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晚上,浙江省永嘉县岩头镇的楠溪江滩地音乐公园里,集市、舞台、帐篷汇集的灯光和音乐,吸引着大量游客驻留。

帐篷中,COART麋鹿星球的团队,正在为艺术营项目做准备和调整。作为一个综合文艺品牌,麋鹿星球已落户永嘉,将在几个月后正式开展艺术、演出、集市、文创消费等活动。

乡村振兴永嘉县(浙江永嘉发展乡村)(1)

8月16日至17日,借着浙江省美丽乡村夜经济发展现场会在永嘉召开的契机,永嘉向外界亮出了美丽乡村新业态。

滩地音乐公园和艺术营,是今年永嘉县打造的“夜游楠溪”品牌的一部分。该品牌以夜游、美食、艺术、山水、音乐等为主题,挖掘本地夜间农旅资源,加快推动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转化,带动乡村经济提振。

让大家感叹的,还有流传至今的人文传统:山水诗、永嘉昆曲……正是这些景、诗和曲的融合,构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永嘉文化。

乡村振兴永嘉县(浙江永嘉发展乡村)(2)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守住绿水青山、提升人居环境、打造精品村庄,这些举措也让人们更愿意来到农村,亲近山水感受艺术。7月以来,永嘉县乡村夜间游客同比增长超七成,带动该县二季度过夜游客环比增长91.6%,夜间旅游总收入环比增长88%,限上住宿餐饮销售总额环比也均有大幅提升。

发展乡村“夜经济”,点亮乡村“夜生活”。永嘉县委书记王彩莲说,永嘉之所以能取得“高分成绩”,与永嘉坚持美丽为基、守住绿水青山底色密不可分。

早在20世纪80年代,永嘉就在楠溪江中上游实施最严格的工业“零准入”,率全市之先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机制,仅“十二五”以来否决的投资项目金额就达200多亿元。尤其是今年3月,永嘉县首个生态环境地方法规《温州市楠溪江保护管理条例》正式出台实施,为打造“生态保护最严地区”提供了法律依据。

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永嘉县联动打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等组合拳,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和无害化卫生公厕全覆盖,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持续保持省市前列。

乡村振兴永嘉县(浙江永嘉发展乡村)(3)

艺术营所在的滩地音乐公园,本来只是一个乡村小码头。随着公园的建设,这里成了楠溪江畔的大型旅游综合项目,吸引乡村旅游业态入驻。

电力、卫生、交通等基础设施提升,让公园在黑夜里有了光。也让麋鹿星球艺术营举办的那些需要借助夜和光才能开展的活动,有了展现魅力的舞台。

如今,永嘉县围绕夜游楠溪品牌,以岩头、石桅岩-龙湾潭景区、大若岩-永嘉书院景区为核心,推出楠溪自然岛、长滩岛,以及岩头古村、芙蓉古村等两岛两村,打造楠溪江滩地音乐公园、丽水街两个夜间经济集聚区,招引乡村夜经济项目入驻。

针对美丽乡村亮点项目散、集聚效益没有充分发挥的问题,永嘉县规划建设了“楠溪古韵”“山水诗画”等1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通过把分布零散的美丽精品村、美丽景区村等特色资源整合起来,统筹规划基础设施、产业业态布局,达到握指成拳的效果,成为旅游新的“引爆点”和“增长点”。仅永嘉县岩坦楠溪古韵示范带,每年国庆期间就可接待游客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0万元,其中夜间消费占旅游总收入的50%以上。

立足夜间产品多元化的目标,永嘉县在吃住行游购娱领域形成联动,打造了涵盖“夜游、夜赏、夜食、夜娱、夜宿”五位一体的乡村夜景和产业形态,对全县服务业拉动超过30%。比如“夜游楠溪”项目融合了夜景体验、水上运动、音乐欣赏、美食小吃等内容,在极大丰富游客夜间体验的同时,带动了农特产品就地销售和周边民宿的快速回暖。

乡村振兴永嘉县(浙江永嘉发展乡村)(4)

该县尤其注重结合当地特有地理环境、人文传统等因素进行开发,使地域成为夜游的独特属性之一,打造标志性和搬不走的乡村旅游产品。比如,当地将上百座古村,以及保存下来的古戏台进行保护修缮。再将这些舞台作为实景场地,打造乡村演艺产品。在丽水街花亭、丽水桥、琴山戏台上,表演永昆《牡丹亭·游园惊梦》选段,正是这一思路的实践,并成为夜游楠溪的一项主打产品。

借助永嘉书院等景区,永嘉县推出商道文化研究、青少年礼仪培训等一批特色文化活动,吸引夜间观光游客。引入户外音乐节品牌“东海音乐节”,打造温州地区有影响力的音乐活动。开通市区直达滩地音乐公园等处的旅游直通车,每周两班,为夜间旅游经济吸引客源。

(通讯员 张睿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健)责任编辑 刘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