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是健身中最常见的动作之一,在练腿日,能想到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深蹲了,真是因为它太常见了,所以深蹲标准动作的说法自然也就最多,今天跟随健身教练Paul一起打破其中的一个坊间广为流传的错误说法——深蹲越低越好。

深蹲的三个小细节(辟谣深蹲越低越好)(1)

为什么会有“深蹲越低越好的说法”

1.从肌肉做功角度来看,蹲的越低,这样会使腿部肌肉活动幅度就越大、做功越多、募集到的肌纤维就会越多,训练效果自然越好。

2.很多大神深蹲训练的视频中,很多都是蹲的非常低,人家大嘛,所以当然是深蹲越低越好。

深蹲的三个小细节(辟谣深蹲越低越好)(2)

这并没有错,只是忽略了人的差异性,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关节的灵活度无法满足大幅度的深蹲,这时会出现“屁股眨眼”的情况,看似很微小的动作,造成的后果却非常严重。

深蹲的三个小细节(辟谣深蹲越低越好)(3)

什么是屁股眨眼

“屁股眨眼”是英文“Butt Wink”直译过来的,是在我们进行深蹲动作身体下降时,骨盆由前倾状态变为后倾的状态,这种骨盆位置翻转的变化,看起来像是屁股眨了一下眼睛,所以被称为“Butt Wink”。

深蹲的三个小细节(辟谣深蹲越低越好)(4)

屁股眨眼

“屁股眨眼”的危害

骨盆看似微小的改变,对腰椎的伤害非常大;由于骨盆出现后倾,腰椎无法保持正常生理曲度,导致腰椎承重能力变差;上身承受的重量不再是整个脊椎,更加着重的压到腰椎。这时腰椎既承重能力变差,受到的压力也变大,很容易造成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从而疼痛或者肌肉无力,甚至严重者导致脊椎骨折。

深蹲的三个小细节(辟谣深蹲越低越好)(5)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相同,深蹲时,身体下降过程中“屁股眨眼”的出现的早晚也就不同,所以深蹲并不是越低越好,大神们都是做了专门的训练和拉伸,所以他们可以在蹲那么低的情况下,没有出现“屁股眨眼”;考虑肌肉发力的最大化没有错,但是要在安全的基础上该考虑的问题,为了所谓的发力感而因此受伤,可能从此断送了你的健身生涯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那可就失去了健身的意义。

深蹲的三个小细节(辟谣深蹲越低越好)(6)

如何找到合适自己的深蹲深度

侧对着镜子或者让你的小伙伴在侧面观察,在动作标准的基础上向下蹲,如果屁股刚刚出现眨眼立即停止,这个位置向上一点的深度(即骨盆没有后倾之前的位置)就是适合你自己的深蹲深度。

深蹲的三个小细节(辟谣深蹲越低越好)(7)

出现“屁股眨眼”的原因

1.大腿后侧肌肉紧张

深蹲时身体下降过程中,臀部、大腿后侧肌群是被拉长的状态,如果它们过于紧张,导致不能被拉长,会出现腰椎弯曲来代偿,从而出现“屁股眨眼”的现象。

2.踝关节灵活性差

我们需要足够脚踝背屈能力,才能让髋关节深度屈曲,踝关节活动度不足时,深蹲身体下降过程中,身体为了保持平衡别无选择,只能将上身向前倾斜、骨盆向后倾斜,这时也就会发生“屁股眨眼”

3.肌肉协调性和控制力差

深蹲主要由臀部肌肉、膕绳肌、股四头肌、内收肌发力,深层肌肉负责稳定,如果这些肌肉协调性、控制性差,深蹲时很难让脊椎维持中立位、让身体保持平衡。

如何改善“屁股眨眼”

1.深蹲前,充分拉伸臀部、膕绳肌、小腿肌肉,使这些肌肉有足够的拉长空间,从而避免骨盆“屁股眨眼”。

深蹲的三个小细节(辟谣深蹲越低越好)(8)

2.改善踝关节灵活度,提高足背屈活动度。

深蹲的三个小细节(辟谣深蹲越低越好)(9)

3.从简单的轻负重深蹲做起,学着去控制自己身体完成正确的深蹲,杯式深蹲可以让你有效的学会控制身体,确保脊椎与骨盆在理想位置上运动。

深蹲的三个小细节(辟谣深蹲越低越好)(10)

以上几个动作,会尽可能的改善“屁股眨眼”,从而有效加大你的深蹲深度。

总结:

“动作的最大幅度”,始终都不是一个绝对值,训练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保证安全,有的人深蹲确实蹲的很低,但是在深蹲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屁股眨眼”和任何不安全因素,而大部分人并不满足这样的柔韧性;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每个动作的轨迹都不可能一样,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做到适合你自己的最大动作幅度,这样才会把受伤风险降到最低,把目标肌肉群刺激最大化。

深蹲的三个小细节(辟谣深蹲越低越好)(11)

生活加入训练,训练改变生活,我是健身教练Pau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