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命运感悟(什么是命运)(1)

什么命运呢?首先看两个故事。

故事一是关于我一个隔房家的表姐,十八九岁的时候在川大教授家里生活过几年,无论是见识谈吐还是穿衣打扮都比老家的女孩子洋气些,所以给她介绍婚姻的几个候选人家里物质条件都还不错,但是她都没看上,最终选择了小镇上的一个小商贩,最大的问题是家里两兄弟同住1个小套二。

故事二是我的亲三姨,年轻的时候是在军工单位(854)上班,是那个年代让人羡慕的工人阶级,年轻的时候别人给她介绍过几个单位上的男青年,也是东挑西挑的,然后遇到单位改制下岗回家呆着,期间也是有人介绍当地条件还不错的男青年,也没有看上,后来年纪大了自己也急了,在众多追求者中选择了一个外貌还算可以的退伍军人(家里条件比当时我家还差)。

我的这两个亲戚,虽然出生命不好,农村贫苦家庭出生,曾经都是有希望逆天改命的机会,在自己如花的年纪选择嫁一个物质条件不错的家庭,但是她们都没有把握住,最终还是回归到出生时的环境。每次与父母聊天时,谈到她们俩,父母都会说:哎,这就是命!

我小时候对于命运的认知就是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你再怎么逃也逃不掉的。童年印象最深的是:小学六年级看了一本袁天罡称骨算命的书,对照书里的介绍算了下自己的生辰八字,竟然得出我这辈子很惨,导致我现在有时想起来还比较后怕。随着年龄和认知的增长,后来又接触了人定胜天、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这样的理念,让我更加努力读书,觉得能通过努力打破自己的宿命。至今已过而立之年,对人定胜天这类的鸡汤也有了自己的认知。

最近读了吴军老师的《见识》,让我对命运有了进一步的认知。首先“运”我们无法把握,是随机概率问题。空间上扩大到人类群体,时间维度上拉长人的一生来看,好运和霉运合起来基本相互抵消。或许对于个体而言,是会有人运气好。社会上不乏有中了导致家破得比比皆是的案例,其实是自己缺乏驾驭金钱的能力,飞来之财即飞来之祸,究其原因是看待金钱的方式是有问题。

那么命呢?命主要取决于环境的因素和我们自己对未来走向划定的方向。人生轨迹就是在这两条线之中,我们的努力和运气只是让我们在这两条线之间微调。

我们这代人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大环境,国家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大家物质条件的普遍提升,跟父辈相比,生活条件好一些了。但是横向对比,你的社会阶层并没有变化,仍然是社会的草根底层。究竟原因是这个社会的分配体现造成的,财富都是从上往下分配,并且层层递减,富人拿的多,穷人拿的少。举个简单例子,历史上每次朝廷赈灾,从中央下发到灾民手里,一日三餐干饭的标准最终变为一日一 清粥。人性使然,我们这个民族的分配的体系从未改变。

环境这一因素无法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是我们可以规划自己的未来走向,这个是自己能把控的。未来怎么走,往哪里走?这其实就是一个人看问题和做事的方法。但凡你在社会上接触得比较厉害的人,对待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上面的两个亲戚,如果对婚姻能有稍微深一点的见识,当时的选择就会更明智些,现在就会有更幸福的生活,而不用在依然为了生计而奔波。

每个人做选择时,应该都觉得当时的决定/决策一定是最正确的,决策无外乎就是针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头脑加工。所以决定正确与否,其实就是信息掌握是否全面,加工的方法能不能利益最大化。这个社会是存在很强的消息壁垒,不同阶层之间交流的东西肯定是有区别的。我们能把握的还是提升自己看问题和做事的方法,那如何提升自己的看问题和做事的方法呢?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少有人去分析它的由来,它来源于《韩非子·五蠹》。那韩非子为什么要写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呢?把自己带入韩非子的时代,你能写出这个寓言故事吗?切换到韩非子视角。

原因有一:韩非子出生之后的韩国被秦国打压得很惨,作为韩国的宗室希望韩国重新强大起来,所以他写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是希望通过宋国的灭亡来提醒韩王应该变法,应该居安思危。他总不能明确地在文章里说你要是不变法,就会变成宋国一样,采用这样的暗示效果会更好。

原因二:韩非子作为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也是有义务让民众意识到不能死守经验,要懂得变通,所以就采取了寓言这种通俗易懂的方式,有教化民众的责任。

原因第三:韩非子当时也是怀才不遇,当你怀才不遇的时候,你也会通过某些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声音或者情绪,以希望得到皇帝/领导的任用。只是那个时代选择了文字这种手段。

通过以上三个原因的深度分析,我们学习到了韩非子的思维方式。这也是历史的价值所在。

还有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导师桌”这种教练工具,“导师桌”可以帮助自己拉伸思维,突破困境,提升能量。(具体案例后续文章再写)

总结:人首先需要认“命",知道哪些不可为,接纳自己的命运,在后天的努力中形成自己一套洞察世事和人生的独特方法,不断的推高自己的命运上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