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城市规划师和城市规划管理者来说,城市规划是一门大学问,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就特别喜欢去研究全国各地甚至是全世界的城市布局,比如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并排网格状加对角线”布局、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小飞机”布局及国内的新疆特克斯县城“八卦城”布局、新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的“军营式”布局、首都北京市和古城西安市的“棋盘状”布局、蓉城成都市的“环形加放射状”布局、黄河之城兰州市的“兰州拉面”式带状布局、重庆市和攀枝花市等山城的“依山就势”布局、马尔康市康定市酉阳县城及盐津县城等山谷城市的“闪电状”线性布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世界五大夜景城市柳州?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五大夜景城市柳州(全世界共有伯尔尼)

世界五大夜景城市柳州

对于城市规划师和城市规划管理者来说,城市规划是一门大学问,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就特别喜欢去研究全国各地甚至是全世界的城市布局,比如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并排网格状加对角线”布局、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小飞机”布局及国内的新疆特克斯县城“八卦城”布局、新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的“军营式”布局、首都北京市和古城西安市的“棋盘状”布局、蓉城成都市的“环形加放射状”布局、黄河之城兰州市的“兰州拉面”式带状布局、重庆市和攀枝花市等山城的“依山就势”布局、马尔康市康定市酉阳县城及盐津县城等山谷城市的“闪电状”线性布局。

但是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要研究的是中外相似城市布局,之前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的文章曾经介绍过成都市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城市布局相似性,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我国柳州市与瑞士首都伯尔尼的相似性,因为这是一对儿老城区半岛性布局的城市。另外,四川省阆中古城城市布局也与柳州市、伯尔尼相似。

一、瑞士首都伯尔尼城市布局

瑞士 的首都是 伯尔尼 ,始建于1191年,一个低调幽静典雅的古老小城市,1983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伯尔尼老城几百年来不断发展进步,但城市的规划理念却始终如一。

位于瑞士西部高原中央山地的伯尔尼座落在莱茵河支流阿勒河的一个天然弯曲处,河水从三面环绕伯尔尼老城而过,形成了一个半岛。阿勒河把该城分为老城和新城。

二、半岛型布局的柳州市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这是1200年前,大文豪柳宗元描写柳州山河地貌的一阕佳句。蜿蜒潆绕的柳江,在柳州市区勾勒出了马蹄形的半岛轮廓,从高处俯瞰,那种“天然大盆景”般的独特观感,造就了全球最具辨识度的一座城市。

潭中半岛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半岛,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名诗,对柳州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进行过精辟描述。更为难得的是,仅在柳州市区范围内,这样的“天然大盆景”还不止一处。如今借助航拍设备,我们可以鸟瞰城中区环江村一带的河曲地貌——从线条轮廓上看,它可以说是传统视角“大盆景”的“孪生兄弟”,但却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风貌特色。

从高空视角俯瞰环江半岛,江流曲线勾画出的美妙轮廓,几乎就是潭中半岛的绿色翻版。两处河曲形态相似,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风格。

(一)河曲布局城市由来

河曲,又称曲流,蛇曲。作为一种地貌景观,河曲通常出现在冲积平原上河流的中、下游。在弯曲的河道上,河水常会形成螺旋状前进的环流,使主流线偏向凹岸,形成向凹岸的强烈侵蚀,凸岸一侧则因流速变缓,泥沙堆积愈加凸出,便逐渐形成蛇曲。我国的大江、大河中,有许多著名的蛇曲分布在群山深谷之中:长江在云南香格里拉由向南转向东北,形成“V”字形大弯;金沙江在日锥峰画了一个“Ω”形大拐弯;雅鲁藏布江在南迦巴瓦峰附近环绕而过,并形成了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怒江进入云南后在贡山县丙中洛乡附近形成罕见的“U”字大弯……

上述这些闻名遐迩的河曲地形,都是以单体出现,连续河曲较为罕见。而且,这样的河流形态,只有极少数能孕育出较大规模的城市来。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在市区河段就能看到“并蒂莲开”般的连续河曲,这样的地质奇观,除了柳州还能到哪儿寻找?

(二)“城中半岛”宜称“潭中半岛”

在柳州城市中心区,马蹄形的半岛上呈现出一派高楼林立的繁华景象,登上河流对岸的马鞍山,“盆景都市”一览无遗。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用这样一段文字描写这座城市“三江四合,抱城如壶”的独特风貌:柳郡三面距江,故曰壶城。江自北来,复折而北去,南环而宽,北夹而束,有壶之形焉。

一个“壶”字,其实就是柳州城市中心区传统视角“天然大盆景”形象的提炼浓缩。自古以来,柳州城就从未远离这处河曲半岛。历史上,这座城市用过不少名称,可是,作为“壶城”母体的半岛本身却一直没有通用名称。有时候,人们叫它“河北半岛”,有时则叫“城中半岛”,只是细细推敲起来,这些名称似乎都不恰当。

人们称之为“河北半岛”,大概是因为站上马鞍山顶,“天然大盆景”就出现在了柳江北面。但是只要换个地方观察——例如鹅山、马鹿山,那里却又成了“河东半岛”或“河西半岛”。

称之为“城中半岛”,是因为过去的整个城中区都在半岛之上。不过,行政区划调整之后,半岛之外的柳江东岸才是城中区主体辖区,占据半岛南端的,只是该区的极小部分。另外,同在半岛之上,柳北区管辖的地域远远大过城中区,“城中半岛”的名称其实一开始就名不副实。

于是,有人开始将其称为“潭中半岛”。2000多年前,柳江还被称为“潭水”,古人在半岛对河处的驾鹤山下,建立了柳州最早城市雏形——潭中县,命名取其“地处潭水中游”之意。“潭水中游”的地理位置千古未变,“潭中半岛”不仅名称更为恰如其分,其中蕴含的古城底蕴也是“河北半岛”或“城中半岛”所不能比拟的。

(三)环江半岛犹如“绿壶”

与潭中半岛相比,对于它的“孪生兄弟”——环江半岛,人们了解并不多。即使到了今天,也几乎没有人将环江半岛作为主题以拍摄到柳州市区内的另外一处“天然大盆景”。我们将城中区环江村一带的河曲地貌称为“环江半岛”,不仅仅是因为环江村就位于半岛顶端。更重要的是,那里同样江流环绕,“环江”之名恰如其分。由于对岸没有足够高的观景点,想要看到环江半岛上的“天然大盆景”,必须动用航拍设备。

从高空视角俯瞰环江半岛,江流曲线勾画出的美妙轮廓,几乎就是潭中半岛的绿色翻版。两处河曲形态相似,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风格——有人说,若将潭中半岛比作柳州城的“人文老壶”,那么环江半岛就是一把山峦叠翠,竹树垂荫的“生态绿壶”;半岛有上百年的龙眼树,金黄稻浪,一派田园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