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一个黄昏,残阳如血,天地萧瑟。
安徽旌德县吕家大宅里,正上演着一出纷争。
吕家大宅的男主人刚过世,棺木尚未安葬,一大群族人吵吵嚷嚷,要吕家大宅的母女四人搬出去,并交出手中的地契房契。
男主人尸骨未寒,他的妻子和女儿却要被赶出家门,还要被逼着交出财产,天理何在?
然而在当时的封建社会,这却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俗称“吃绝户”。
男主人一死,假如家中没有儿子的话,这家的财产,就会被族人给霸占。
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大有来头。他叫吕凤岐,是清光绪年间的进士,同年历任国史馆协修,后来才担任山西学政,掌管教育科举。
他才华横溢,写得一手好诗文,而且思想开明,虽然膝下没有儿子,只有四个女儿,但他对女儿们极尽宠爱,送她们进学堂读书,鼓励她们进行诗文创作。
可惜,这样一位开明的官员,却不幸英年早逝。
吕凤岐在一个雨天登山,由于路滑而不慎跌倒,因为磕到了头部,不幸离世。
他尚未下葬,他的族人,就像嗜血的蝙蝠,盯上了他的家产,要把他的财产都充公。因为按照祖训,女子不能继承祖产。
尽管吕家的田产和房产,已经被这些吸血鬼一般的族人给霸占。可他们还是不甘心,还想要把吕家的金银细软都搜刮干净。
吕家夫人性格刚烈,自然不会任由他们摆布,没想到这些族人,竟然和附近的一伙土匪勾结,直接绑架了吕夫人和她的小女儿,威胁她们交出家中的所有财产。
吕家几个女儿哭做一团,她们苦苦哀求族人,可那些族人,依旧不放人。
当时年仅12岁的吕碧城远在北京,但当她听到了这个消息后,感觉天都塌了,但震惊愤怒过后,她开始想办法解救母亲和妹妹。
家里亲戚是指望不上了,她把父亲所有的好友想了一遍,把目光放在了两江总督樊增祥身上,给他写了封信。
樊增祥和父亲吕凤歧为同年进士,几经周折后,樊增祥看到了这封信,本来这件事他不便于插手,但看到吕碧城的信,他被这个小姑娘打动了,决定出手相助。
于是立即亲自下令严办此事,大批官兵赶到旌德县,匪徒们惊慌失措,立马把吕夫人和吕四小姐给放了。
那些亲戚,见识到了吕碧城的厉害,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一时间,吕碧城智勇救母的故事,传遍了整个县城。
吕碧城到底有何能力,能用一封信打动两江总督,顺利救出母亲。
原来,彼时的吕碧城,虽只有12岁,却是个早慧的才女。
她的父亲在文坛上颇有才气,母亲严士瑜,平日里也喜欢吟诗作赋。
在这样一个文学氛围浓厚的家庭里,吕碧城从小就显露出了不凡的才气。
5岁时,她和父亲在花园里散步,看着阳春三月的美景,父亲来了一句“春风吹杨柳”,年仅5岁的吕碧城,立马对除了下句:“秋雨打梧桐。”
父亲大为惊喜,从此就鼓励女儿多看书,有意培养她的才华。
才11岁,吕碧城就写下了这首词:
绿蚁浮春,玉龙回雪,谁识隐娘微旨?
夜雨谈兵,春风说剑,冲天美人虹起。
把无限忧时恨,都消酒樽里。
君知未?是天生粉荆脂聂。
试凌波微步,寒生易水。
漫把木兰花,误认作等闲红紫。
辽海功名,恨不到青闺儿女。
剩一腔豪兴,写入丹青闲寄。
吕碧城墨宝
吕凤歧对女儿的词作大为得意,特地把这首词拿给自己的好友樊增祥看,樊增祥看完之后,大为惊叹,写诗赞道:
侠骨柔肠只自怜,春寒写遍衍波笺。
十三娘与无双女,知是诗仙与剑仙?
