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王芳

自身免疫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人体免疫系统是如何工作的)(1)

在我们的观念中,不管是像感冒、咳嗽这样的小毛病,还是癌症这样的重病都是突发的,其实并非如此。大部分的疾病都是在长期发展下所形成的,有些疾病可能在你身体里潜伏了多年。而面对“入侵”身体的疾病,正如它们突破人体的防御需要时间,人体的免疫系统也需要时间克服它们的侵袭。

那么,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

人体免疫系统分为固有免疫(又称非特异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又称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是一种生来就存在、针对微生物的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由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免疫应答组成。

正常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因身体内外刺激(如衰老、生理发育不成熟、受损或死亡的细胞、突变的细胞、感染因素、理化因素等)激活后作出适度的免疫应答反应,以清除这些不良的刺激因素,进而维持身体内在的稳态。免疫系统实现其识别自己、排除异己的功能有赖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有机协调地运行。而当这三个组成部分发生异常、引起非正常免疫应答反应,则可导致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肿瘤等。

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和周围免疫器官。其中,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骨髓是干细胞和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部位,胸腺是T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部位。周围免疫器官包括脾脏和全身淋巴结,是成熟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以及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

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免疫细胞通过表达细胞膜表面分子和分泌效应细胞因子等发挥各自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如:T淋巴细胞介导特异性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介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单核细胞具有吞噬和消化抗原的能力,且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细胞,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辅助T细胞的活化、增殖及分化;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黏附、吞噬和杀菌功能;自然杀伤细胞具有杀伤某些病毒和肿瘤的作用。

免疫分子 免疫分子包括免疫细胞表面分子(如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白细胞分化抗原、受体等)、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细胞黏附分子等。不同免疫分子生物学效应不同。如: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能引起排斥反应;白细胞分化抗原参加免疫细胞信息传递、基因表达调控;免疫球蛋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经典途径、介导调理作用、调节免疫细胞和免疫反应;补体激活后可产生细胞溶解、炎症反应以及促吞噬效应;补体受体参与B细胞活化、促进吞噬细胞作用以及免疫粘附作用;白细胞介素2和g干扰素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消灭靶细胞;白细胞介素4、5、10等促进抗体反应及抑制吞噬细胞功能;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吸引免疫细胞到达免疫反应部位、参与免疫调节和免疫病理反应;干扰素具有干扰病毒复制、调节免疫、调控细胞增殖等作用;肿瘤坏死因子可直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

在上述免疫网络中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相互作用并增强彼此的功能,以发挥免疫监视、防御及调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