卫视近期播出的《见字如面》,仿佛把观众又拉回了过去那个“从前慢”的年代。一时间,“综艺届一股清新的泥石流”成了这个节目耀眼的标签。
打造这档节目的,正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汉语桥——我与中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制作团队。或许你觉得《见字如面》看起来很眼熟,很像英国伦敦的著名活动Letters Live,该活动从2013年开始,每年请很多名演员在Freemasons’Hall为观众朗读书信,比如抖森朗读的自然科学家Gerald Durrell的信。
《见字如面》第一季海报。 《见字如面》节目官方微博 图
谈到缘由,《见字如面》总导演关正文对澎湃新闻记者说,起初是想做一个读书节目,因为这么大的中国,没有一档读书节目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儿。但很快,做读书栏目的创意被否决了。直到有一天看到一本英文书上满满的全是西方世界征集到的私人信件,“这解决了我的困惑”。
“网络时代,书信的消亡是趋势,但书信文化并没有消失。书信这个载体所承载的那份文化、感情以及内涵,是这个节目希望能够在这个时代有所保留的东西,这是我们的初衷。电子邮件、短信、微信这些都能成为书信的一种形式,甚至百年之后它们可以成文物,成为这代人生活的一个体现。”关正文说。
关导认为,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思考自己以及所处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命的价值,很多体验若不能亲历,就会期待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启发和依据。这是人们离不开故事阅读的根本原因,也是《见字如面》大众性质最坚实的底气。
《见字如面》总导演关正文。
明星们听到“见字如面”几个字及节目的基本创意,几乎就毫不犹豫地答应加盟,并以丝毫不亚于参演夺奖影视剧的态度来准备《见字如面》。这些具有公益心的明星来参演《见字如面》这样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是想要做些有情怀、有价值的事情。
《见字如面》从选信阶段开始,广泛邀请了文化名人和信件收集家、书信博物馆和档案馆参与推荐节目所需的信件,最终通过反复比较、研判,从上万封信中精选出百余封跨越古今的信件,进入节目的正式录制。
半年的时间,从上万封信到五百封信,谈到选信的过程,他说“目标就是要每封信都直击人心”。最终入选的信件主要看其关涉历史的重要性、当事人的重要性和信件内容的有趣性。但所有标准最终其实只有一个:这封信值得更多人看到。
比如作为历史上的第一封家书——黑夫家书,历史价值毋庸置疑。更打动人心的是,它在家长里短、鸡毛蒜皮里表现出来的浓郁的亲情和现代社会中的亲情并无二致。信里说“快点寄钱”, 钱花完了,还借了战友的,“寄钱要赶快,再不寄来,‘即死矣’”。这与大学时向父母写信催帐的学生有何不同?
每一封信都是在打开历史的一个片段,每一个片段也都是现在的人们已经或将要经历的。“人性很难改变,人的经历也是很难改变的。我们希望,我们对人性和社会的认知,能进入到更真实和复杂的层面,而不是用简单的概念来阐述。”关正文说道。
《见字如面》总导演关正文。
【对话】
澎湃新闻:邀请朗读者的标准是什么?
关正文: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颗公益的心,有人文情怀,还有艺术基本功、修养、表演能力。我们发现,各位艺术家的舞台表现绝对是惊艳的。比如何冰是梅花奖得主,有着过硬的台词功底,声音表演是绝对没有问题的;王耀庆也是一位有着丰富舞台表演经验的演员,很具个人特色与声音表现力;归亚蕾则是实力老戏骨,四度金马影后;国立老师更不必说。
澎湃新闻:谈谈背景音乐的选择?音乐其实也很重要,配不好喧宾夺主,配得好能够让观众很快进入到情境中去。
关正文: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音乐在这样的节目里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实际上它特别重要。从根上讲,我们比较排斥配乐诗朗诵,这次和艺术家们反复商量,不要朗诵,要的是角色的演绎。
如果不朗诵,那么现场的内容和音乐是什么关系?我们先试着把音乐若有若无地填进去,其实这样配进去是对演绎的干扰。后来我们索性反过来,鼓励音乐编辑在合成的时候,把音乐放得特别大,有意识地让艺术家的表演和音乐等量齐观,再去观察音乐能否合理地表现出信想要表达的内容,确定之后再按照人声合成处理。这种尝试能让观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音乐和内容的关系。
不管我们做的好不好,至少把音乐放到表述系统里了。后来我在节目的弹幕中看到,有评价背景音乐好坏的,你看,如果做好了,音乐本身就是一种语言。
相对来讲,信件确实和朗诵很不一样。朗诵是诗化的,经过了整理,它有非常鲜明的节奏;而信一般都是日常化的用语。更何况,信的情感表述是特别复杂微妙的,你不能简单地用微妙、兴奋、幸福、悲伤来定主题,它如果有喜有悲,你该用什么样的音乐?我们对此也做了反复的筛选和替换。
蒋勤勤
澎湃新闻:有很多观众不太喜欢蒋勤勤读信,感觉她似乎读得不太顺畅,像是临时上场。林更新读老罗的信时虽然很生动,但似乎缺少了些老罗张扬的个性。在录制时,导演组会给明星们适当地做些调整吗?是不是会像导演给演员排戏那样?
