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小米正式进军游戏笔记本领域,当时我们就在第一时间推出了该机的全面体验,但遗憾的是很快英特尔就发布了第8代标准电压处理器,而且市场迅速就被新处理器所占据,小米游戏本虽然有着非常独到的设计,但没及时采用新平台却成了一个遗憾。

增强的什么(究竟增强了什么)(1)

在米粉的呼声中,小米于ChinaJoy 2018正式发布了小米游戏本的8代标准电压处理器升级版,而且这次升级极具诚意——增配但不加价,我们测试的顶配版售价8799元元,与Core i7 7700HQ版价格相同,可谓好饭不怕晚的典型。

15.6英寸1920×1080,IPS

Core i7 8750HQ,6核12线程

GTX 1060 6GB

16GB DDR4-2666

256GB M.2 PCI-E SSD 1TB HDD

千兆有线 英特尔9560 802.11ac无线 蓝牙5.0

4×USB3.0、1×USB3.1 Type-C、HDMI2.0、3.5mm音频输入输出、SD读卡器

2.7kg

Windows 10 64位

8799元

增强的什么(究竟增强了什么)(2)

多了2核心4线程,散热依然稳定

在7代处理器机型的测试中,小米游戏本的散热表现挺不错,处理器和显卡在满负载时的峰值温度分别为90℃/69℃,但当时我们的担忧是它的3 2热管和双风扇组合是否能应对8代标压处理器多出来的2个核心4个线程,毕竟这是一台会长时间玩游戏的笔记本,它的散热素质和性能稳定性很大程度决定了我们是否会推荐它。

增强的什么(究竟增强了什么)(3)

使用AIDA64和Furmark在26℃室温下进行了1小时的烤机测试,小米为该机配备了“冷酷到底的散热系统”,往明白了说就是超高转速风扇和四出风口设计,龙卷风散热系统依然专门配备了启停按键,随时都能一键开启。

但需要提醒的是,该模式的运行噪音比较大,存在一定的啸叫声,所以开启龙卷风散热模式玩游戏时最好是佩戴耳机,也尽量不要在室友、家人在旁休息时开启。

强制最大转速运作的好处就是散热真是很彪悍,烤机1小时过后,Core i7 8750H处理器温度停留在85℃左右,GTX 1060显卡则是74℃,有点儿此消彼长的意思,但涨在显卡端倒没什么影响。

处理器的运行频率可以稳定在2.7GHz左右,封装功耗不会低于TDP标准,在一开始20秒左右会冲到80W以上,但随后就稳定在45W,这对于游戏、图形图像处理、材质渲染等处理器密集型应用来说很有意义,能够保证流畅性不受温度和功耗影响,可以稳定释放性能。

而显卡核心频率则维持在1600MHz左右,这一点跟7代标压处理器版基本相同,两者在C面的热量堆积也差不多,主要集中在键盘区域右侧,对游戏操控影响不大。

增强的什么(究竟增强了什么)(4)

升级的不仅是处理器

虽然处理器是最大的看点,但依然有很多细节改进值得我们关注,首先就是内存从双通道DDR4-2400升级到了DDR4-2666,更高的频率意味着更大的带宽,这对于一些比较吃内存带宽的游戏或专业应用来说还是好处多多。

除此之外,无线网卡也升级到了最新的英特尔Wireless-AC 9560,作为最新一代的旗舰无线网卡,它的最大速度从Wireless-AC 8265(也就是7代处理器版小米游戏本所搭载)的867Mbps翻番到了1.73Gbps,蓝牙也从4.2升级到了5.0版。

增强的什么(究竟增强了什么)(5)

还有一点,8代处理器版小米游戏本更新了UEFI设计,整个BIOS界面变得更加直观明晰,在高级模式下有内部结构图,会对应高亮显示现在正在调节的区域,这个设计在当下的笔记本里不算多见。

除了监测硬件数据之外,可以设置的细节选项有很多,比如两个散热风扇可以独立调节龙卷风模式下的转速;键盘、开盖睡眠唤醒;电池供电时USB充电阈值;背光提示系统等等,这对于不太懂得设置BIOS的玩家来说是十分友好的。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Windows 10如何进入UEFI,最简单的是开机时重复按F2,而在操作系统中也可以直接进入:点击左下角Windows标志、设置、更新与安全、恢复、高级启动/立即重新启动、疑难解答、高级选项、UEFI固件设置。小米游戏本的UEFI是值得研究一下的,尤其是需要更多个性化设置的玩家。

