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接诊后会问“便秘有多久了?几天大便一次?大便干不干,排便的时候孩子痛苦不痛苦?”

好多家长对医生所问的问题用摇头回答,简直是一问三不知。事实上,很多家长在判断孩子是否便秘的问题上还处于想当然的阶段,认为孩子只要没有每天大便就说明是便秘了,需要赶快通便。

其实,每一个孩子的排便规律是不一样的,有的每天大便一次,有的每天大便两三次,有的宝贝两三天才大便一次,只要便便时不吃力,便便不干硬就都是正常的。

什么情况才能算便秘呢?

宝宝便秘太严重了家长应该这样做(假期宝宝便秘怎么办)(1)

便秘是 指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排便次数减少,排便间隔较久或虽有便意而排出困难的一种病症 , 是儿科常见的一种胃肠功能障碍 , 占小儿胃肠病门诊的 10-20 %。其中功能性便秘占儿童便秘的 90 %以上。

导致孩子便秘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造成儿童便秘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饮食不合理,进食过量蛋白,膳食纤维摄入过少和饮水不足等。此外,还有运动量不足使肠蠕动减缓,生活不规律和缺乏排便能力的训练,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便秘。还有一些儿童便秘与心理因素有关,比如恐惧、焦虑、抑郁都会造成患儿排便异常。当然,有些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及内分泌的疾病也可引起孩子便秘。

重点来了,孩子便秘应该怎么办?家长在日常照护中应注意哪些?

便秘除了药物治疗,科学的生活管理也非常重要。便秘的生活管理主要包括:合理饮食、足量饮水、增加运动、心理疏导以及排便习惯训练几个方面。

第一、合理饮食,是便秘患儿治疗的重要方法。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 OMGE )临床指南指出预防和治疗儿童便秘 “高纤维饮食和足量饮水是第一位的”。在便秘患儿,“合理饮食”应侧重于膳食纤维的摄入。这里的膳食纤维主要是指不可溶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吸收水分,软化粪便,并刺激肠蠕动,增加粪便量,同时为肠道正常菌群提供发酵底物,酵解后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及气体,刺激肠末端收缩促使肠蠕动,增加结肠收缩运动,缩短粪便肠通过时间。

那么哪些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高呢?首先,麦麸中含量最高,粪便重量增加最多;其次是谷类,玉米、高粱米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不管是哪种谷物,都是指未经精细加工带有种皮的全谷物。再就是水果、蔬菜,如芹菜、胡萝卜、梨子、香蕉等,可使粪便量中等度增加。而豆类仅使粪便小量增加,含量高者为红小豆、芸豆及黄豆。

第二、足量饮水

粪便含水量与其滞留于结肠的时间长短、部位、结肠传输时间及机体水分是否充足有关。预防粪便干结除设法改善结肠传输功能外,足量饮水也至关重要。 那么儿童每天应该喝多少水呢?参考饮水量: <1 岁 50-100ML/D ; 1-4 岁, 100-150ML/D ; 4-7 岁, 150-200ML/D ; 7-13 岁, 200-300ML/D ; >13 岁, 300-500ML/D 。

第三、增加活动量

鼓励儿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劳动习惯,可以走路场合尽量不坐车、上下楼自己爬楼梯,每日应有 1 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 慢跑、跳舞、游泳、跳绳)。

第四、心理疏导

心理因素也是部分患儿便秘的原因,长期的便秘导致部分患儿畏惧便秘,或者突然受到惊吓,或排便过失 ( 如溢粪弄脏衣裤 ) ,受到过度责难,造成心理创伤导致排便异常。此时应创造减轻心理压力、体贴照顾的良好环境,取得患儿信任配合,循序渐进最终消除心理创伤。

第五、排便习惯的训练

经常出现便秘的孩子, 养成健康的排便习惯更为重要。 鼓励孩子在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之内坐马桶,例如每天 2 ~ 3 次,每次 5 ~ 10 分钟,如此每天坚持。并不一定要排便,而是养成排便的习惯。同时要注意时间不要太长。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