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的一个朋友J、两个孩子的妈妈,在我们几个好友的小群里,发了这样一段话:

在没人爱的时候要学会爱自己(你要做的是学会爱自己)(1)

她说,自己一直努力践行,但其中几条,尤其是“接纳和欣赏自己”、“情绪稳定,能够理性表达”,对一个主力带娃、要做很多事的妈妈来说太难了,反而成了绑架自己的负荷

发这句话的前一天,她和两个孩子发了火,原因是孩子爸爸上班、家里没有老人没有请人帮忙,最近上网课、照顾孩子,全靠她自己,还得兼顾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成长。

“要从早到晚跟着孩子后面,提醒吃饭、提醒喝水、提醒吃水果、提醒上课、提醒写作业,都得重复催促几遍。我昨晚大声训斥她们,我说我累了,我不想像仆人一样伺候你们!”

我们立马感同身受

另一个二宝妈说,自己情况也差不多,孩子爸爸每天早上出门,晚上回来,有大量的独处时间,情绪很稳定。

但她自己,要在狭小空间里对着婆婆和俩男孩,要做点自己的事儿,只能6点起床……

当晚上俩孩子拖拖拉拉不睡觉的时候,爸爸开了句玩笑,“你们快点哦,小心妈妈火山爆发哦……”

立刻引起了群里其他朋友的共鸣:

在没人爱的时候要学会爱自己(你要做的是学会爱自己)(2)

我相信这话在表达的时候并非恶意,朋友也说,先生们就那么一说,不是故意添堵,咱不用过度解读。

可能问题就在于,压力大的时候,听着容易火上浇油。

和我老公聊,我说,你明白我为啥那么容易看你打游戏不顺眼吗?

因为白天陪娃的、每天被孩子叫一万遍的,都,是,我!同样需要上班、有自己的事要忙,我也想白天出去一整天……

赶上我如果陪娃时间过长、娃休息了继续忙工作、没了独处时间的时候,我当然看你打游戏很生气了……

在没人爱的时候要学会爱自己(你要做的是学会爱自己)(3)

老公“嗯嗯嗯”的,求生欲特别强,他能听我耐心说完,我气也解了大半。

真是理解万岁。

每个人都需要独处空间、有权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放松,这些道理好像都懂,但有时就是忍不住叨叨。

可能因为,妈妈这部分的责任和约束,让我们不想随便冲孩子发火。可积攒的情绪怎么办呢?除了自己转化,当然也渴望能被重要的人倾听啊……

我们几个聊着聊着,还想起了自己的妈妈。

每天6点起床才有独处时间的那位朋友说,小时候总觉得爸爸脾气好、会陪自己玩,妈妈性子急、也不喜欢陪她玩,可长大自己当了妈才知道:

“在那样的年月中,妈妈要上班、要做家务、要给全家织毛衣、做冬天的棉衣棉鞋,经常晚上熬到半夜,哪有那么多时间陪孩子、更别说耐心和好脾气了。”

我仔细回想我家,好像也是一样。

在没人爱的时候要学会爱自己(你要做的是学会爱自己)(4)

印象中妈妈是那个更常“抱怨”的人,我爸就好多了。

我小时候特别烦,我妈怎么做个菜做个家务老爱叨叨“没人帮她”,明明我和爸爸都对她没有要求,也帮了啊。爸爸还经常说,做啥都行、出去吃也行,是她自己高标准!

现在仔细想想,我爸这叫“渔翁得利”,我是喜欢和他玩,爸爸情绪极其稳定……

废话!每天不用做那么多家务,动不动就出门溜达约个球友打球,他情绪能不稳定吗……

在没人爱的时候要学会爱自己(你要做的是学会爱自己)(5)

知乎上有个令人深省的问题:如何面对自己越来越讨厌的母亲

里面有大量的人控诉,自己的妈妈有多让人反感。

有个最高赞的答主,是这么说的:

“因为看书比较忙,所以有一天她(妈妈)刚洗完澡,我问她能不能下去帮我取个快递?我的期待很简单,你要有空就帮我拿下,没空我自己去也行。

她就装作没听见我说话一样,而这种反应是我最深恶痛绝的,我就压着性子又问了一遍,她就开始说一些完全没边际的话:“催什么催,你要求别人做事还得加快速度啊!”

