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产业扶贫工作(拓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

自扁王基村651亩火龙果基地

怒江产业扶贫工作(拓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

姚聪学在中华蜂养殖基地

云南网讯(记者 普孟秋)3月10日,中交集团定点帮扶暨新一轮选派怒江扶贫干部座谈会在六库召开。会后,7名来自中交集团各单位的帮扶干部背上行囊,赶赴各个帮扶岗位,接过前任帮扶干部的接力棒,为怒江拓展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交扶贫,就像在做一张答卷,王书记已经得了90分了,今后想要提高分数会更难,但我有信心。”新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大兴地镇自扁王基村帮扶的中交集团干部武启鹏这样说道。

他口中的王书记就是3年前中交集团驻村帮扶的自扁王基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王永刚。3年来,王永刚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把牢党建“定盘星”、抓好增收富民“主攻点”、激发内生动力“动力源”,带领群众开展安居、道路、产业、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自扁王基村各项建设步入快车道。2020年底,全村266户建档立卡户851人全部脱贫。如今的自扁王基村,火龙果基地姹紫嫣红,肉牛、黄精、柑橘等增收产业蓬勃发展,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

怒江产业扶贫工作(拓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3)

王永刚在农户家中走访

自扁王基村的沧桑巨变只是中交集团进驻怒江后,帮扶的贫困村寨发生美丽蝶变的一个缩影。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中交集团始终坚持“怒江所需、中交所能”原则,真金白银、久久为功。派出最强的“战士”打最艰难的“战”。如今,峡谷大地,处处有中交帮扶干部的身影,怒江沿岸,处处有他们的“佳作”,姚聪学和他美丽的乡村秋那桶、黄全在双米底铸就的坚强“堡垒”等一批成果涌现。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日子在后头。

到自扁王基村的第二天,武启鹏就在王永刚的带领下,到火龙果基地、肉牛养殖场走访,进入百姓家中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目前,脱贫群众的致富基础还比较薄弱,还得带着群众拼命干。”武启鹏说,他要继承王书记的优良工作作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棒接着一棒干,一锤接着一锤敲,当好强村富民的服务员,让老百姓的家底更加殷实。

“新征程、新生活、新奋斗,帮扶干部接力帮扶不停顿,群众创业干事不停歇,边疆老百姓的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王永刚说,他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帮扶干部将在在乡村振兴的漫漫征途中打造一批亮点,再创新佳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