也正因如此,他对小小年纪的吕碧城,非常赏识。所以,在受到吕碧城的求救信后,他当仁不让,派出大量官兵,为吕碧城母女支持公道。
然而,吕碧城写信救母的事迹传开后,众人对她的举动,竟充满了非议。首当其冲的,就是她的婆家。
原来,吕碧城10岁的时候,父母为她定下了一门娃娃亲。对方姓汪,在当地有权有势,跟吕家也算门当户对。吕碧城也见过未婚夫,她对这门亲事也很满意。
可是,汪家在母女几人陷入危机时,不闻不问。在吕碧城救出母亲之后,他们却出来作妖了。
他们指责吕碧城抛头露面,没有女儿本分,将来嫁过来恐怕不好调教。其实吕碧城明白,汪家只是拿这件事作为借口,实际原因是,父亲已死,吕家已经落魄,对方已经看不上她了。
父亲在世时,汪家父母对吕家百般讨好,近乎谄媚,对吕碧城更是百分百满意。父亲一死,汪家就跳出来给她泼脏水。小小年纪的吕碧城,见识到了人心的险恶,也见识到了,在吃人的封建礼教下,女人的生存空间何其狭窄。
在与汪家退婚后,吕碧城认为也没必要待在祖宅这边受委屈。她和其他的三个姐妹随同母亲回到外婆家。
母女几人经过这几件事的打击,对当地寒了心。母亲思来想去,觉得要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于是带着女儿,去投奔自己的哥哥。
吕碧城的舅舅严凤笙,在塘沽担任盐运使,也算家境优渥。母女几人在舅舅的庇护下,也算是衣食无忧。但是,却要承受着别人异样的眼光。早慧而敏感的吕碧城,对此感到苦闷异常。
1904年初,她终于逮住了一个机会,听闻天津女学堂开办,她准备前去报名学习。谁知舅舅却对她破口大骂:
“你因为到处抛头露面,都被退婚了,还想要到处乱跑,简直不成体统!呆在我家,缺你吃穿了吗?”
甚至,舅舅还开始逼婚,
“一个女孩不在家里恪守妇道找个人嫁了,出去抛头露面算怎么回事?”
吕碧城又是失望,又是愤怒。她知道,舅舅不像父亲那样开明温和,无条件尊重支持她的一切选择。但是,她绝对不会一辈子困在这深宅大院里,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她带着母亲给的盘缠,匆匆逃离家中,上了火车,前往天津。
那时,她还不知道,她这一出走,就迎来了自己的时代。
到了天津之后,她的钱很快花光了。找到一份工作,就成了当务之急。
她善于利用人脉的优点,此时又发挥出来了。吕碧城舅舅官府中秘书的夫人在《大公报》报馆里工作,她给这个夫人写了封信,询问是否能在报馆某份差事。
好巧不巧,当时天津《大公报》的创始人兼主笔英敛之,和这位夫人是朋友。
他看到吕碧城的书信后,惊叹于这女孩的才华。
他亲自登门拜访,和吕碧城进行了一番长谈之后,更是折服于吕的见识和才华,将她聘为副刊编辑。
吕碧城就成了中国首位女编辑,她在副刊上写诗词,写杂文,她写文,向来不拘于小情小爱,而是针对当时社会上的热点事件,针砭时弊,入木三分,或是唤醒沉睡的女性同胞们。
三个月后,天津整个报界都传开了,《大公报》有位很厉害的女编辑,写起文章,犀利通透,不输男人。
吕碧城(左)与大公报主编的夫人
真正让她名声大噪的,是痛骂慈禧事件。
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吕碧城对于慈禧太后的卖国行为,非常痛恨。写下了一篇文章,将慈禧太后与汉代的吕后和唐代的武则天对比,痛批慈禧太后鼠目寸光,昏庸无能,误了大好江山。一时之间,这篇文章引发了轰动。
她这种犀利深刻、尖锐痛快的文风,很快震动了北京、天津的文坛。无数女学生,把她视为偶像;许多有志之士,都已结识她为荣。
袁世凯之子袁克文、李鸿章之侄李经义等人,都成了她的头号粉丝。
一时间,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
1904年5月,吕碧城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拜访者——秋瑾。
秋瑾有个笔名,也叫“碧城”。她看到吕碧城的文章后,大为赞赏,觉得会会这个和自己同名的才女。
双方虽然相差7岁,但一见如故,相聊甚欢,互相视对方为知己。
与吕碧城相识后,秋瑾不再使用 “碧城”这个名字。
1907年7月15日,秋瑾被清军逮捕杀死。甚至无人敢为她处理后事。
吕碧城心中大恸,她冒着生命的危险,托人把秋瑾遗体偷出并将其掩埋,还亲自焚香祭奠。
后来,她觉得,仅仅靠写文章,是很难唤醒大多数人的,最重要的,还是要靠教育。
吕碧城坚定地认为,想要让国家自强、让女性自强,一定要重视女性教育。
于是她积极投身于办学活动中,凭借着自己超厉害的人脉,她再次达成所愿。
1904年,在杨士骧、唐绍仪、林墨青等天津的达官显贵的帮助下,她顺利开办了北洋女子公学(今河北师范大学的前身),由她亲自担任校长。
教育,才能拯救女性的命运。
在这点上,她的理念和张桂梅校长不谋而合。
吕碧城才华横溢,为人豪气冲天,自然也吸引了不少爱慕者。
她有有名气的爱慕者,当属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
(袁克文)
这位袁公子不仅家世显赫,而且品貌出众,诗词书画样样精通。他对吕碧城倾慕已久,不仅经常与她诗词唱和,还利用自己的权势,暗中帮了她很多忙。
对于这样的一位追求者,估计大部分女子都会心动。
可吕碧城面对他的追求,并未心动,她冷冷地说,袁克文是一个喜新厌旧的人,他对她的追求,并不是发自骨子里的喜欢和尊重,仅仅是一种新鲜感和占有欲。
袁克文吃了个闭门羹。
朋友好奇,问起到底怎样的男子,才会令她心动?