我一下就火了,我说“你愿不愿意,这个问题一秒钟就答完了,没人逼着你去,你不去我自己也可以下去,你说这些恶心人是什么意思!”

然后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她趁我不注意下楼拿了回来,我要跟她沟通,她说:“你要知道我不好说话以后就吸取教训,别老自己能做的事情让别人去做。”

我说:“我请你个事情,你可以去也可以不去,你要说我现在忙你自己去一下,我一点意见都没有,为什么什么事情你都要酸别人,把人恶心的要死呢!”

在没人爱的时候要学会爱自己(你要做的是学会爱自己)(6)

答主认为,可能是妈妈幼年吃了太多的苦,又或者是外婆给她带来了“女人一定要自立自强的概念”,但这种自立自强,“却转化成了斤斤计较和抱怨”。

如果是10几、20几岁的我,会完全站在答主这一边,对不能好好说话的妈妈深恶痛绝。

但如今,自己也当了妈,我更理解了她:

这个妈妈哪里是对一件小事“斤斤计较”,是太多件小事,长期压在她一个人身上,所以随便一件新的小事,也就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做了妈妈以后,有哪些瞬间,你突然理解了自己的妈妈?

知乎网友“每人都在等风来”的话,让我泪目:

……

在没人爱的时候要学会爱自己(你要做的是学会爱自己)(7)

看着都是小事,但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成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我曾经在一本写母女矛盾的书中,看到这样一段话:

“诚征母亲,职业需求如下:

得要能胜任家中的沟通中心、公关部长、首席检察官、最好的朋友、育儿指南、勉强合格的学生、情绪避雷针、审判长、完美典范、自己人生的角色扮演。”

身为妈妈,我们被贴了许多标签、也给自己贴了许多标签,以至于要做到太多,却经常忽略了自己,忘记了我们根本不是神,我们也是人

我常常写很多宽慰妈妈的文字,也分享很多育儿方法,但我太懂得,那些方法,如果没有“妈妈们照顾好自己”作为前提,根本无法施展

因为,我们的池子被倒空了,又怎么能给出水分,去滋养到家人和孩子呢?

本文开头我那位决定撕掉“好妈妈”标准贴纸的朋友J,最近愈加“放飞自我”。

她会回怼、偶尔会质疑自己教养方式的孩子爸爸:

“那是你的看法,我就这样,不满意,那是你的事;看不惯,那也是你的事。”

在没人爱的时候要学会爱自己(你要做的是学会爱自己)(8)

她给自己安排时间独处,听歌、静心、做些喜欢的事儿,发现不用自己事事忙前忙后,地球可以照样转。

她还是偶尔会冲娃发脾气,相比自责、后悔、内疚,她会告诉自己:

“我可以对她们温柔,也可以对她们凶,没关系。是的,我可以不生气也可以生气,为什么这样是好的,那样是不好的?好和不好又是谁定义的呢?所有的发生都有其意义,不管我们认为好的,还是不好的,发生即是必然,让它过去就是了。”

我忍不住给她点10000个赞。

在没人爱的时候要学会爱自己(你要做的是学会爱自己)(9)

就像我在这篇文中所说,当情绪到来时,就让它自然流经,不去评判、不去自责,我知道,对于绝大多数妈妈来说,我们已经在尽自己所能的,去爱孩子了。

那些还不完美的部分,就交给时间,慢慢来。没有人,是完美的。

停止对自己的“暴力”,把对孩子和家人的关怀与爱,也分一些给自己,因为,我们需要,我们值得

—END—

作者:吉吉。二宝妈,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前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愿与娃一起慢成长。

manchengzhang123

个人花时间:babyhours003

吉吉:mancz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