林更新
关正文:其实更像导演排戏。我们期待现场表演的声音是自然的、生活化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所谓的朗诵。蒋勤勤、林更新这两个年轻演员,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们心里特别清楚,同台的都是老戏骨,到这个现场来一定是来拼内在修为的,每个人都特别重视,这样就会造成一种紧张的情绪。
还有一个原因是,影视演员很少有近距离面对大批量观众的机会,平时拍戏周围一般不会有那么多干扰因素。而我们的舞台很像是话剧表演的舞台,离观众很近,所以他们压力很大,会紧张。他们都是提前几周准备的,准备得很充分。登台后,现场坐满了观众,还是会有些紧张,像林更新读完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归亚蕾
这一季女生的信比较少,不是成心的。挑完后发现,只能容纳两个女性角色,偏老一些的就归归亚蕾老师,偏年轻的就归蒋勤勤。其实你要是仔细感受就会发现,蒋勤勤给每一个角色都设计了独特的表现方式。她在演陆小曼、女知青、邓丽君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蒋勤勤和徐涛读陆小曼和徐志摩的信。 《见字如面》节目官方微博 图
处理女知青这个角色时,她“变成”了一个学生,看似寡淡但非常的生活化。邓丽君在观众眼里是流行天后,但那封信是她写给老师的,所以要以一种学生对老师的语气来读,“老师,你看我这样做得对嘛”。不管外人对陆小曼怎么看,我们节目还原的是陆小曼自己的状态。在我看来,蒋勤勤还是很好地演绎了她饰演的角色,她并没有诗朗诵,没有去过分地使劲。
澎湃新闻:张国立和王耀庆读的黄永玉给曹禺的信是节目中最精彩的一次呈现,也是这个片段让更多人注意到了这个节目,能不能谈一谈这封信以及在今天读它的意义?
张国立和王耀庆读黄永玉与曹禺的往来书信。
关正文:因为这封信,黄老先生还把我和张国立叫到家里,聊天说话画画吃饭。他都90多岁了,我们特别怕打扰到他,怕他累。但是他没有,他还给我们讲了好多过去的事情,我还和他分享了我选这封信的感受。
关正文(右)、张国立(左)去黄永玉(中)家拜访。
这封信他写完了不久就变成了公开的,他对曹禺老师的这种善意的提示,实际上如果没有曹禺的回应,整个故事也是有缺憾的。这封信就是正常的文艺批评。而且更多的是艺术家之间就艺术进行的探讨。比如你的心是不是在戏里?你是不是失去了你的通灵宝玉?我觉得选择这封信确实是针对当下的某种缺憾。
王耀庆是台湾长大的演员,他如何能够理解黄永玉先生说的这件事情的背景?或者说理解这样一位艺术家的精神状态,以及这段历史呢?王耀庆演了很多话剧,我把所有的故事都跟王耀庆讲了,他也为了读信疯狂地查资料。他到现场后给了我非常意外的惊喜,他演绎的是他想象中的黄永玉,而且把所有的情绪都集中在“戏比天大”这一点上。这和他本人是有共鸣的。好的演员,都是会给人意外惊喜的。
这封信很有现实针对性。实际上,黄永玉写这封信的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这种批评也是比较少见的。因为在今天,我们确实已经很难见到艺术家之间这种直率真挚的批评了。今天的批评,大多是商业炒作的共谋,就是大家伙儿抬轿子,所有的艺术品都是商品,都和经济利益挂钩。真正严肃的艺术批评,才是精神文化生活必要的组成部分。这封信很重要,尤其是曹禺老师的态度,非常令人感动。
王耀庆模仿李小龙摸鼻子。
澎湃新闻:听说《见字如面》文言文的信件都是你自己翻译的,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如何做到既不失文言文中原本的文字之美,又能够让大家听得懂?
