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明镜》周刊网站6月2日刊登记者西蒙·哈格、马丁·黑塞采访德国巴斯夫公司首席执行官(CEO)薄睦乐(马丁·布鲁德米勒)的文章,题为《“我们最不需要的就是把世界划成不同阵营”》。薄睦乐认为,在世界组成不同阵营将导致放弃国际分工,并降低所有国家的经济增长。全文摘编如下:

德国巴斯夫公司CEO薄睦乐(马丁·布鲁德米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应该把莫斯科和北京画等号。

保持经济实力最重要

《明镜》周刊经济记者西蒙·哈格和马丁·黑塞问:薄睦乐先生,乌克兰战争可能导致巴斯夫在一夜之间失去其最重要的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天然气。这家全球最大的化工集团还能有效运营吗?

薄睦乐答:巴斯夫是德国最大的工业气体消费者,因此如果出现天然气中断,我们将受到特别大的影响。但我们早就开始减少对天然气的依赖,并希望实现不再需要我们的两座天然气发电厂的目标。这将削减50%的气体需求。剩下的50%是我们需要的原材料,例如用于氨、氢或甲醇的生产。

问:政治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似乎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全球化时代,经济利益对全球秩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自由的世界贸易创造了繁荣。经济会成为今天的武器吗?

答: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像德国那样从全球化中受益。现在我们了解到,欧洲需要在军事上变得更强大,才能捍卫其价值观。更重要的是我们保持甚至扩大我们的经济实力。我们最不需要的是在世界组成阵营,导致放弃国际分工并降低所有国家的经济增长。鉴于一长串挑战,尤其是气候保护,这是适得其反的。

问:去全球化和集团化不是早已成为现实了吗?德国不仅要脱离俄罗斯,还要减少对中国的巨大依赖。

答:正如我们所知,全球化永远不会再是原来的样子。但关于更具弹性和主权的讨论才刚刚开始,它可能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方向。如果我们在集团里完全自给自足,我们就会处于孤立的世界,那将是致命的。我们有面向未来的任务,例如气候保护只能在全球范围内解决。

中国实现了规划目标

问:中国宣称要实现自给自足。

答:美中贸易冲突和大流行导致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孤立。我在中国生活了10年,相信疫情结束后中国会更加开放。

问:巴斯夫与俄罗斯打交道的经验,有哪些能用在同中国的交往上?

答:把俄罗斯和中国画等号没有意义。两个国家的体制和文化都不同,中国的经济重要性大得多。2030年,中国在化工制品领域大约将占据50%的份额。像我们这样的全球性企业,不能放弃一半的世界市场。

德国巴斯夫是干什么的(德国巴斯夫CEO最不需要的是把世界划成不同阵营)(1)

巴斯夫工厂外景(德新社)

问:所以中国业务还是照常进行吗?

答:讨论的主题不应该是人们是否要放弃中国市场,而是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中国市场。巴斯夫在中国为中国生产,也就是说,在中国当地只为中国市场生产。用战略眼光来看,这种做法在所有市场上都是明智的。之前曾有货币风险,现在出于地缘政治和贸易政策原因,这么做也被证明是正确的。我们的集中风险在欧洲,40%的销售额来自那里,中国则仅占15%。

问:美国和欧盟威胁中国,如果它在军事上站在俄罗斯一边,就制裁它。这也将冲击巴斯夫,因为您在中国生产。

答:这种风险当然是存在的。在最差的情况下,我们将不得不剥离这块业务。但是,完全不能参与中国市场的风险有多大?我们已经权衡过了——最终选择抓住机会。

问:外交部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正在采取更有对抗性的对华政策。您认为这样对吗?

答:中国是强硬的竞争者,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一根刺。阅读中国的五年规划总是很有趣。因为他们确实做到了他们写在规划中的事情。我们必须接受与中国的竞争,在气候保护方面与中国合作,并在人权问题上提出明确的批评。这就是“三重奏”。

问:您谈到了五年规划,并且流露出了一定程度的钦佩之情。为了在同中国和美国的竞争中不落下风,欧洲是否也必须采取更连贯的产业政策?

答:政界认识到我们在竞争力上存在问题,是一件好事。另外,作为绿色新政框架的一部分,新规定也引发了轰动。鉴于滞胀的威胁,政界必须对其进行实践检验。如果我们想在世界上捍卫我们的价值观,就必须占据主导地位。而我们在部分环节上是有所缺失的。

问:具体在哪里?

答:我能理解政界想推行绿色分类法和供应链法,但是它们的落实,会削弱欧洲企业的竞争力,因为官僚主义负担将接踵而至。所以我们应该将其重新评估一遍。

来源:参考消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