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知树堂的第228 篇文章,文章长度5370字,需要阅读时间5-8分钟。
什么是好的教育?作为家长应该承担首席教育官的责任,而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供养。作为老师更应该学会成为真正的教育者,而不仅仅是当作一个职业。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孩子们变成家长自己想要或者任何人期待的样子, 而是支持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个世界永远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不是有权人的世界,而是有爱之人的世界。想教育小孩,先端正自己,树立一个好榜样,这才是最直接有效,和健康的教育方式。一万句话,远不及一个真实的行动。
不论你是家长,抑或即将成为家长,要知道不管追求的事业有多成功,都不及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他们是你一生最宝贵的产业,胜过手里的金银财宝。真正的教育,需要回归到人格的本质上。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今天知树堂和大家一起分享五个关于教育的TED演讲,告诉你教育的真正本质。
1. 教育的核心是建立联结,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一个冠军
本篇为美国教育家 Rita Pierson 在 TED 的演讲公开课,非常精彩有内涵的一部讲座。她用40年的教育经验,总结出了教育的核心。这部8分钟的视频,值得我们深思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美国著名儿童精神科医师James Comer曾经说过,没有强有力的关系,学习就不会有显著的进步。
另一位教育学家Geoge Washington Carver也说过类似的话:学习就是理解各种关系。
我相信各位读者都懂这两句话,因为每个人在童年都曾被一位老师或者一个成年人影响过。
教育是学习就是理解各种关系,而教育的核心是建立联结。没有强有力的联结,孩子就不会有有效的学习。父母和老师,首先要做的是和孩子建立联结,建构良好的亲子或师生关系。孩子生下来0-3岁期间,就是与主要照料人建立紧密联结的时候,也是孩子构建一生的安全感的关键时期。为什么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因为0-3岁与主要照料人建立的亲密关系将伴随孩子的一生。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没有孩子会跟从他讨厌的人去学习。父母和老师每天都在催眠孩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他们有可能,或者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是由父母和老师种下的种子。
只要一个成年人永远不放弃他们,懂得关系的强大力量,并坚信他们可以变成那个最好的自己,那么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一个冠军。
2. 真正高层次的人,都懂得延迟满足
本篇是 Joachim de Posada 在 TED 大学会议的一个短篇演讲。他与大家分享了一个关于「延迟满足」的棉花糖的试验,以及这个试验如何预示参与者以后的成就。
虽然实验中的小朋友才4岁,但已经懂得人生最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延迟满足」的能力。过了15年后,他发现当初实验中,可以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小朋友,现在各方面都很成功,包含成绩好、和老师与同学的人际关系也不错、对自己的未来很有计划。而其他忍不住地吃掉棉花糖的小朋友中,大多数都曾遇到一些麻烦,包含没有考上大学、有些成绩不好,只有少部分的小朋友成绩还不错。
Joachim 认为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自律,他表示这可以应用到任何事情上。但是认识自己这是自律的前提,自律意味着你要去做自认为最“正确”的事情,不管心里情不情愿。这需要你对自己充满了解。首先,你需要决定什么行为最好地反映了你的目标和价值。这个过程需要自省和自我分析,你可以试着把它写下来。 Joachim de Posada强烈推荐花些时间来写下你的目标、梦想和抱负。如果能写出一个自己 的任务条款就再好不过了。
自觉意识分辨不自律表现。自律建立在清醒认知的基础之上,如果你每天浑浑噩噩,甚至不知道你的行为是不自律的,你如何能够让自己走上正轨呢?
当你开始自律的时候,你可能会捕捉到一些不自律的行为,比如咬手指、不想去健身房、吃一块蛋糕或者经常查看你的电子邮箱。自律很花时间,关键是你要意识到你的不自律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意识会变得越来越简单,并使你在做不自律的事情之前就意识到,而不是要等到已经开始做的时候。这将帮你更好自律。
承诺自律让日常行为可测量。只是写出你的目标和价值是不够的。你必须对它们做出一个内心的承诺。否则,当你的闹钟在早上五点响起的时候,你会毫无愧疚的按下闹钟的打盹键来“再睡5分钟……”或者,当最初的热情从一个项目中褪去的时候,你会跟自己斗争是否要完成它。
如果你要与承诺斗争,那么就要对你即将要做的事情做出一个有意识的决定了——什么时候你说你要做这件事来着?你当时是怎么说的来着?接着,我强烈建议你想出一个系统的办法来实践你的承诺。俗话说,“可测量者可改进”。“What gets measured gets improved”.
