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园林是古代文人诗意栖居的实体空间,包容了建筑、绘画、书法、戏曲的中国园林,堪称“艺术中的艺术”,也因其开放包容的精神成为江南之冠。
“苏州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部流淌的文化史,东方美学品格的古朴、感悟、韵味、幽雅等特性在苏州园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01- 园林之城不是一天建成的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现存文字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苏州园林再次兴盛是在两宋。南宋渡江,虽是中国历史中的大不幸,却成为江南文化的大幸运,中国园林从此进入了“江南时代”。
登楼可纵览全园,又可眺望远山,将园林与山林相连。供图 / 视觉中国
明清时期是苏州园林的最高峰,它一跃成为中国私家园林的首席代表,这一盟主地位此后再未动摇。这时候,苏州封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阶段,造园艺术也趋于成熟,出现了一批园林艺术家,使造园活动达到高潮。最盛时期,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达到280余处。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02- 苏州园林何其多,你想去逛哪一座?
苏州拙政园
苏州园林众多,单看目录就已眼花缭乱,若对单座园林细细品味,更能发现旧日楼阁中复杂纷呈的文化史。苏州园林中,论及规模之大、名望之高、遭际之复杂,首推拙政园。16 世纪初始建至今,易主不下十次,充满传奇色彩。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老大”,面积达78亩,水池面积却占了五分之一。水流环绕着两座东西基连的土石假山,缀以山巅的亭子和周遭的厅堂、曲桥、不系舟等,形成浓缩版的太湖自然风光。
沧浪亭秋景
年代最古的园林沧浪亭更是独辟蹊径,借用河水代替围墙,加之园内堆叠土石相间的假山,形成山、水夹复廊的独特格局,放任自流,更增自然韵味。
留园。摄影 / 陶源
全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山水处理也自有特点和妙处,以石为主的假山高耸峻险,再携以笔挺高拔、直指蓝天、树龄数百年的古银杏,形成深山老林的风貌和气势,震撼人心。
狮子林一隅,花木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摄影 / 焦青
还有“假山王国”狮子林,“小园极则”的网师园…。名园里人满为患,怡园、可园、五峰园、天香小筑等小巧园林却可能是避开人流、体验园林本味的所在。
-03-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苏州园林遵循“园必隔,水必曲”的造园原则。所谓“园必隔”是指园中的建筑、景观、建筑内部都采用“隔”的形式巧妙地隔开,“犹抱琵琶半遮面”,强调的便是一眼不能望穿的意境。“水必曲”体现在水体的营造与建筑、植物、桥、廊、假山之间的关系上,相互依存与水共生的态势。
从艺圃浴鸥门向内看去,斜对着另一个圆形门洞,通往芹庐小院。摄影 / 殷启民
苏州园林造法独特,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并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园林。
小飞虹是拙政园的经典景观,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摄影 / 陶源
一座古城,半城园亭。
“园日涉以成趣”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诗意创造,精巧的园林与其承载的雅致文化,也是现代人们心中对向往的生活日益觉醒。或许,这便是人们为何要去苏州,去苏州为何偏爱园林的原因吧。
-END-
文 | 刘珊珊 黄晓
编辑 |张瑜
原文取自《地道风物·苏州》有增减、改动
本文图片来源于“IC photo”或“图虫创意”,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IC photo或图虫创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