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后台有位家长留言说:如何提高孩子的识字量?

一二年级的孩子因为识字量太少,很多问题无法理解,包括阅读理解、看图写话和数学的文字题。甚至有的孩子连连词成句这部分的内容也做不出来。寒假到了,正好可以制定一个系统全面的识字计划。

首先,教材的生字包括会认字和会写字两部分。会认的字要求会读,知道字的读音;会写字的字就要求会读、会写、会组词、会造句,知道这个字的结构、部首、读音、笔顺等。

实际教学中,老师还是要求孩子会认的字也一样要会写。为什么呢?主要是为了增加孩子的识字量。会读只是很浅显的识字,这也是课本中出现很多篇课文同时要求会读某个字的原因。会读,其实并不能实质性地提高孩子的识字量。没有进行深度学习,孩子是无法全面记住某个字。

如果孩子能写这个字,那么自然也能认这个字。会读的字中有很多字比较难写,笔画太多。要是全让孩子写,那孩子的负担就太重。

这点就很矛盾,一方面要求孩子识字量增加,一方面又不想增加孩子负担。那么怎么去平衡呢?

那在给孩子定识字计划的时候或许可以这样做:首先是课本的字,会写的就一定要会写;会读的字呢?进行删减,可以参考我们后面更新的内容。我们会对一二年级的会读的字进行删减,选出一些常用的字。 家长也可以自己进行删减。那么该如何选择?首先是常用字、其次是高级词汇(就是在写作中的加分词)。

当然,如果孩子愿意,我们建议所有的字都要掌握,毕竟现在不学,未来也要学,但未来不一定能学得像现在这么好。

寒假要给孩子制定识字计划,可以从课本开始,会的字可以忽略掉,不会的字重新查字典。下面我们制作了一张表作为参考:

词语解释很重要也是很枯燥,孩子要造句、运用都需要知道大体这个词语的意思,否则就会引起笑话。

家长可以参考上表自己绘制和编写,制作成空白的表让孩子寒假在家学习,今天要学几个字就弄几个。

下面配送一张A4纸打印版:

怎么才能让孩子识字量爆发(寒假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的识字量大增)(1)

家长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打印给孩子填写,这是课内的学习,而课外的积累同样受用。

除此之外,增加课外阅读,也能有效地提高词汇量。

举个简单例子:一年级的孩子形容天空会用蓝蓝的;到了初中,形容天空可能是用蓝蓝的、蔚蓝的;而到了高中,形容天空的词可能是蓝蓝的,蔚蓝的,碧蓝的……那作家会怎么描写天空呢?

在巴金的《家》中,有一个描写天空的句子:天空一碧如洗,灿烂的阳光正从密密的松针的缝隙间射下来,形成一束束粗粗细细的光柱,把飘荡着轻纱般薄雾的林荫照得通亮。

再举一个很通俗的例子,看见晚霞,普通人可能会说,好美的晚霞啊!而王勃是这样说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举上面的例子意在让家长知道,词汇量更多,孩子就有更多的选择。说得功利一点,孩子不积累点好词好句,写作文怎么凑够800字?

通过阅读, 孩子词汇量丰富了,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也会不一样的。所以,寒假的时候,可以多读一些优美的散文和古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