增强的什么(究竟增强了什么)(6)

游戏帧速更稳定,光效/音效有惊喜

游戏本的核心自然是玩游戏,此前的Core i7 7700HQ处理器其实对于大多数游戏来说已经不会是瓶颈了,但玩家对性能的要求是没有上限的,Core i7 8750H在小米游戏本的龙卷风散热模式下频率有保障,可以轻松发挥多出的核心数量优势,比如在《绝地求生》中它就能以实用设置(视野、抗锯齿最高,其余最低)达到近100fps的帧速,整个游戏过程的流畅度很高,没有出现掉帧的问题,玩玩《英雄联盟》《堡垒之夜》也是自在轻松。

增强的什么(究竟增强了什么)(7)

增强的什么(究竟增强了什么)(8)

当然,说到高帧速就不得不提广大玩家对小米游戏本的一个小遗憾:没有高刷新率电竞屏,因为以小米游戏本的硬件配置来看,帧速超过60fps是挺寻常的事情,普通的60Hz屏反倒桎梏了性能体验,希望在后续能有电竞屏版出现,哪怕价格相对高一点点呢。

不过除了刷新率这一点之外,小米游戏本的这块72% NTSC色域、上下左右178度广视角雾面防炫光屏综合素质还是挺不错的,IPS面板的边缘漏光控制得还不错。

增强的什么(究竟增强了什么)(9)

键盘延续了此前版本的设计,最左侧有一列快捷键,这个设计在盲打时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刚开始的时候容易按错,但习惯之后就能很好地展开游戏了,1.8mm键程在快速微操时的回馈感还是挺不错的。RGB键盘背光按快捷键、主键盘区左、中、右分为4个区域独立调整,虽然不是机械轴,但支持30键防冲,键帽为曲面凹陷设计,定位感比较好。

光效上的看点是左右两侧朝桌面定向的氛围灯带,小米将其命名为“光剑”氛围灯,这个设计比较独特,也是延续了此前版本的设计,在关机状态下只要连接了适配器就会保持呼吸效果以提示充电状态。

扬声器也依然是2×3W组合,并且支持专为游戏优化的杜比全景声效果,实际游戏听感还不错,胜过大多竞争对手机型。而且它的音频输出还通过了Hi-Res Audio高品质音频标准认证,内置了高推力耳放,在游戏中可以更好地分辨环境层次、判断敌我距离和相对位置,看电影时又有很好的氛围感,直推300欧姆阻抗的森海塞尔HD650听音乐也能有模有样的,所以小米游戏本的音频功能在游戏本里也是高水准的存在。

增强的什么(究竟增强了什么)(10)

外形延续极简风,接口依然全面

8代处理器的小米游戏本在外观上并没有什么变化,依然是正面无LOGO的极简造型设计,顶盖采用金属材质,CD面为导热不那么明显的工程塑料,宽大的玻璃触控板触感很舒适,不锈钢转轴在打开屏幕后才能看到,由其支撑起的悬浮式屏幕视觉效果很有科技感。

虽然不是轻薄型设计,体重达到了2.7kg,但作为游戏本,我们还是更喜欢小米游戏本这种偏传统的设计,毕竟充裕的散热空间为它出色的使用体验打下了坚实基础。

增强的什么(究竟增强了什么)(11)

接口方面也依然是大满贯水准,包括USB3.0、USB Type-C、HDMI2.0、千兆有线、耳机、麦克风、UHS-I型SD读卡器在内,基本上囊括了主流游戏本的应有接口,USB3.0 Type-A就有4个之多,三面布局也很合理。

增强的什么(究竟增强了什么)(12)

我最欣赏小米游戏本的地方在于它没有跟风做轻薄,坚守了更有利现有硬件技术发挥,以及玩家体验更出色的传统式设计。虽然没有第一时间发布基于英特尔8代标压处理器的机型,但所谓“好事多磨”,在等待了近4个月后的这一次升级让小米游戏本终于以完全体的姿态面世,即便作为游戏本行业的新丁,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但从新丁的角度来看,小米在游戏本领域的起点就已经足够高,而且很多功能细节——比如强悍的散热系统、出色的影音素质、独具一格的外形风格、直观易懂的UEFI设定、均衡的硬件配置等等方面都紧贴用户需求,以此产品应对绝大多数玩家都已是绰绰有余,是主流价位值得考虑的游戏笔记本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