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题型(    物质氧化性)(1)

例3.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知:

氧化还原反应:

2FeCl3+2HI===2FeCl2+I2+2HCl

2Co(OH)3+6HCl===2CoCl2+Cl2↑+6H2O

2Fe(OH)2+I2+2KOH===2Fe(OH)3+2KI

3I2+6KOH===5KI+KIO3+3H2O

复分解反应:

2HSCN+K2CO3===2KSCN+CO2↑+H2O

KCN+CO2+H2O===HCN+KHCO3

热分解反应:

4NaClO△(=====)3NaCl+NaClO4

NaClO4△(=====)NaCl+2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酸性溶液):FeCl3>Co(OH)3>I2

B.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2>I2>KIO3

C.热稳定性:NaCl>NaClO4>NaClO

D.酸性(水溶液):HSCN>H2CO3>HCN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所以氧化性(酸性溶液):Co(OH)3>Cl2>Fe3+>I2,A错误;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2>I2>KIO3,B正确;C选项,根据在热分解反应中稳定性弱的物质容易分解生成对应的稳定性强的物质,C正确;D选项,根据在复分解反应中强酸制取弱酸的原则,酸性(水溶液):HSCN>H2CO3>HCN,正确。

答案:A

【提分秘籍】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常用方法

(1)依据反应条件来判断。

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若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依据反应条件的难易程度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的相对强弱,一般来说反应条件越苛刻,说明反应越难发生(即氧化剂得电子越困难),则对应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弱,例如: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氧化性:浓硝酸>浓硫酸。

(2)根据“三表”判断。

①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3)依据“两池”判断。

①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时,负极是电子流出的一极,正极是电子流入的极。则两种金属的还原性:正极<负极。

②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得电子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较强,在阳极先失去电子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较强。

(4)依据“三度”判断(即:浓度、温度、酸碱度)。

一般情况下,浓度越大,温度越高,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酸碱度是影响氧化性强弱的重要因素。例如:①KMnO4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常温下即可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②HNO3(浓)的氧化性强于HNO3(稀)的氧化性;③HNO3(热)的氧化性强于HNO3(冷)的氧化性。

【举一反三】

高锰酸钾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如下:

①MnO4(-)+5e-+8H+===Mn2++4H2O

②MnO4(-)+3e-+2H2O===MnO2↓+4OH-

③MnO4(-)+e-===MnO4(2-)(溶液绿色)

(1)从上述三个半反应中可以看出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的产物受溶液的________影响。

(2)将SO2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

(3)将PbO2投入到酸性MnSO4溶液中搅拌,溶液变为紫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氧化性:PbO2>KMnO4

b.还原性:PbO2>KMnO4

c.该反应可以用盐酸酸化

(4)将高锰酸钾逐滴加入到硫化钾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其中K2SO4和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KMnO4+_____K2S+________===_________K2MnO4+K2SO4+________S↓+________。

②若生成6.4 g单质硫,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解析:(4)①配平后的方程式是28KMnO4+5K2S+24KOH===28K2MnO4+3K2SO4+2S↓+12H2O。②n(S)=0.2 mol,n(KMnO4)=2.8 mol,转移n(e-)=2.8 mol。

答案:(1)酸碱性 (2)MnO4(-) Mn2+ (3)a 

(4)①28 5 24KOH 28 3 2 12H2O ②2.8 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