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妇女节”,最近讨论越来越多,这是伴随着女权主义而绕不开的话题。

实际上,到底该怎么看待“妇女节”?我作为男性,写起这个话题来,是有点怯怯的。因为女性当然应该由她们自己定义,我们不应该去画框框。

我写再多,只要有一名女性站出来说:“你说得不对。”那我都无法反驳。

不过我还是忍不住,想说一说……

为什么不能叫妇女节(被称为妇女)(1)

前几年,开始有人把“妇女节”说成“女神节”“女王节”。这好像原本是好事,因为这说明现代女性可以自我定义,她们可以展示自己想要展示的形象。毕竟女性是什么样,是该由她们自己说了算的。

甚至有一段时间许多年轻女性比较抵触“妇女”的称谓,认为那是已婚女性的特指,叫妇女是把她们叫老了。

我记得我读高中、读大学时,在3月8日这天,常会有男同学向女同学开玩笑,祝她们“妇女节快乐”,女同学就会生气。这是一个“玩笑梗”,曾经经久不衰。现在我毕业好多年了,不知道学校里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梗”?

不过,这一两年,又有很多人开始认为“女神节”“女王节”是对女性的“物化”,应该拨乱反正,就叫做“妇女节”。

为什么会在几年时间内导致这样的变化呢?

还是因为有太多商家搞事情。他们最善于投其所好嘛,把“女神节”“女王节”用在销售活动中,以致于妇女节就像其他很多节日一样,变成了“购物节”,所以招致了许多人的反感。

到今年,一个商家在3月8日这天作怎样的销售宣传,其实可以看出他们的产品销售定位以及他们对互联网舆论变化的认知。

这两年还有人更进一步,他们是“复古派”,通过妇女节的起源以及最初的英文定义,认为就应该按照International Women's Day来翻译,叫做“国际女性节”,毕竟女性听起来似乎比“妇女”更中性词一些。

另外,还有人认为,即使是在“妇女节”这天,把女性“像花一样”捧在手心,也是不对的。女性不仅不需要被定义,也不需要被捧在手心,更不应该被“插进花瓶”。

我觉得,这有一定道理。妇女节的来源,本就是女性为了争取更公平的权益,而不是为了争取被“捧在手心”。

实际上,在漫长的古代史上,无论中外,上层阶级总是把女性捧在手心的,但那好像更多是为了体现男性自己风度的一种表现,“捧在手心”的同时,更多的是对女性的霸权和物化,是对自己拥有的“物品”的“呵护”,在现代社会并不值得提倡。

那么到底该怎么看待“妇女节”?我不敢妄下定论。我只能说一说,作为男性,该怎么对待遇到的女性。

其实最简单的就是尊重和平等。首先认为对方是和自己一样的人类,而不要总是把女性身份作为标签给对方贴上去。

更进一步,我们是要消解男性霸权社会的。现在还是男性霸权社会吗?当然是,你看看现在政界、商界的领袖,是不是男性远远多于女性?

这当然不是因为男性比女性强,而是因为男性有机会得到更多的教育和机会,从而才能够走得更高。如果机会均等呢?

如果说,在丛林法则中,体力是最大的优势,那么在如今社会,显然不是靠体力决胜的时代了,靠智力,男女没有太大区别的。

让我有些失望的是,即使是在年轻一代中,在90后中,居然也还有重男轻女的生育思想,不知道家里是有皇位要继承还是有上亿资产要继承?

更何况,皇位和上亿资产,女性同样可以继承。

总之,男女平等,任重道远。我们作为男性,不应该觉得自己要天生站在男性阵营,这本就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归根结底,主席都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我们还犹豫什么呢?尽自己一点力,为推动男女平等多做一点点贡献就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