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先是从哪里来的?对现代人来说,能记得前三、四代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哪还敢安言祖先从哪里来。毕竞,历史沧海桑田,当今日新月异,紧张的生活节奏早已让我们无暇去思考这个问题了。不过,北京、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等地的老一辈人,也许还记得山西洪洞大槐树的传说。据说,那是我们祖先曾经生活的地方。

山西洪洞大槐树树龄多少年(一棵最有名的树)(1)

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中的这棵大槐树被认为是中华民族中多个姓氏的祖籍根之所在。曾经,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乃至大半个中国,都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棵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的大槐树之所以声名远扬,与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有组织、有计划的一次迁徙有关。

山西洪洞大槐树树龄多少年(一棵最有名的树)(2)

元未明初,天下大乱,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的中原地区连年战乱,老百姓苦不堪言。天灾人祸,致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的城镇村落十室九空,荒无人烟。因此从洪武六年到永乐十五年,一场由政府主导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迁徙拉开了序幕。

山西洪洞大槐树树龄多少年(一棵最有名的树)(3)

这是在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的大槐树下演出的表现当年大槐树下移民的情景剧。发生在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这次移民大迁徙时间跨度长达50年之久,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涉及1230个姓氏,迁往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以及后来移居海外的移民后裔数以亿计。而歌谣中所唱道的“大槐树»所在之处,就是当年居民外迁的统一出发点。

山西洪洞大槐树树龄多少年(一棵最有名的树)(4)

历史上,山西南部地区是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国,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

山西洪洞大槐树树龄多少年(一棵最有名的树)(5)

既然上边已经要求执行移民政策了,下边就得执行,让老百姓自愿报名吧,那是不可能的,除非脑子进水。你想啊,老百姓们祖祖辈辈在自己的家园待得好好的,门外有良田,门内有房屋,老婆孩子热炕头:谁愿意背井离乡.去那荒无人烟的地方呀!官老爷一想,既然不愿意主动报名,那就给点奖勋,走的时候给你路费,到那儿安家之后免你几年粮税。就算这样,绝大多数老百姓也不愿意去。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哪头轻哪头重,他们比谁都清楚。官老爷看,既然软的不吃,那就来硬的,按照“四口之家留一 ;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指标,强行摊派到各家,对于拒不执行的家庭,就拿绳子从背后把双手一鄉,穿成一串,由官兵直接带走。

山西洪洞大槐树树龄多少年(一棵最有名的树)(6)

山西境内这么多人、这么多地方,不能东一个西一个随便乱跑,大队伍要在洪洞县大槐树老鸹窝下面集合,由官兵点名查数,给每支队伍编上号,让你迁到哪个省份哪个州县哪个村落,都会给你分配好,不能随意迁。

山西洪洞大槐树树龄多少年(一棵最有名的树)(7)

历史上,山西南部地区是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国,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于是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因此,洪洞县广济寺旁的这棵大槐树早己在炎黄子孙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被当作“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北京、河南山东以及安徽滁和一带的移民后裔都是同根、同源,请不要担心互相误认,关于小脚趾为两瓣的古老传说就是我们相认的凭据。

山西洪洞大槐树树龄多少年(一棵最有名的树)(8)

到了路上,人们难免要大小便。我们之前提到,好多人不愿意迁徙,就被官兵们反手捆上,穿到一根绳上了,到了要大小便的时候,被捆之人就大喊:“解开手,快给我解开手!”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在这场浩浩荡荡的大移民中,前后十八次,共有一二百多个姓氏、上百万人从山西省迁出,向外迁到了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等十八个省份,五百多个县。据说,当初从洪洞县向外迁出的上百万移民,繁衍至今,与他们有血缘关系的人口已经多达数亿人。“向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童谣,形象地反映了人

山西洪洞大槐树树龄多少年(一棵最有名的树)(9)

们对于数百年前那场大移民的文化记忆和对故土的怀念。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洪洞大槐树早已在炎黄子孙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被当作“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因此,这棵大槐树也成了很多人寻根祭祖的寄托之处,这棵大槐树也就成了中华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棵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