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金融行为学(人人都有认知偏差)(1)

行为金融学认为,认知偏差深深根植于每个人的大脑,不管是什么样的参与者,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当我们越了解各种各样的认知偏差或者错误的思维习惯,就可以更好地帮助自己重新理解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

什么是行为金融学?它与传统金融学有什么不同?在复旦MPAcc项目近期的一次讲座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金融与财务学系教授罗妍为大家带来题为“行为金融:从过去到未来”的分享。

她结合大量生动有趣的行为金融学案例,帮助大家深刻认识到主观认知偏差对经济决策的影响,以及构建系统且有逻辑的思维框架体系的重要性。

以下内容整理自现场速记

市场金融行为学(人人都有认知偏差)(2)

行为金融是如何诞生的?

传统金融学相信,金融市场始终是理性或者完善的。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有一批心理学家尝试把心理学引入经济学,进而从经济学渗透到金融学,由此逐步打破了传统金融学固步自封的局面。

有三位学者成为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行为金融”奠基人,他们是Daniel Kahneman、Robert J. Shiller、Richard Thaler。

市场金融行为学(人人都有认知偏差)(3)

Daniel Kahneman

市场金融行为学(人人都有认知偏差)(4)

Robert J. Shiller

市场金融行为学(人人都有认知偏差)(5)

Richard Thaler

其中,Daniel Kahneman是一位以色列的心理学家,于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主张人类大脑里存在“快系统”和“慢系统”两个思维体系:如果我们一味依赖快系统,就可能会经常犯错;如果全部依赖慢系统,精力又可能跟不上,进而导致思维崩溃。这是学界首次把心理学引入经济学。

Robert J. Shiller于201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主张市场会经常失效,投资者会经常犯错,错误的定价更是随处可见。

Richard Thaler则于201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不仅是行为金融学的奠基人,也曾是奥巴马竞选的幕后军师,善于运用行为金融捕获人心,主张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不可能存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有限理性行为经常被忽视,但也恰恰是这些行为对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学

有何差异?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

传统金融学认为绝大部分市场参与者都是理性的——因为如果非理性投资者在市场中总是犯错、总是亏损,最终将被市场淘汰。同时,聪明投资者会和非理性的投资者交易,进而形成一股很强的纠错机制,通过反向交易不断纠正价格。

而行为金融学认为,认知偏差深深根植于每个人的大脑,不管是什么样的参与者,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由于现实市场里存在种种交易限制,很多套利交易者的行为实际上会受到抑制,这就会导致很多不正确的价格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被套利交易者快速消化,进而促使市场恢复理性。

在金融的江湖里,理性的力量不可忽视,但也绝对不能轻视短期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给市场带来的噪音和深远影响。正因为如此,我们除了设置有估值、投资、公司财务等系列基础性课程,同时也安排有行为金融学等课程来深入探究人类认知的缺陷。两者相辅相成,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商业社会。在未来,容易犯错的地方我们就不要去了,“有坑”的地方我们就不要踩了。行为金融学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建立更理性的思维逻辑框架,助力大家在投资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频繁交易”真的对财富有害?

确实如此。事实上,早在2001年便有学者通过大样本研究发现,投资者们普遍存在过度交易的倾向,并且越交易越亏钱。并且他们还基于性别做了区分,发现男性比女性往往更加热衷于交易,但业绩却相对逊于女性。大量事实验证:过度自信会导致过度交易,而过度交易则对我们的财富有害。

前几年,富达资本做了一个客户分析,发现投资表现比较好的客户往往是三类人:一种是已经过世的投资者,但富达尚不知情;一种是客户已经过世,但因继承人还在打官司,所以账户长期被冻结;一种是因为投资者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账户,所以长期没有登录。也就是说这些投资者往往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没有再次登录账户,所以也就没有频繁交易,反而使得他们可以规避过度自信等认知偏差对交易的负面影响,跑赢大部分投资者的投资业绩,甚至因此还衍生出了“Buy and play dead”投资策略。

2021年,我国有学者利用上交所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在A股的生态圈里面,呈现出小散大亏、大散小亏、机构赚钱的投资回报特点。其背后的原因则主要在于,与机构投资者相比,个人投资者——特别是那些缺乏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往往更容易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所迷惑,投资决策被与估值或者公司基本面没有关系的噪音所影响,对于市场中真正有用的信息关注不足,任由各类认知偏差驱动自己的投资行为,导致投资业绩不尽如人意。

“丁蟹效应”

背后到底是什么神逻辑?

从1992年郑少秋在《大时代》中扮演“丁蟹”一角之后,每逢播出他主演的电视剧港股就会大跌,这一现象被人总结成为“丁蟹效应”。而这种效应至今被很多人所相信,其实这背后不过是“确认性偏误”在助推

曾有人统计了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上演之后的恒指走势发现,在大约一半的情况下,恒指不仅没有下跌,反而出现了上涨。但为什么大家还是热衷于传播“丁蟹效应”呢?

因为大众无意识间在维护心中神奇的“丁蟹效应”:当每一次发生跟丁蟹效应相悖情况的时候——例如播出了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但是港股却上涨了——大家就选择性地忽略这一现象;当每一次电视剧上演而同时港股大跌的时候,大家就会狠狠渲染这件事,使得“丁蟹效应”愈发神奇。

不止如此,我们在A股、港股等市场听到的其他被传得神乎其神的事迹,很可能就是“确认性偏误”在资本市场里的生动体现。

学习行为金融还有哪些意义?

事实上,学习行为金融不仅仅有益于帮助我们做好投资,更可以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个决策过程。当我们越了解各种各样的认知偏差或者错误的思维习惯,就可以更好地帮助自己重新理解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在学会克服人类思维中动物性的同时,打破信息茧房,不轻信一些肤浅表面的信息,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构建一整套属于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

希望大家能够在经过全面训练以后,在行为金融、投资学、公司财务等各种课程的加持之下,能够重塑对世间万物的看法、更加地客观地做出更好的决策,也能使这种智慧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所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