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古人既然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为什么又来“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话呢?这不自相矛盾吗?到底哪句话才是正确的呢?

其实,这两句话是不同时代的人对不同的人说的话,作为当事人来说都是正确的。

“1”

“书中自有黄金屋”出自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的《励学篇》,原诗是: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段名言是谁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1)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其中“书中自有黄金屋“和“诗中自有颜如玉”是现代人说的比较多的,而其他诗句则更少为人知道。诗的意思是,如果人们想要过上富足理想的生活,只要勤奋读书就可以达到。

为什么一个皇帝要写这样一首励学篇鼓励大家发奋读书呢?

这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系。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本来是后周的大将,通过“陈桥兵变”夺得皇位。坐上皇位后,为了怕有人重蹈他的旧辙,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统兵高级将领们手中的兵权。随后开始提倡人们读书、并重用文人,抑制武将,实施“重文抑武”的国策,建立了士大夫政治制度。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段名言是谁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2)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但因长期战乱,人们食不果腹,很多人都没有读书的习惯,为了鼓励大家多读书,并宣扬国家的政策,宋真宗写了这个鼓励国民要发奋读书,书读得好就可以到达平生志愿的励学篇。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在当时来说是物质富足的意思,现在大多数时候表现的是精神上的富足。

“2”

“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清朝诗人黄景仁的《杂感》,原诗是: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段名言是谁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3)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诗的意思是:成仙成佛的道路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抒发心中的不平。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殆尽。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是最没有用处的书生。不要因为诗多说愁,成了谶语,春鸟与秋虫一样要作声。

诗人黄景仁出生于乾隆14年,乾隆48年病世,年仅35岁。他的诗颇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他少年孤苦,一生充满悲哀和困顿,虽然早著才名,却没有得到期望的社会地位。故而他的诗表现喜乐见闻的更少,而刻画愁苦生活的较多。

他是感性之人,浪漫而又任性,诗中多见一种挥之不去的哀愁情绪。又性格孤高自负、不善交际 ,诗中也经常抒发他穷愁不遇、寂寞凄怆的情怀。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段名言是谁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4)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这里的“百无一用是书生”是作者对自己人生际遇不平的悲叹、面对贫困现实又无能为力的自嘲。

对于作者来说,他们说的都没有错,但对于我们来说,哪句话才是真正的指明灯呢?

“3”

其实,“百无一用是书生” 这句诗可以这样看,这只是作者对他个人的际遇与面对困顿时无能为力而发出的哀叹。因为他是书生,所以写的是百无一用是书生,但除了书生以外,比如医生或者是其他人也有生活困顿而无能为力的时候,如果他来抒情感叹,是不是就是百无一用是医生或其他人呢?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段名言是谁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5)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只不过是,其他不会写诗的人在碰到生活困难的时候,没有把心中的愁苦用诗句表达出来,又被后人知道罢了。

而且这里也只是说他自已没用,并没有说别人读书也没有用的意思。

“书中自有黄金屋”虽是宋真宗为了重文抑武的国策,对人民进行思想导向的一句话,但是有人评价:两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宋代为巅峰时期。据吴晓波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记载,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除了造纸术外,其他三项都蒂熟于宋。宋代的工商业非常发达,经济和企业制度方面的创新也很多。中国最早的股份制公司、最早的一批职业经理人、最早的期货贸易、和纸币的发行也都出现在宋代。宋真宗时期,中国人口第一次超过了一个亿。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段名言是谁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6)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重视文人、劝人读书有这么多的好处。谁说读书人无用的呢?

“4”

所以,读书肯定是有用的,没有哪个伟人不爱读书。

唯一一个秦始皇焚书坑儒,但他的皇朝只到第二代就被灭亡了。

而且现在社会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我们不努力上进、思想不革故鼎新,还要抱残守缺的话,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不要说生活富足,连日常生活需求也会日渐困难。

“百无一用是书生”,我们该就此别过。

你还会纠结哪句话是正确的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