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 张建华 通讯员 卢华东

近年来,河南城建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居河南省高校前列,并成功跻身“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50强”。用人单位称赞河南城建学院的毕业生“基础好、上手快、后劲足、性价比高”。

一所位于中部省份地级市——“鹰城”平顶山的地方高校为何有如此之高的就业率,我们一起来探访一下答案。

河南城建学院在全国排几名(身处地级市如何成为全国高校就业50强)(1)

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下,作为地方高校,注重产教融合,实现转型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河南城建学院作为全省唯一一所城市建设类本科院校,近年来,学校转型发展的意识更加强烈、目标更加明确、成效更加明显。

坚持需求导向,实现学科专业转型

河南城建学院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与区域产业链、创新链紧密联系的专业体系,做好学科专业精准化设计,提高特色优势专业的集聚度,形成了“建筑与规划设计类、土木与建筑材料类、市政与生态环境类、建筑工程管理类、煤盐化工类、电子信息类”等服务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支柱产业的学科专业集群。

坚持市场导向,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河南城建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城建类人才市场的供给侧改革,着力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学校坚持“校政行企四方联动,产教研用立体”推进,注重校企结合、产教融合、学岗通融,全方位搭建育人平台,实现人才培养的“六共同”:即学校与政府部门、建设行业、大型企业共同制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商议专业设置,共同进行课程及教学内容开发,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行业发展需求无缝对接。

学校先后与中建七局、中平能化集团等174家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对接、教室与工地(车间)对接,教师与技师对接,学生与岗位对接。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居全省高校前列,成功跻身“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50强”。用人单位称赞河南城建学院的毕业生“基础好、上手快、后劲足、性价比高”。

坚持育人导向,实现师资队伍转型

河南城建学院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逐步形成了一支“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和教学创新团队。

学校出台了《关于青年教师到工程一线锻炼的意见》,要求中青年教师必须到工程一线进行岗位锻炼,培养工程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鼓励教师考取城建行业的各种执业资格证书,参与各种实务锻炼。

截至目前,有接近半数的教师具有相关专业的执业资格证书。学校要求每一名教师至少联系一家企业去锻炼提高实践能力,力求教师做到,登上讲坛是教授,到了企业能当出色的工程师,进了车间(工地)就是技术能手。

同时,聘请200多名企事业单位的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通过多年努力,师资队伍基本实现了“双师双能型”转变,满足了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河南城建学院在全国排几名(身处地级市如何成为全国高校就业50强)(2)

坚持服务导向,实现科学研究转型

河南城建学院积极实施“科研能力提升工程”和“服务行业(地方)发展工程”,在科学研究中坚持学术前沿研究和实践应用研究相结合,城乡建设研究与区域经济综合发展研究相结合;重视实用型、服务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每年拿出数千万元资金积极搭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平台。

学校与河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等省内外70多家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和研发合同,并成立河南省城镇综合设计研究院,承担了河南省大量的小城镇规划与设计工作。

通过科研服务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培育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助推器和“新引擎”的作用。

学校简介

河南城建学院,其前身是创建于1983年的平顶山城建环保学校和1985年的武汉城建学院河南分院,1993年武汉城建学院河南分院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两校合并成立新的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平顶山工学院,2008年1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南城建学院。

学校坐落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一一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白龟湖畔。学校设有22个教学单位,49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涵盖七大学科门类,基本形成了城建类专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