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各种媒体讲:

大缸径——高转速——高功率;长冲程——长力臂——大扭矩。

前一句的大缸径,没有问题,但对于后一句的长力臂理论,车geeker却一直持怀疑态度。

如果你搜“冲程”&“缸径”的相关文章,整个中文环境内,比较有质量的,就是“斯巴鲁中国”发表在某乎上的一篇文章“缸径X冲程怎么就决定了发动机的性能取向?”(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40625543,后面将简称该文叫“斯文”)

作为一篇发动机知识的科普文章,该篇的作者确实将冲程&缸径,及如何影响发动机的性能讲得比较清楚了,但对于文中关于长冲程——长力臂——大扭矩的说法,车geeker却不认同。

甚至本人觉得,该文的作者应该并不是科班出身 ,因为本人很难理解,科班出生的的人会用“爆炸”二字,而不是燃烧来形容发动机的“膨胀作功”行程。

发动机扭矩大功率(发动机长冲程长力臂)(1)

如果汽缸内是“爆炸”面是不是燃烧,那各家的发动机工程师就没必要费尽心思,去改进气来提高气缸内的滚流及湍流强度,以及研究各种燃烧室的设计,来改善汽缸内的燃烧了。

毕竟爆炸时的火焰传播速度可高达几百上千米/秒,这燃烧速度根本不用改善,要“改善”恐怕是怎么加强连杆等机构的强度,不被“爆炸”产生的压力波冲击损坏才对。

吐槽完“爆炸”这种不严谨的说法之后,回到主题,为什么机壳哥,不认同“斯文”中的“长冲程——长力臂——大扭矩”的说法呢?

发动机扭矩大功率(发动机长冲程长力臂)(2)

四缸发动机的运行示意图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从最基本的冲程和缸径的概论讲起,将上面动图中的一个缸摘出来,分别画出其活塞运行过程中的下止点(BDC)和上止点(TDC)。

发动机扭矩大功率(发动机长冲程长力臂)(3)

发动机 缸径、冲程及其比

上图就是发动机的缸径和冲程示意图,而缸径和冲程的比,就叫做缸径冲程比(bore stroke ratio),也有人简称为径程比。

而发动机的排量Vs,就是每个的循环中活塞扫过的体积,用公式表示为:

发动机扭矩大功率(发动机长冲程长力臂)(4)

为了获得不同的发动机性能(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以及不同安装尺寸的要求,在既定的排量下,工程师们会设计不同的径程比,比如我们放一张不同径程比的缸体的动图:

发动机扭矩大功率(发动机长冲程长力臂)(5)

同排量,不同径程比发动机 动态图

上图中的三支气缸排量一样,从左往右,径程比分别为2、1、0.4,按老外的说法,他们分别称这三种缸为oversquare(超方形)、square(方形)、undersquare(欠方形)。

中间的方形缸说法没问题,因为活塞扫过部分的截面积就是正方形,但是另外两种叫法,怎么听怎么别扭,所以机壳哥更愿意称之为:短缸、方缸、长缸,这样听起来就顺多了,是不是?

方缸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闻名于世的AE86(误,应为后继的丰田86),正因其缸径和冲程都是86mm的原因,除了丰田的86发动机外,其实还有通用家的新旧两代2.0T发动机LTG和LSY也都是86*86的尺寸。

没错,就是凯迪拉克一机走天下的,那台2.0T的LSY发动机!

而且,从上图也能看出,长缸的连杆长度确实是最长的,这也就是“斯文”中提到的长缸发动机力臂长,所以扭矩也大的原因,我们看下其原文是如何表述的:

发动机扭矩大功率(发动机长冲程长力臂)(6)

斯巴鲁文章关于长缸大扭的论述

看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但实际上却经不起推敲,为什么呢?

我们调出发动机原理中关于发动机功率、平均有效压力、扭矩的计算公式:

发动机扭矩大功率(发动机长冲程长力臂)(7)

发动机功率、扭矩计算公式

上面的一组公式中,我们将目光锁定在最下的扭矩计算公式上,其中Ttq是发动机的扭矩、Pe是发动机的有效功率、n是转速rpm、i是缸数、Vs是单缸排量、pme是缸内平均有效压力、希腊字母tau是冲程系数,四缸是4,We是单缸的有效功。

通过公式,我们可以看到,发动机的扭矩正比于单缸的有效功We,也同时正比于Vs*pme,但就是没有上看到“斯文”中的冲程s,难道扭矩真的跟冲程没关系?

