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滑轮 斜面
1. 滑轮、滑轮组
滑轮与滑轮组
滑轮与滑轮组
2. 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斜面的坡度越小,越_省力_.
考点二、机械效率
1. 三种功
(1)有用功:无论是否使用机械,__必须__做的功,用__W有__表示.
(2)额外功:使用机械时,并非我们需要又不得不做的功,用__W额__表示.
(3)总功:__有用功__与额外功之和,用W总表示.
W总=___W有+ W额____.
2. 机械效率
(1)定义:物理学中,将__有用功__跟__总功_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用符号_η_表示.
(2)公式:__η=(W有/W总)*100%__.
(3)规律: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即W有用_小于_W总,因此η_小于_100%.
(4)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当有用功一定时,减少额外功(减少机械重力、减小摩擦);当额外功一定时,增加有用功,即增加物重.
(5)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物体重、动滑轮重、摩擦.物体越重,动滑轮越轻,摩擦越小,滑轮组机械效率越高.
提分必练
(1) 做功越快的机械,它的机械效率越高( × )
理由:机械效率的高低只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有关,与做功快慢无关.
(2) 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 )
理由:机械效率与机械是否省力无关.
(3) 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其机械效率越高( × )
理由:只有总功一定时,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其机械效率越高.
(4) 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物体,物体被提的越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 )
理由: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的高度无关.
3.机械效率相关计算
滑轮机械效率计算
斜坡机械效率计算
注:n为承担滑轮绳子段数
实验突破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猜想与假设】
1.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重力、动滑轮重力、摩擦等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
2. 实验原理(η=(W有/W总) ×100%)
3. 主要实验仪器及作用
(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读数
(2)刻度尺(测量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4. 实验中拉动弹簧测力计的要求(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5.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控制同一滑轮组的绕线方式相同,改变滑轮组所吊钩码的数量)
(2)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大小的关系(控制滑轮组所吊钩码的数量相同,绕线方式相同,换用重力不同的动滑轮)
【分析数据和现象,总结结论】
6. 有用功、额外功、机械效率的计算
7. 根据表格数据总结结论
8. 根据实验数据选取对应装置图(根据数据确定绕线的绳子段数,再确定装置图)
【交流与反思】
9. 实验时,不能在静止时读数的原因(由于有摩擦力,静止读数时的拉力小于实际测量时的拉力,导致所测机械效率偏大)
10. 可以省略的工具(刻度尺,省略后用 η=G/nF ×100%计算,反而能够提高精度)
11. 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的原因(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
实验结论: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动滑轮的重力、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有关;
(2)物体越重,动滑轮越轻,摩擦越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
一题练透一实验
例 物理兴趣小组和创新小组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图
兴趣小组收集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数据,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一次实验中,粗心的小冬同学忘记在表格中填写绳端移动的距离s,你认为s应该为_0.6_ m.
(2)根据表中数据,可计算得出第二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75%__.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所用动滑轮的重为_0.3_ N.(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
(4)分析三次实验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越大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5)实验中应___沿竖直方向匀速缓慢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沙袋升高,用_刻度尺_测出沙袋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
(6)实验中为了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创新小组的同学认为应该在缓慢匀速提升时读数,正确的是_创新小组_ (选填“兴趣小组”或“创新小组”)同学的方法.
(7)创新小组也利用重为0.6 N、0.9 N、1.2 N的沙袋进行了三次实验,每次测得的机械效率均大于兴趣小组的测量值,则创新小组测量值偏大的原因可能是__C__ .(填字母)
A.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未调零,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下方
B.弹簧测力计每次拉动物体时均加速上升
C.所使用的动滑轮的重力小于兴趣小组
点赞收藏加关注,带你了解更多学习的奥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