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出生在东汉时期的一个贵族家庭,也有说是没落的官僚家庭里。父亲张宗汉知书达理,又爱好读书藏书。在这种文化氛围影响下,张仲景也自觉捧起了书本。张宗汉看到儿子专注阅读的身影,心里非常安慰,他不敢打扰,远远望去,恍惚中仿佛看到儿子身穿官服面见圣上的一幕。

转眼间,张仲景已经从黄发垂髫长到总角之年,成为一个雄姿英发的少年。伴随着阅读长大的他,比其他的孩子更显才思敏捷。在茫茫书海中,他最偏爱的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在阅读过程中,张仲景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偶像——扁鹊。每逢读到神医扁鹊的故事,张仲景便挺直腰板,瞪大眼睛,一股崇拜之情油然而生。他心想,扁鹊真是太神了!我也想成为一名像扁鹊一样的神医!

张仲景的第一个徒弟是谁(张仲景的爸爸是怎么育儿的)(1)

张仲景兴高采烈地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亲张宗汉,本以为张宗汉会心花怒发,拍手称快,没想到父亲却陷入了沉默。要知道在东汉时期,医生这个职业是非常受人歧视的。

从那以后,张宗汉不再反对张仲景学医,还帮助张仲景结识了一些同郡的前辈,学习医术。另一方面,张仲景也不违父愿,最终通过举孝廉的途径进入官场,被朝廷派到长沙做太守,曾在公堂之上为当地百姓看病。父子二人可谓是“互相成全”,堪称亲子典范。

张仲景一生悬壶济世,钻研医术,创作出了医学巨著《伤害杂病论》,被后世誉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民间还有很多关于张仲景的行医故事,被后人代代传颂。

刘勇赫点评名人亲子故事

张仲景的父亲为官,爱书还懂亲子教育,实属难得,培养出一代医圣,有他的一半功劳!我们可以从张宗汉的育儿故事中学到一些经验。当得知年幼的张仲景有了自己的梦想时,张宗汉并没有过分地强调自己的意愿,这份冷静与隐忍透露出一个父亲的理解与宽容。紧接着,张宗汉带着孩子去见有识之士,则真正体现出了教育者的智慧与伟大。如果我说出了我的想法,势必产生亲子冲突,我们不如找一下社会成功人士,和孩子一起来听听第三方的建议与意见,这是非常明智的育儿表现。我在给家长朋友们讲座的时候,也提到过这种教育策略:带孩子去见一见各行业的行家里手,一方面能够发现孩子的个性特长,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子学会谦虚为人,找到人生学习的榜样。

张仲景的第一个徒弟是谁(张仲景的爸爸是怎么育儿的)(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