关正文:老实讲,读文言文肯定会显得特别有文化,但事实上读原文大家也就听个节奏。让观众能够理解和听懂文言文,因它的内容而激动,这基本是不太可能的。我们入选的古代文言文信件大概占四分之一,因为古代信件与很多宝藏相关,有很高的传播价值。
首先我必须说我们有一个误区,今天的人阅读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没有人要求你必须学好英语和俄语,你才能接近文学大师,绝大多数人读的都是汉语本。但是这个逻辑不被我们中国人接受。我们不承认古汉语是我们抵达古代文明成果的一座山。一到古代文献,就要求中国人必须攻克古汉语才能亲近,这其实是有违常识的事情。
张国立读柳宗元写给王参元的信。 @锵阿锵2012 图
其次,文言文之所以叫文言文,是因为它并不是口语,甚至在过去就不是口语,而是专门记录文字的书面语、写文章用的语言。有很多文言文表达的书信,在我看来,其实有卖弄兼作秀的意味。要训练汉语语感,背诵诗歌是有效的,但是对于理解古人的智慧以及诗歌的意境来说,背诵实际上又有什么用呢?
但这个事情我们确实有压力,我们字幕出原文最核心的意思,实际上是让有一定文言训练的人能够确认他们说的白话文就是原来的意思。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训诂式的翻译,尽量保留信件的核心。我们一直努力考虑的问题是:这些文字是不是活了?写信的人,比如李白、韩愈等,他们的形象是不是复活了?让这些在古代生活的人能够活在我们身边,而不是永远被后人敬仰。
我们选的古文书信其实在网上都能找到翻译版,但翻译最核心的功能是辅助我们阅读原文,而不是只读翻译版就行了。只看翻译不看原文的话,会很痛苦的。单独的段落必须独立成篇,必须得产生它精彩的传播价值。那种训诂式的古文书信,如果不翻译的话根本没法听,所以必须用今天的方式把它翻译出来。
我们其实做过一些文化类节目,也有很多老师资源。但我们在做读白话的决定时,并不知道谁擅长做这个,也考虑过这会带来的学术风险,不想因此影响人家老师,所以我想这个风险还是我来承担吧。
澎湃新闻:两位教授和主持人除了解读书信和书信背后的人物,其实有趣的题外话更吸引人,对于这三位的设定能不能谈一谈?因为读信已经是很动情的过程了,是不是到了这个环节能够更轻松些,而不是继续上课的感觉。个人比较喜欢许老师。
何冰读郁达夫的信。
关正文:我其实特别对不住杨宇教授。大家应该理性地想一下,现场的延伸感受之所以成立,正是建立在写信人的背景交代得比较扎实的基础上。没有这些基础信息的铺平垫稳,一上来就直接读,很多人是无从感受的。
录制的时候,解读信件的工作实际上是我来做的。我先跟大家把这封信前前后后地交代一下,嘉宾再上去读,这样现场观众的感受会明显不一样。说实话,现在很多年轻人,你问他们沈从文、郁达夫、萧红,他们真的都没听说过。还有一些,比如李白,谁能理解李白还需要别人推荐去做官呢?这种事甚至在中文系的古代文学课程里,也未必有介绍。所以不把人物立体化、戏剧化的话,这封信就白传播了。
我们把单集放到网络上传播时,观众也提议需要了解背景。虽然观众可以自己查资料,但实际上大多数人想要知道书信人物背后更详细的故事。
两位女嘉宾实际上担负了更多这方面的功能。互联网节目大多是45分钟的时长,但是我们做成了一个小时,这本身就是一个挑战。我们又被提醒节奏要快,信息量要大,所以一期节目中大概有七八封信。这样一来,留给她们解读的时间就很少了。
一般三分钟内,既要延伸上一封信的感受,又要铺垫下一封信的信息,就会显得很赶。我们现在已经每期少读一封信了,其实我们很心疼。我去看弹幕时,发现观众们觉得舒服了,觉得许老师话也多了,其实就是我们的错,不怪三位老师。我们现在也非常注意剪辑,不要因此给嘉宾带来不好的影响。
《见字如面》第二季征集信件的要求。
澎湃新闻:节目很火,很多人已经在期待第二季了,不知道陈道明、陈宝国这样的老戏骨是否会出现?第二季中哪些明星会加盟呢?
关正文:第一季邀请的艺术家们都很有热情,都想参加。没能参加的绝大部分是档期问题。其实这样的文化节目在开启的时候面临的压力还是很大的,能不能得到认同、能不能收回投资?它完全可能是少数人喜欢的、叫好但不叫座的事,所以节目是我们自己投资做的,不是卖完广告做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容纳明星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当然,第二季的情况好多了,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了第二季的筹划。这几天我们在网上已经发起了征集第二季家书的活动。征集范围包括:一、非虚构类中文书信,不拘古今;二、写信人或收信人不论名人还是草根都可以;三、不涉及中国的书信或中国人翻译的外文书信。网友的建议我们一直都在关注。
我们年后会公布第二季的艺术家。但是我们依然不会带着炒作的目的去挑选表演者。每一封信都是一出戏,如果艺术修为不到,实际上在台上自己和大家都会很难受。所以,我们会坚持使用最优秀的艺术家,不管年轻还是年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