自律会让你勇敢:自律经常是极端困难的。情绪、欲望和感情会强有力地将阻止你前进。因此,自律是很需要勇气的。随着你开始不断地积攒小的自我胜利,你将会更加自信,并且支撑你自律的自信将会变得更加自然。
内心的训练给自己一些暗示:当你发现你的自律受到挑战的时候,我建议你给自己一些暗示,鼓励自己并让自己放心。当我发现我的自律正在被挑战的时候,我总是提 醒自己下面的话:“自律的代价总是要比后悔的代价低的”。
把这句话铭刻在心吧,每当不想自律的时候提醒自己。这,将改变你的生活。对自己严格自律的人,通常在未来获得的成就更大。因为这类人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不会因为诱惑或松懈,从而丢掉自己的原则。
3.教育的目的不是考分数,教育的真谛在于帮助人们收获人生的果实。
本篇的演讲者为 Salman Khan(萨尔曼·可汗),身为孟加拉和印度移民后裔,他从小聪明好学,展现了出色的数学天赋。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数学学士、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士及硕士学位后,在哈佛商学院获得了MBA。
在一次对表妹的远程辅导后,他将授课实况制成视频传上网站分享,自此好评如潮。他于2009年辞去金融分析师的工作,专心建设这一旨在为全球学生提供免费在线教育的“可汗学院”。2014年1月,YouTube上的“可汗学院频道”共吸引了163.3万订阅者,观看次数超过3.55亿次。内容涵盖数学、历史、医疗卫生及医学、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经济学、宇宙学、有机化学、美国公民教育、美术史、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及计算机科学。萨尔曼·可汗已成为教育领域的超级巨星,并吸引了可观的资助,比尔·盖茨基金会先后提供了550万美元支持其事业。
可汗学院课程特点:每段课程影片长度约十分钟,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以由易到难的进阶方式互相衔接。教学者本人不出现在影片中,用的是一种电子黑板系统。其网站目前也开发了一种练习系统,记录了学习者对每一个问题的完整练习记录,教学者参考该记录,可以很容易得知学习者哪些观念不懂,目前已有557个练习。
传统的学校课程中,为了配合全班的进度,教师只要求学生跨过一定的门槛(例如及格)就继续往下教;但若利用类似于可汗学院的系统,则可以试图让学生懂得每一个未来还要用到的基础观念之后,再继续往下教学,进度类似的学生可以重编在一班。在美国,某些学校已经采用“回家看可汗学院影片代替家庭作业,上课时则是做练习,再由老师或已懂的同学去教导其他同学” 这样的教学模式。
考试分数不是教育的目的,掌握知识才是。他颠覆了美国教育,成为了数学教父,让数学老师不再讲课。他坚持做全球免费的网络教育。2012年,他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全球100大最具影响力人物」,推荐人是大名鼎鼎的比尔 • 盖茨先生。
当教育没有了贫富之分,课堂没有了年龄之别,当学生开始为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而学习,教育才能最终达成其目标。教育的目的,无关升学率与考试分数,教育的真谛在于帮助人们收获人生的果实。
教育的责任,在于挖掘人的潜力。教育的使命,在于提升人的尊严。
4. 做家务和爱,是孩子成功的2大关键因素
本篇视频的演讲者,Julie Lythcott-Haims,曾就读于哈佛大学法学院、加州艺术学院、斯坦福大学,毕业后曾是一名律师,之后又在斯坦福大学任校长助理、教务长等职十几年之久。而她自己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可以说半辈子都在和青少年打交道。
现在的 Julie 则是一名全职作家,并出版了个人第一部书籍:How To Raise An Adult: Break Free of the Overparenting Trap and Prepare Your Kid for Success《如何教育成年人:摆脱溺爱陷阱并引导你的孩子走向成功》。
这位前斯坦福新生学院院长,用诙谐的语言,讲述了家长不应该用成绩和分数来定义孩子的成功。反而,应该专注在一个传统的方法:让孩子多做家务,并且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
Julie Lythcott-Haims指出,我们应该更少关注具体哪些名牌大学他们应该申请或进入,而更多关注他们的习惯、心态、技能、身心健康,有了这些, 他们才能在哪儿都成功。
我要说的是,孩子需要我们少一点痴迷于成绩和分数,而将重点放在打造一个能帮助他们为成功奠基的童年上,比如,爱,比如,做家务。
我刚才是说做家务么?确实是的。
史上历时最长的人类研究被称作哈弗格兰特研究。这项研究发现,专业上的成功,也就是我们期望孩子达到的,取决于小时候做的杂活, 越早开始越好, 这种挽起袖子开干的心态。
这种心态代表着:可能有些不想做的工作,总要有人去完成它,这个人也可能就是我, 这种心态代表着: 我会尽力去改善整件事情,这就是让你在工作中获得先机的东西。我们都清楚这个道理,你们也都清楚。
哈弗格兰特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发现,人生的幸福,来自于爱,不是对工作的爱,是对人的爱:我们的配偶,我们的伙伴,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家庭。
所以我们要教孩子如何去爱,要爱别人,他们要先学会爱自己,想要他们爱自己,我们就要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
是的。所以,放下对成绩和分数的痴迷,当我们亲爱的孩子放学回家,或者我们下班回家,我们要关掉电子设备,把手机放到一边,看着他们的眼睛,让他们看到我们脸上洋溢的喜悦,就像第一次看到我们初生的孩子。
然后我们应该说,“你今天过得怎样? 今天有什么高兴的事吗?”然后你的女儿会说,“午饭”,就像我女儿一样,但我想听到的是数学考试,不是午饭,但你还是得表现出对午饭的兴趣,你应该说,“今天的午饭哪里比较棒?”