她说必须要灵魂契合,梁启超倒挺符合她的择偶观,可惜已婚。
也许是没有出现令她心动的男子,又或许是少年被退婚的经历,给她留下了阴影,吕碧城再没有谈过恋爱,也没有结婚。
对谈恋爱不感兴趣,她后来干什么去了,全心全意搞钱去了。
她后来移居上海,敏锐地发现,上海人追求时髦,喜欢一些新鲜的小玩意,做外贸生意还是很有市场的。
于是,她抓住先机,与外商合办贸易,把国外的新鲜玩意都运过来转卖,因为经常与上流太太小姐们打交道,她很清楚她们的喜好,她选的商品,每次都能卖到脱销。
她把国外的洋玩意运到上海,又把中国的茶叶运到海外,一来一往,赚得钵满盆满。
做外贸赚得钵满盆满之后,她又开始去研究股票,并在金融投资方面大展拳脚。
一时间,她创办了十来家公司,被称为“上海滩最有钱的女富豪”。
吕碧城的生活有多奢华?
赚到钱后,她在上海建起了豪华别墅,装修得富丽堂皇,经常请朋友们来家里聚会,饮酒作对,诗词唱和,好不风流。
许多社交名媛,以能成为吕碧城的座上宾为荣。
她去美国出差,住的是最贵的五星级酒店,一住就是6个月,美国当地富豪最多只敢住一个星期。老外称她是“高贵优雅的东方公主”。
她很爱美,穿衣风格很前卫,爱穿各种亮片露背晚礼服,而且很多衣服是在国外找人定制的,颜色还会渐变,在舞会上,大出风头。
她喜欢购买各种豪车,游轮,在游轮上办舞会,“开上海摩登风气之先”。
她还关心慈善公益事业,每当全国各地发生灾害,她会第一时间捐款,一出手就是十万巨款。
当时上海滩的名媛网红们,要么是富二代,要么就是嫁了有钱的老公,唯有吕碧城,靠着自己的赚钱本事,过着富丽堂皇的生活。
更难得的是,虽然有了富可敌国的财富,但她也没有沉醉于物欲享受中。
晚年,她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先后多次前去西方游学,足迹遍布欧美,途中,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在国内杂志上连载,尽全力把西方文明的精华部分,引入中国。
她把自己的游记取名为《鸿雪因缘》,或许是出自苏轼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她的思想理念一直走在前沿,她还是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
1943年1月24日,吕碧城在香港九龙辞世,享年60岁。临终前,她把所有资产捐给寺庙。
死后,她留遗言不留骨灰,把自己的骨灰和面粉做成小丸,抛入海中供鱼儿食用。
这样的安葬方式,在当时看来,非常奇葩。但吕碧城的一生,就是这样的标新立异,惊世骇俗。
她年少被辱,无奈出走,最终把命运的选择权,牢牢地那在了自己手里。
故乡虽容不下她,她却阅尽了世间繁华,活出了真正的风采。
她才貌双全,被高富帅爱慕,明明可以过得很轻松,偏要选择最难走的那一条路,在商场中厮杀出了一条路。
虽然没有爱情,但她的人生,已经跳脱出了小情小爱,收获了无数人的艳羡和憧憬。
她被我们所仰慕,并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外貌和才华,更因为她超前的眼光理念,果敢潇洒的处世态度,以及雌雄同体的奇异气质。
-End.
作者:Jenny乔主创团作者婴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