也不一定,我们回到前面的排量公式Vs=(πD^2s)/4,为了简化,我们令缸径为A=(πD^2)/4,则排量公式变成:

Vs=A*s,即排量等于气缸截面积x冲程;

扭矩Ttq正比于排量Vs,而Vs又正比于冲程s,这么一看,好像是冲程越大,扭矩越大呢?

发动机扭矩大功率(发动机长冲程长力臂)(8)

但是!!!

我们讨论冲程和缸径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是基于同等排量啊!

同等排量下,冲程拉长多少,对应的截面积就要减少多少,排量不变,扭矩就不变啊(假设pme不变)。

如果你说不考虑截面积A的变化,那确实是冲程s增加,则扭矩等比地增加,但本质上还是排量增加了。

如果你这理论站得住,我还可以说冲程s不变,缸径D增加则扭矩会呈平方的增加,因为排量与缸径的平方正正比,那我是不是也可以短缸机比长缸机扭矩大呢?

显然不可以嘛。

所以,这种讨论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所有关于缸径D、冲程s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都是基于排量Vs不变的前提下。

更进一步的,我们还可以按受力的角度,来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其文中的受力分析错在什么地方了?

一样基于公式:

发动机扭矩大功率(发动机长冲程长力臂)(9)

转化的扭矩公式

将排量公式Vs=A*s,以及压力Fme=pme*A(特别说明下,其实pme的正确说法应该是平均压强,平时叫平均压力只是大家的一种通俗叫法,而真正的压力或者说推力应该是压强pme乘以面积A,即此处的Fme)代入原来的扭矩公式,则有了上面的公式。

“斯文”中之所以会误以为冲程s的增加会导致扭矩的增大,是因为其认为活塞上的受力Fme是不变的。

但真相是,正如前面分析到的,因为排量不变,所以冲程s的增加会导致面积A的同比减少,也即Fme会同比减少,而不是保持不变,这就是其分析的缪误之处。

所以做理论分析,本人觉得最可靠的方式是找到基础公式,用公式的推导来分析,而不是想当然,或者以讹传讹,否则国内的汽车理论知识水平只能在较低的水平徘徊。

当然,还有一种做研究的方法,是实践出真知,比如有一个叫“小雄说车”的自媒体就很厉害,每期都是实打实的测试和验证,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围观下。

btw,如果理论联系实际,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哈哈哈。。

ok,基于上面简单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以排量这一元素进行分析时,冲程s的增加并不能增大扭矩,但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说长缸发动机的“低扭”高呢?

从扭矩的公式,我们可以看到,如果需要扭矩大,在排量不变的情况下,那么只有增大平均有效压力pme了。

发动机扭矩大功率(发动机长冲程长力臂)(10)

至于长缸发动机的pme相比方缸或短缸,是不是更大,这就涉及到发动机技术中最核心的部分,进排气和燃烧了,这一问题,车geeker将会在下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

结论可以先放一下:

短缸发动机高转速——高功率;长缸发动机燃烧好——高热效率(附带大扭矩)。

———————————————分割线————————————————

最后,声明几点:

1.鉴于最近“杠子”太多,本文的结论只是本人基于发动机理论知识的一种推论,如果有人觉得本人的理论或是推论不正确,也欢迎理性探讨,不要一上来就扣帽子!2.本文并不是为了针对“斯巴鲁中国” 的号,只是就事论事去探讨一个发动机技术问题,相反本人虽算不得斯巴鲁粉,但对斯巴鲁品牌也是相当尊敬,毕竟光水平对置这一技术,就足够斯巴鲁在发动机历史上留下一笔了。

3.斯巴鲁的那篇文章发表了两年多,在某乎这样的专业平台上,截止目前150 的赞,几十条评论,但也没有一条评论人对这一点提出质疑,本人也觉得挺可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