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是不相信有寒门贵子这么一说的,因为我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主要在于认知能力,而认知能力是可培养的,就是教育,而教育的实现,自然是与财富挂钩,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论寒门出贵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论寒门出贵子(聊聊寒门贵子)

论寒门出贵子

首先,我是不相信有寒门贵子这么一说的,因为我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主要在于认知能力,而认知能力是可培养的,就是教育,而教育的实现,自然是与财富挂钩。

首先说一些大家广泛认可的,找个好学校,跟着好老师,有个好环境,自然教育也不会差,这算是物质方面的富所带来的好结果。

还有一方面则是精神上的富,这基本上是来自父母自身的言传身教,就是父母的素质够高的话,孩子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比方说家庭关系和谐,父母教育有方。

除非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相对富足,就是在某个贫困的小山村,尽管外界认为那里穷的一塌糊涂,但因为在村子里,大家都一样穷,没有落差感,所以大家在精神上是富足的,这也是一种富,所以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也能教好一群拥有求知欲的孩子。

这可能是寒门贵子的真相。

所以我认为,教育的基础条件就是,物质和精神上都要富足,才能有实现良好教育。

物质富足是生命的基础,而精神富足则是动力。

拿我自己举例来说,我虽然没挨过饿,也没受过冻,但我遭过冷眼和校园欺凌,我的精神上是极其没有安全感的,但成绩并不能给我安全感,人都说缺什么补什么,所以,我必须要在某些方面找到一些安全感,校园暴力或者逃避现实。

我最后选择了逃避现实,然后现在迫于年龄又不得不面对现实,回顾过去,我不认为我没有好的成绩就是因为我不努力,或者我不够聪明,只是我没有选择那条路,也是我没办法选择。

而我所认为的天才,就是一些在相对富足环境里,极早地发现了自身的优点,并不断发展和培养的,这并不是天才本身可以做到的,而是有人为其承担了选择的风险。

比如我所能了解到的天才,郎朗,和华晨宇。

而如果以这种观点去解释穷人和富人的话,富人经常说的一个努力的理念,就有些站不住脚,因为我所了解到的是,每个人都在很努力地活着了。

比方说,有自制力的人能工作之余还能提升自己,而没有自制力的人下班后就会去放纵欲望,但真的是这些没有自制力的人不努力吗?

按照咱们前面那个理论,人一定是缺少了什么才会去找补什么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制力,那就是自制力所控制的东西并不是他真正需要的东西。

人,无法违抗本能。

所以,如果你发觉自己无法进步,千万不要怪自己不努力或者是没有自制力,那是你自身的本能告诉你那条路不对,可能未来对你有利,但一定不是你当下的主要矛盾,只有解决当下的主要矛盾,精神才能富裕,才可能实现进步,而跟着真实欲望走,努力就像要吃饭喝水一样简单,且过程中充满了快感。

所以,我认为自制力和努力一样,都是骗局。

任何,以自己的标准去定义一件事物的成功与否,然后作为成功学告知他人的,都是骗局。

也不能说是骗局,只是可以听,但不能全信,因为对读者不一定适用。

包括我现在所说的,也只是对我自己适用而已。

这是我付出很多代价,才慢慢学到的东西,不是顿悟,不学习永远不可能进步。

而这些领悟对现在的我的意义就是,我可能需要重新定义属于我自己的成功标准,找到自己的真实需求,认识到自己可能存在的天赋,这就是需要我提高我的认知能力,需要我去真正地为自己学习,培养自己。

而做到这些的前提就是我需要为自己创造一个物质和精神富足的基础,但说实话,在这个贫富差距如此巨大的社会,是有一点难以实现的,因为总会忍不住去比较,而一比较就会有落差,一有落差就忍不住先去抹平落差感。

除非,除非能进行自我洗脑,比方说信一个宗教,或者是能对自己,对人生,对人性的认知和理解能达到一个高度,就是所谓的看破红尘,但以我这二十几年的阅历显然做不到。

所以,我需要一个信仰,但因为缺少本土的信仰文化,以及,科学教育的普及,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只能沦为道德方面的指引,但不能作为一门科学,因为漏洞太多,而西方的哲学家虽然也一直致力于把哲学变成科学,但依然没有成功,虽然西方哲学算是现代科学的基石,但依然不能算是科学。

但现在,据我所知,如果有一门学问在某些方面可以作为有科学依据的哲学的话,那一定是心理学,而且,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的心理问题,能让我在这个不平等的社会中,找到安慰和补偿。

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我并没有逃避现实。而且,心理学的理论依据符合我所了解的科学,所以,我愿意相信,且把愿意把它当做一门信仰去学习。

这是小说、电影、音乐、短视频这类艺术性产物所不能带给我的体验,心理学是可以帮我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解决的,而不只是艺术上的治标不治本。

但有一个问题是,面对真实的自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那可能会否定掉自己多年的经验习惯和认知。

所以,如果有的选择,我还是愿意逃避,但,如果这些痛苦已经变成了疾病,如果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健康,我还是愿意选择改变,毕竟活下去才是人生的第一目标。

真的是,如果不是被逼到一定程度,谁又会想着改变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