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是非常强的。比如说,它自身的天然色和它生活其中的野地的那种褐色、麻灰色是很接近的。而且兔子有一个本能特点,就是如果不被发现,它是死不动弹。因为,一旦动起来、跑起来就完全暴露啦!死不动地儿,就不容易被发现。所以兔子的天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毕竟是在生物链的最低端,体现了自然界各个物种与生俱来的谋生之道。

“兔子不吃窝边草”,应该也是兔子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因为,一旦自己窝边的草吃掉了,兔子窝就会暴露。甚至,不要说“住处”暴露很危险。连频繁活动的痕迹暴露都很危险。猎人或者食物链高端的肉食动物,都会根据狩猎对象的排便新鲜程度、行走痕迹、留下的气味来追踪、狩猎。

但是人类在描述这个自然现象、套用这句话到人类社会行为的时候,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一定是有特殊的含义在里面:大半都不是干什么好事。比如说,如果是邻里互助;比如说做好人好事……,难道还怕身边的人知道吗?难道还需要保护自己身份不要暴露吗?所以说人在社会上行事的时候,说出“”兔子不出窝边草“”,多半干的都不是好事。比如说偷摸盗抢;比如说情场上对身边人下手。所谓“朋友妻不可欺”,如果是身边的朋友,其女友、老婆万不能打主意。否则那可是犯大忌讳的。“奸出人命赌出贼”。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告戒别在家门口做坏事;不对身边人下手。尤其指男女关系方面,不去追求身边人(如同班同学、邻居、朋友、青梅竹马儿时玩伴等)的异性。因为干坏事、见不得人的事儿,被单位、邻里街坊知道就没脸见人了,就无法生存啦。

兔子不吃窝边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兔子不吃窝边草)(1)

所以,通常用“兔子不吃窝边草”劝诫人们不要干坏事,尤其不要笨拙地、赤裸裸地对身边人干坏事。是一种正向的、积极意义阐述;是正能量。

兔子不吃窝边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兔子不吃窝边草)(2)

但是兔子毕竟是一种低等的动物,是一种食物链低端的动物。它不会像人一样,全面的思考问题。比如说不吃“窝边草”,但又不能不吃草哇!世界上又不是只有你这一个、或一窝兔子;你去吃的远处的草,那很可能就是别的兔子的窝边草,同样会暴露别的兔子。大家都这么行事,就成了互相拆台。相互影响之下,也就等于暴露了自己。同样不能达到最后保护自己的最终目的。

兔子不吃窝边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兔子不吃窝边草)(3)

套用到人类社会行为上来,那就是不但“窝边草”不吃,自己身边的坏事不能干;最好别人的“窝边草”也不吃——离自己比较远的坏事也不能干。最后的结论是,任何坏事都不能干!这才是“兔子不吃窝边草”这句话的正能量,这就有了正向的积极意义。

兔子不吃窝边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兔子不吃窝边草)(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