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生活在中国,有很多大家习以为常的幸福,就是太习以为常了以至于很多人眼里只看到雾霾。如,手机的网络覆盖问题。

好莱坞大片宣布延迟(为什么好莱坞大片里经常出现手机没信号)(1)

基本上国内通信网络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不要说什么小城镇/农村了,就连最偏远的小山村基本上都实现了移动电话和宽带网络的接入,只要你不钻进大兴安岭森林,或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你都能看见手机左上角满格的信号。

但很奇怪,在遥远、发达的美国,我们经常在看好莱坞大片的时候,会看到一些经典的桥段,每当到了人命关天、核弹爆炸、地球毁灭,或者漂亮的女主角即将被坏人侮辱的关键时候,电话没信号了。

尤其是惊悚恐怖片,只要主角遇到危险了,手机拿出来,100%的没信号!好吧,如果你是在西部广阔无垠的大荒漠上、或者在海拔6000米的大雪山上,手机没信号也就罢了,好好地在大城市里呆着,一进电梯,立马没信号;地上停车场,立马没信号;随便困哪个坑里,立马没信号!

好莱坞大片宣布延迟(为什么好莱坞大片里经常出现手机没信号)(2)

好莱坞大片宣布延迟(为什么好莱坞大片里经常出现手机没信号)(3)

由于美国手机信号这么差,机智的美国电影人开始在电影中放弃了谁是没信号的手机,而采用另外一种更稳定的通信工具——对讲机。如,我们在《碟中谍中》中被阿汤哥用硬朗低沉的声线对着对讲机说“copy that”戳中燃点;如在《速度与激情7》里,Toretto团队在险象环生的生死时速中从容不迫地用对讲机,沟通策略、完美配合、协同作战,最终取得胜利。

动图3

动图4

虽然电影桥段有一定的虚拟性质,但是这些桥段频繁出现在电影大片中,也在一定程度证明美国的通信网络覆盖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为什么呢?按道理说,美国这样发达国家,其通信事业比我们早起步很多年,其竞争激烈程度也甚于国内,在市场无形之手的控制下,怎么网络覆盖还这么差呢?

我们先来看几组数据:

1、基站数量:美国的通信基站数量不到30万,而中国通信基站总数达604万,中国是美国的20倍,但二者的国土面积差不多,基站数量将完全决定其覆盖情况。

2、网络速度:据《每日邮报》报道,中国的4G网络覆盖率为77%,速度14 Mbps,而美国4G网络网速只有10 Mbps。

3、 服务质量:美国部分铜信号固定电话服役了100年,木头电线杆还在使用,线路断掉是经常的事儿,而中国哪怕在牧区也早已实现先进的移动通信。

再讲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据媒体报道,在卡特里娜飓风发生的时候,大批美国受灾民众打不出求救电话,据估计有超过 2000 万次求助电话因此未能接通。而广播和电视信号也断了,受灾民众也难以收到政府发布的援救信息。最讽刺的是,受灾最严重的新奥尔良市的市长甚至有两天被困在一个旅馆里无法与外界联系,更谈不上指挥救灾。

好莱坞大片宣布延迟(为什么好莱坞大片里经常出现手机没信号)(4)

原因是什么?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国的电信运营商是资本主义企业,它们没有实现网络覆盖的义务,它们只对利润负责,对股东负责,不需要对人民群众负责。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美国运营商在建设网络时会仔细评估网络覆盖的成本和所获得的利润,利润高的地方自然覆盖较好,利润低的地区就尽可能减少覆盖。所以,美国基础网络覆盖主要集中在人口较多的商业区。而人口相对较少的西部荒漠,甚至高速公路、或者城郊,就没有运营商愿意去那架设网络。

而国内运营商则不一样,他们首要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的覆盖,而不是考虑收益和利润,所以有些地方花了几十万架设了基站实现了网络覆盖,但是一年下来可能只服务了几个客户,或者常年只服务几户人家,这种情况很多,所以中国运营商的利润率远低于美国运营商。

好莱坞大片宣布延迟(为什么好莱坞大片里经常出现手机没信号)(5)

我们常常生活在幸福中而不自知,如,每天吃妈妈做的饭还在抱怨饭菜口味单一花样太少;如,每天享受着廉价、便捷的网络服务但仍大骂运营商垄断;如,坐在办公室暖暖地享受着暖气,但却愤恨地指责远处的火电厂冒着浓烟。人们总是不断追逐更幸福、更美好的生活,但未来那些幸福美好的生活不是建筑在空中楼阁上,总得要一步一步艰难地走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