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首发于24楼影院(movie24luo)。
和《芳华》、《妖猫传》们相比,今年看的最后一部院线片《妖铃铃》没有多维的解读意义,它被生产出来的目标,就是被快速地消费和遗忘,就像一粒口香糖。
因此上,你不要对《妖铃铃》有太高的预期,也不需要什么心理负担,它就是一部卖类型的商业片。这意味着,深度绝不是它的追求,思考也不是目标,它注定是肤浅的、感官的,简单粗暴,看完就忘。
我在院线看到的预告片里,它打出的卖点是:“吓破胆,笑岔气。”
吴君如没有更大的野心了,“吓破胆”的办法就是一惊一乍,“笑岔气”则是堆砌密集笑料,激烈的直接的刺激是它的实现方式。
请容许过度解读一下,在港片老观众的我看来,《妖铃铃》的粗俗如此守旧,以至于矫情一点说,这才是献给旧时代的一首诗。
在吴君如主演的《金鸡》里,经历过繁华奢靡的老舞女金如,到老了回忆往事,说起了自己从“鱼蛋妹”到舞小姐的传奇。在这样一部大时代寓言的电影里,金如就是香港人的代表,她姿色平平,但积极向上,在繁荣时代她甘愿做丑角,在衰落的今天,依然乐天务实。
在电影里,曾经被金鸡服务的刘德华,作为香港代言人,在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这么说:“这年头这种服务态度是不够的,要顾客开心、老板放心,我们要以最亲切、诚恳及专业的态度去待人。”
你看,这就是香港人的一种精神,好年代大家有钱赚,坏年代在商言商,仍然崇尚亲切、诚恳和专业。
《妖铃铃》就是如此,它有浓郁的烂片气质,但这是一部从主题、故事到类型的怀旧片,而它怀旧的实现方式,正是“亲切、 诚恳和专业”。
吴君如并没有打出“致敬”的名头,但在整部电影大到主题、人物、故事,小到动作、妆化和笑料,无论是戏里还是戏外,却都是向香港人的金鸡精神致敬。
首先这电影的主题就是怀旧,片中每个人都生活在过去。张译扮演的中医针灸师王保健,因为没有医好妻子而愧疚不已,经常穿上妻子的红裙,学女人说话。在笑料的背后,这是一个活在过往爱情里的男人。
方中信和吴镇宇扮演的阿明和阿仁,是两个过气的古惑仔,每一出场都要活在“古惑仔”的《乱世巨星》BGM里。疯疯癫癫的吴镇宇,每次都说自己其实是警察,而你我都知道,他们是《无间道》里的刘建明和陈永仁。他们都活在过去的光荣岁月里,不愿醒来。
另外两组租户,潘斌龙和papi扮演的失意夫妻,焦俊艳扮演的十八路网红,都是如此。
这是一群失意者,和《金鸡》里的金如一样,活在过去的美好岁月里。你也发现了,活在过去的一群人,要守住旧日的美好,那就具像都守住承载回忆的老房子。
这就是本片的故事主线,团结的老街坊,大战破坏的地产商。而这一组斗争,极其象征意义,简直是香港电影的经典题材。
在香港的群像电影里,《72家房客》式的故事不胜枚举。现代化破坏传统的故事更是多如牛毛,《满汉全席》、《72家租客》、《我爱HK》系列、《美人鱼》等等,在今年的《决战食神》里,谢霆锋和葛优代表的为老街坊服务的厨师,与外来的西菜大厨决战,其实也是“守旧故事”的变种。
在香港市民喜剧“富贵”系列里,《富贵黄金屋》就直接是“反拆迁”的故事。董骠和沈殿霞扮演的夫妻两,和老街坊一起誓保家园,与地产商斗智斗勇,最终老房子卖得高价,一群小市民在怀念过去的感慨里,展开了新的幸福生活。
在“拆迁”的故事里,天然的就会带出怀旧的情绪。在香港剧烈的城市化面前,一边是如火如荼地规划和建造,另一边则是旧的城市空间和生活方式的倒塌。在“拆”和“建”之间,电影承载的其实是“物是人非”的情感寄托。
在罗永昌执导的《每当变幻时》中,富贵墟是一个旧时代的菜市场,它面临的是现代化的大超市挑战。杨千嬅扮演的阿妙努力想要走出去,但最终陷于爱情和守旧的鱼佬(陈奕迅扮演)走在了一起。这是创作上的一种温柔,摩天大楼会打败棚户,大超市会打败菜市场,所有的一切都会过时,只剩下爱情不变。
在杨千嬅的歌曲“每当变幻时”唱到,怀缅过去常陶醉一半乐事,一半令人留泪。
在《妖铃铃》里,整个主题和故事,也都建立在“怀旧”上。一群不愿意搬迁的老街坊,为什么要做钉子户?因为每个人都活在过去里,不能也不愿自拔。在这样的故事里,无一例外的,老街坊之间的温情会被放大,而地产商则是横行霸道、唯利是图的破坏者。
在主题和故事之外,类型居然也是怀旧的。假如你是香港电影的老观众,对恐怖 喜剧的类型片应该不会陌生。早在1980年代初,洪金宝等人开创了恐怖喜剧功夫片,恐怖的鬼怪 搞笑的动作,一下子成为了卖座的亚类型片种。
相去甚远的类型元素杂糅,是香港电影人最擅长的事。大家熟悉的林正英的道长系列,就是以恐怖 喜剧 动作三元素为主,周星驰主演的《回魂夜》里,也把恐怖和喜剧的段落错落安排,让观众在惊吓和欢笑的情绪快速切换,这得益于香港电影人对类型元素的熟稔使用。
《妖铃铃》重现了类型杂糅的港式做法,在这部电影里恐怖和喜剧并不是点到为止,而是各有完整的段落呈现。在擅长的喜剧之外,吴君如使用了大量的恐怖元素,装扮的红衣女鬼,吸血爵士,僵尸,阎王……这些并不只为制造笑料,在开篇的女鬼的段落里,是完整的恐怖片做法。
归结起来,你会发现《妖铃铃》有意思的地方,这部电影从主题、故事和类型,都完整的复现了经典港式做法。导演吴君如也继承了传统的弊病,用激烈冲突掩饰不合理的逻辑,人物性格是符号的苍白的,以及用力太甚的突兀煽情。
在我看的那一场里,满是惊吓声和欢笑声。王晶说香港电影,让观众看得又笑又骂。这就是香港电影人的奥义之一,他们能熟练地使用类型,调动观众的情绪,但拥抱肤浅,拒绝深刻,看完了笑完了,谁又好意思说喜欢呢。
我常觉得,嬉笑的香港电影人,在那些肤浅的电影里,隐藏着一种焦虑感。整个《妖铃铃》的怀念过去,往深了想是一种繁华不在的凄凉。文化评论人朱大可说,怀旧的动因之一,在文化饥饿和消费主义之外,往往也是一种针对现实的柔性对抗。
在今天,焦虑和疲倦是香港电影的现实局面,对旧时代的怀念和守护,也是对今时代的一种抗议。物质膨胀和精神瓦解之下,“怀旧”是一种良药,陈可辛和吴君如两位经历了繁华和衰落的电影人,最懂得这里头的滋味。
最后友情提示,请不要误以为这是合家欢喜剧,本片不适宜低龄儿童、对恐怖敏感的人群观看。最佳观影对象为:港片迷、恐怖片爱好者、导演和主演们的铁杆粉丝。
(PS:你们今年看的最后一部院线片是什么?喜欢吗?
PPS:祝大家假期愉快,明年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