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双塔,位于河北省涿州市老城内东北角。南塔称智度寺塔,建于辽太平十一年(1031年);北塔称云居寺塔,建于辽大安八年(1092年)。两塔均为舍利塔。双塔皆因寺而得名,但寺院不知毁于何时,各仅存佛塔一座,涿州双塔是中国现存辽塔中保存较少的楼阁式砖塔,完全模仿木构楼阁,做工精细,在建筑史上有比较大的影响。2001年06月25日,涿州双塔作为辽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

涿州市的两座塔的来历(辽楼阁式砖塔仿木结构)(1)


 智度寺塔为须弥式塔座,塔座上有乐伎、瑞兽等砖雕。五层塔身的外部形制相同,东、南、西、北四面均以八角形间柱分隔为三间,当心间开有券门;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面,也以间柱分隔为三间,当心间做破棱盲窗。各角悬铁铃,塔刹为白色圆球状。塔内中空,一层和五层设塔心室,一层塔心为穹窿顶,穹窿顶藻井的辽代团龙纹彩绘完好。二层至四层设单环外壁,踏垛穿塔心而上,每层除四面的券门外,还设多处通风采光口和登塔阶梯有小窄梯相连。

涿州市的两座塔的来历(辽楼阁式砖塔仿木结构)(2)


云居寺塔的外部形制和智度寺塔基本一致,只是南塔略显粗壮雄伟,北塔偏瘦高而更秀美匀称。北塔的塔刹也瘦长一些,称蕉叶宝瓶刹。塔内的结构和南塔不同,为双环壁加中心柱式结构,即塔内仍设一道正八边形墙壁,其内再设中心塔柱,塔柱与内环墙壁间形成夹层回廊,楼梯在内回廊内穿折而上。第五、六层因塔内面积小而未施中心柱。塔内也有多处通风采光口通向塔外,但因有中心柱存在,塔内狭窄晦暗很多。登到第五、六层可以俯瞰涿州古城全景。

涿州市的两座塔的来历(辽楼阁式砖塔仿木结构)(3)


双塔传说

姑嫂修塔;关于双塔的修造,涿州民间流传着美丽的传说:大辽萧天佐和萧天佑为两条恶龙转世,死在涿州城东北,两座坟变成了俩海眼,黑水淹没了七村八寨。天上的神女--姑嫂二仙要修两座宝塔把海眼镇住。小姑修北塔,嫂子修南塔。天才四更,修了五层,这时嫂子的小孩哭了,嫂子只好给孩子喂奶,鸡叫时小姑修完了六层,末了把针锥安在塔尖上。而嫂子呢,一听鸡叫慌了神,抄起盖锅的锅盖扣在了塔尖上。因此,北塔高一层,塔尖是个针锥,南塔少一层,塔顶是圆的。双塔因此也被称作"姑嫂塔"。

涿州市的两座塔的来历(辽楼阁式砖塔仿木结构)(4)



君臣对答;还有一则传说,当年乾隆下江南到涿州,老远就瞧见了双塔,而城外是一片金黄的油菜地。乾隆给刘墉处对子:"郊外黄花似金钉钉地",刘墉则对下联:"城内双塔如玉锥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