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污水的现状和特点。

按照养殖畜禽的种类,养殖污水可分为:鸡、鸭(鹅)、兔、猪、牛、羊等养殖污水,也可分为养羊污水。各类废水的水质虽有差异,但处理工艺和技术基本相同。

目前,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管理与处理应用技术示范与推广力度不够,已成为影响城乡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畜牧业废弃物主要包括畜禽粪便、养殖废水、病死畜禽、医疗废物等,其中,由于废水的“三高”特性,使其处理工艺比较复杂,造成废水处理问题十分严重。

今后环境养殖产业要想更好地发展,必然离不开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只有经过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污水才能外排,经过国家许可,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这一篇主要讲的是梦之洁环保规模化养殖污水处理技术和工艺。

有机质含量高,悬浮物多,色度深,因含有大量动物粪便导致NH3-N浓度很高,且含有大量致病菌。废水中的污染物以碳水化合物的固态、溶态形式存在,BOD5、CODcr、SS和色度都很高,同时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养分,如N、P等,而且这些养分具有良好的生化性能。由于废水中的固体残渣主要是有机物,因此必须加强预处理,进行固液分离,以减少后续处理的负荷。

常用的养殖废水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污水中含有的污染物进行分离和再利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一般可以归纳为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自然处理四种类型。

一是生物处理方法。

处理废水的方法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溶液、胶体和微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生物处理方法按作用微生物可分为需氧生物处理方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方法。

污水生物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污水生物处理方法又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本身是一个处理单元,具有多种运行方式。其处理设备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和生物流化床等。生物氧化塘法也称为天然的生物处理方法。厌氧法是生物还原处理的又一种有效方法,主要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和污泥。

二是物理处理方法。

采用物理作用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悬浮状态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方法,可分为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和筛滤捕集法等。重力法采用的处理单元有沉淀、上浮(气浮)等,相应使用的处理设备有沉砂池、沉淀池、隔油池、气浮池及附属设施等;离心分离法本身就是一种处理单元,采用的处理装置有离心分离机和水旋分离器等;筛滤拦污法采用了栅筛截留法和过滤截留法两种处理单元,前者采用的处理设备是格栅、筛网,后者采用的是砂滤池和微孔滤机等。基于换热器原理的处理方法也属于物理处理方法,其处理单元包括蒸发、结晶等。

养殖污水处理技术(养殖污水处理方法及模式)(1)

格栅

三、化学加工方法。

废水处理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对废水进行分离,将废水中的溶解胶态污染物去除,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基于投加剂产生化学反应的化学处理单元包括: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等;基于传质作用的化学处理单元包括:萃取、汽提、吹脱、吸附、离子交换、电渗析和反渗透等。后者的处理单元也被称为膜分离技术。其中,利用传质作用的处理单元既有化学作用,又有物理作用,因此也可以从化学处理方法中分离出来,成为另一种处理方法,称为物理化学法。

四、自然处理方法。

运用自然法则(自然水体、土壤等)对污水进行自我净化起到作用。其中包括陆地系统和水生植物处理系统。一般有生物塘、土壤处理、人工湿地处理等。氧化是利用自然或人工建造的池塘对污水进行生物处理。当水体中的微生物能代谢降解有机污染物时,水体中的溶解氧就能通过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塘面的复氧作用来实现,从而大大减少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水中的氮、磷,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养殖污水处理技术(养殖污水处理方法及模式)(2)

人工湿地

模拟自然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采用人工湿地的方法对水体进行自然净化,利用水生植物、碎石煤屑床、微生物组成与污水发生过滤、吸附、置换等物理过程以及微生物的吸收、降解等生物作用,最终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属于好氧处理方法的范畴。废弃或闲置的农田、洼地或水塘可以用来改造,但相对占用的空间较大,超负荷运转容易造成堵塞。

天然法由于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在有足够土地可供利用的条件下,相当经济,比较适合小型养殖场废水处理。

一般处理后要求。

一、清洁循环方式。

洁净回用是指在养殖场内,通过高度集成化的节水技术手段(机械干清粪、高压冲洗等方法,对生产用水进行严格控制,减少用水量)、遮雨防渗的粪便输送储藏方式(场内雨污分流,粪水密闭防渗运输)、固液分离、液态粪水深度处理后的回用和固体干粪的资源化(堆肥、牛床或发酵床垫,栽培基质,蘑菇栽培,蚯蚓和蝇蛆养殖,碳棒燃料等)等措施,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和资源化。

清洁回用模式的特征就是干粪和粪水经过处理后被回用。整个工艺流程环节多,工艺复杂,操作要求高,每个环节都要能够稳定运行,才能实现回用目标。在选用具体工艺时,应该根据养殖场的养殖种类、养殖规模、粪便收集方式、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以及排水去向等因素,确定工艺路线及处理目标,并应充分考虑畜禽养殖废水的特殊性,在实现综合利用的前提下,优先选择低运行成本的处理工艺,并慎重选用物化处理工艺。

二、达标排放模式

达标排放模式是在耕地畜禽承载力有限的区域,大型规模养殖场通过控制粪水产生量和污染物浓度;粪水通过厌氧、好氧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及氧化塘、人工湿地等自然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固体粪便通过堆肥发酵等方式生产有机肥。

养殖污水处理技术(养殖污水处理方法及模式)(3)

好氧生化处理

三、种养结合模式

种养结合模式是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有机物作为生产加工有机肥的基础,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来源,同时种植业产生的作物又能够给畜禽养殖提供食源的一种循环发展经济模式,是农业部提倡的四种发展模式之一。

这些养猪生产中带来的粪尿污染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制约着猪场的发展规模与模式,在某种程度更危及着生态安全,目前这一生产焦点问题已然上升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我国诸多经济发展大省正大面积进行猪场环境污染整治,很多地区的猪场也因此被迫强制拆迁,很多地区更是严格划分了禁养区和限养区,在某种程度预示着猪场环境污染控制状况将是未来猪场寻求发展出路的必经途径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