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晚晴报》社承办的辽宁蓝马甲“数字助老 安全防骗”公益讲座,近日分别在沈阳市和平区南市场街道八卦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宝环社区助力生活养老服务中心举办。蓝马甲讲师耐心教授老年人智能手机应用,并利用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为前来听讲的老年人揭开诈骗层层面纱,叮嘱老人们牢记防骗“五不一打”口诀,担当助老防骗守护者。

反诈防骗敬老助老宣传(蓝马甲进社区担当助老防骗守护者)(1)

志愿服务激发她多学一点

  11月7日在八卦街社区讲座现场,老人们拿着手机认真地跟着老师学习操作,还不时与身边的伙伴研讨,学习氛围十分浓厚。66岁的社区志愿者王丽对记者说:“以前我拿手机也就是接听个电话,自从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志愿者防疫站岗,学会了怎么出示和查看健康码,怎么扫场所码。在支付宝等手机应用上我还有些欠缺,通过这节课也有了初步认识,今后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跟上时代发展。”陪伴居民听课的八卦街社区党委书记李芳芳看到老人收获满满,十分高兴,她说:“在我们社区和《晚晴报》社联办的这场活动中,蓝马甲讲师教会了老年人如何处理网络防骗,深受老年人欢迎。像这种社会联动的公益性活动,我们社区愿意提供支持,希望多多举办,这也契合了老年人的呼声和需求。”

反诈防骗敬老助老宣传(蓝马甲进社区担当助老防骗守护者)(2)

  承办这次讲座的万佳宜康八卦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便民食堂深受老年人欢迎,每天社区不少老年人在这里相聚。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詹俊诗说:“日常遇到老年人想学习智能手机的需求,我们只能点对点的去提供一些服务,这次讲座针对更多的老年人提供更专业、更多元化的知识,老人们非常高兴,乐于参与,我们也从中学习了很多,便于长期驻点服务老年人。”

反诈防骗敬老助老宣传(蓝马甲进社区担当助老防骗守护者)(3)

买到假货提醒他正视骗局

  11月9日在宝环社区讲座现场,孙贵华老人对记者讲述了自己前几天遭遇的一次上当经历,他接到一个促销活动的电话,对方称搞“双11特促会”,原价几百元一瓶的进口法国红酒现只要300元就能买1箱,孙老高兴地付款收货后,一扫商品码才发现是假货,再打电话就变成了无人接听。孙老说:“虽然我没搭几个钱,但心里挺憋屈。这次防骗讲座给我提了醒,以后上网买东西得下载正规软件,不能接陌生的推销电话。今天我记下了防止电信诈骗的“五不一打”口诀,感到很实用。”

反诈防骗敬老助老宣传(蓝马甲进社区担当助老防骗守护者)(4)

  据宝环社区党委书记陈冠名介绍,该社区老年人口占比达25%,社区党委坚持需求导向,整合社会资源,汇聚多元力量,创建“乐龄汇”品质养老品牌,将数字助老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这次蓝马甲讲座,使老年人通过学习科技知识适应现代化生活节奏,今后我们将全力打造服务有温暖、活动有内涵、老年人有幸福感的品质社区,让老年人更能够积极地面对晚年生活。”陈冠名说。

蓝马甲持续招募按需投教

  讲座过程中,蓝马甲讲师为老年人讲解了如何用手机坐公交地铁,如何使用手机地图出行指路,如何查看健康码和行程码,如何使用手机线上买菜,如何进行线上预约挂号等方面的知识,助力解决老年人不敢用、不会用智能手机的难题。还以真实诈骗案例解析防骗方法,教授大家牢记‘五不一打’防骗口诀,即:不听、不信、不点、不着急、不转帐,一旦发现上当受骗,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这些贴近的讲解,让老年人深感受益。

反诈防骗敬老助老宣传(蓝马甲进社区担当助老防骗守护者)(5)

  由《晚晴报》社承办的辽宁蓝马甲数字助老公益活动,将深入社区举办百场“数字助老 安全防骗”讲座活动,凸显专业涉老媒体的权威性与蓝马甲组织的公益性,为老年人搭建互助连心桥,提供助老防骗“身边人”服务,帮助辽宁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提高防骗反诈意识,安享晚年生活。蓝马甲志愿者由常年从事公益活动的社会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组成,并在持续招募中。

撰稿:王立欣

摄影视频:高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