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黑科技送餐机器人(揭秘冬奥场馆餐饮)(1)

都说“民以食为天”,北京2022冬奥会举办在即,“冰立方”场馆将如何为运动员等人群做好餐饮保障?

10月23-30日,作为相约北京系列测试赛一部分,2021年世界轮椅冰壶锦标赛在国家游泳中心举办。

国家游泳中心场馆团队餐饮经理刘佳表示,疫情防控背景下,冰立方场馆设置7个餐饮服务点位独立运转,还有5G送餐机器人“上岗”,以减少不必要接触。

此外,餐饮菜单为8天一循环,参考了过往多届比赛菜单,并充分照顾中外运动员饮食偏好,设置适当中西餐比例。

刘佳还表示,菜单设计希望能传播中华特色美食。他透露称,测试赛期间,场馆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注:奥林匹克大家庭是对所有参与奥运的组织和个人的统称)贵宾、国际技术官员和世界冰壶联合会官员准备的饺子、糖耳朵、萨其马等食品都很受欢迎。“正式赛事恰逢春节,我们的菜单中也会结合春节的风俗提供饺子等食物。”

冬奥黑科技送餐机器人(揭秘冬奥场馆餐饮)(2)

冰立方场馆设置了7个餐饮服务点位。

餐饮全流程监管、规模大、要求高

据刘佳介绍,餐饮服务保障具备供应链条长、覆盖面广、服务要求高三大特点。

据介绍,为了实现食品供应安全,中央组建了食品供应安全工作协调小组,京冀两地成立了餐饮服务筹备工作组,编制了场馆餐饮服务运行模式。从食材的种养殖基地遴选开始,到切配加工和菜肴的制作出品,实行全流程监管,最后才是运送到场馆内进行服务。

此外,赛时场馆餐饮团队要为进入场馆的所有利益相关方提供服务,规模大,人数多。从客户群看,奥林匹克大家庭贵宾、陪同人员,国际技术官员、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成员、注册媒体、工作人员、观众和赞助企业都是餐饮服务保障的客户群。

同时,服务要求高,细致入微。比如,为在严寒天气下工作的客户群提供温暖的食物,场馆完全采用冬奥模式,严格出场入场温度监测,确保食物中心温度不低于70℃,表面温度不低于60℃。餐厅使用具备保温加热功能的布菲炉,让菜品不因失温降低品质品位。

冬奥黑科技送餐机器人(揭秘冬奥场馆餐饮)(3)

5G智能机器人完美实现了无接触配餐。

7个服务点位独立运转,5G送餐机器人“上岗”

本次测试赛国家游泳中心餐饮服务共涉及“内四外三”7个服务点位,分别为奥林匹克大家庭贵宾休息室内外各一个,媒体休息区内外各一个、工作人员餐厅内外各一个,还有1个休息室在闭环内为国际技术官员和世界冰壶联合会官员提供服务。

为什么设置这些点位?据了解,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场馆提出了流线不交叉、分区不重叠、界面须严管、人员不跨区的要求。测试赛期间,七个点位独立运转,餐饮服务人员在七条流线有条不紊持续流转。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奥林匹克大家庭贵宾,此次还尝试使用联通5G智能机器人,完美实现了无接触配餐,加盖送餐仓保证食品从备餐间到休息室之间不受环境污染,减少了服务员在两个空间直接的流动。

冬奥黑科技送餐机器人(揭秘冬奥场馆餐饮)(4)

冰立方场馆的餐饮服务,受到外国友人的点赞。

菜单8天一循环,饺子、糖耳朵受欢迎

据介绍,餐饮菜单8天一循环,这是在综合分析营养搭配、人群口味、饮食特征,并参考了多届比赛菜单的基础上,征求各方意见后最终形成的。

就中西餐搭配比例来看,为以外方友人为主的大家庭、国际技术官员等客户群设计的菜单以西餐为主,西中比例7:3;而以本国人员为主的工作人员菜单,则以中餐为主、西餐为辅,中西比例为7:3.

除了中西餐比例,菜单还考虑了中国的文化传播,设计了特色菜品。

“正式赛事恰逢春节,那么我们的菜单中也会结合春节的风俗,提供饺子等食物。这次测试赛,场馆为奥林匹克大家庭贵宾、国际技术官员和世界冰壶联合会官员准备的饺子、糖耳朵、萨其马等食品都很受欢迎。”刘佳说。

此外,此次冬奥会倡导节俭办奥、环保办奥,餐饮服务也体现了这一点。

比如,在菜品制作中,用整块牛肉制作牛排,切下来的“筋头巴脑”通过加工,可以制作成下饭的炖菜;比如餐具全部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制作;在就餐人数众多的工作人员餐厅,设置倡导节俭专员,巡回检查,提示少量多次取用;坚持垃圾分类,尝试使用厨余垃圾处理器,减少污染。

南都记者 王凡 发自北京 国家游泳中心场馆运行团队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