他们需要知道,他们本身对我们很重要,而不是他们的学习成绩。
5. Ken Robinson:让天赋回归自由
本篇演讲者为 Ken Robinson ,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全球具影响力的教育家,被评为创造力和创新领域的全球杰出思想家。他分享关于「学校扼杀创造力」的话题,在全世界粉丝选出的最受欢迎的25个演讲中,排名第一位。
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一直热门,人工智能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恐慌,是因为它会让越来越多的职业消失。这意味着,很多过去标准化教育出来的人将丧失就业能力,也无法创造价值。那么,孩子在未来世界生存究竟要靠什么呢?变革的时代中拿什么来安身立命呢?
Ken 的演讲之所以成为经典,原因很简单:深刻清晰的观点、有力生动的引证、最重要的是那无可比拟的幽默。Ken 那浓重的英国口音,还有偶尔恰如其分加入的几个小动作,让这些笑点顿时引爆现场,也使得整个演讲能够持续地保持高热度和激情。
Ken Robinson 认为,有三条法则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繁荣,而现行的教育文化却与之相抵触,多数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
第一条法则是,人类,天生彼此千差万别
广泛的课程可使孩子们取得最出色的成就,展示出他们多方面的天分,不局限于小范围。艺术之所以重要,不只是因为它能够提高数学成绩,是因为它表述着,孩子们的天性与本质。
第二条法则是,拥有好奇心。
如果你能燃起孩子心性的好奇之火,绝大多数,都可以主动学习,无需外援。孩子们天生就会学习,激发或是扼杀这种天赋,对孩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好奇心是取得成就的能动力。
第三条法则是,人的生命具有与生俱来的创造力。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有不同的人生履历,我们创造不同的生活,我们一边经历着一边享受着。我们的生活就建立在这种无休止的经历上,设想着其他的选择,其他的可能,而教育的一个作用,就是唤醒并开发人们的创造力。
Ken Robinson 以芬兰的教育为例,指出教育文化不一定是标准定型的:芬兰人并不执著于数学、科学以及阅读,他们的教育很全面,包括人文、体育和艺术领域。其次,在芬兰没有标准化考试。第三,在芬兰没有人辍学,如果有学生遇到困难,他们会很快地联系并帮助学生。
芬兰对待教育的第一种做法是,他们将教学个性化。他们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体系要做到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个性以及创造力。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
第二种做法是,芬兰为教育行业造就了崇高的地位。他们意识到要改善教育水平,就要选择优秀的老师,并给予他们不断的支持以及专业化的发展。
第三种做法是,芬兰帮助校方知道他们的责任所在,并且要求校方负起他们应有的责任。在教育体系中,不论是国家级、州级还是校级领导者的真正作用,不应该是指挥和控制,领导者的真正作用是控制教育的风气,制造一种充满可能性的倾向。
当前的许多政策都是基于对教育的刻板印象,他们认为教育就像一种工业流程。领导者会有这种想法:如果我们将数据调整得足够精确,整个体系在将来都会运转得很好。但是,教育不是机械化的系统,它是人性化的,它的主体是人,想学习的人,不想学习的人。不想学习的人有着自己的理由,源于每个人不同的生活经历,或许是觉得学习很无聊,或许认为学的东西无关紧要,也或者是他们发现所学与校园以外的生活相矛盾。所以我们应当认识到教育是个人性化的体系。
Ken Robinson 在TED大会上表示,如果我们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做,那将会成为一场运动;如果这场运动有足够的执行力度,将会是一场革命,而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