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称俄罗斯为战斗民族,但其实整个俄罗斯共有194个民族,而其中以“凶悍”著称的当属车臣一族。车臣分离主义分子为实现车臣独立,与俄罗斯政府进行了近20年的车臣战争。遥想当前苏联解体时,15个加盟共和国独立了14个,为什么只有车臣没能独立?

普京如何剿灭车臣(车臣闹独立为什么没成功)(1)

俄美博弈

车臣的战略意义

车臣之所以不能独立于俄罗斯联邦,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车臣的战略意义对于俄罗斯太过重要。先来看一张地图。

普京如何剿灭车臣(车臣闹独立为什么没成功)(2)

车臣地理图

在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对内,车臣北部为俄罗斯联邦的北奥塞梯-阿兰自治共和国,西部为印古什共和国;对外车臣南部与东部则分别与格鲁吉亚达吉斯坦共和国接壤。

此次俄乌战争的爆发最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乌克兰申请加入欧盟(北约)如果俄罗斯任由乌克兰加入欧盟(北约),那么就会导致俄罗斯腹背受敌,其在欧洲的战略伸展空间将丧失殆尽。

如果没有了乌克兰这块战略“缓冲区”,那么北约可以将战略性武器直接放到俄罗斯的“家门口”外,这对于俄罗斯来说,其威胁无疑是巨大的,而且是不能忍的。

普京如何剿灭车臣(车臣闹独立为什么没成功)(3)

乌克兰地理图

目前,俄罗斯的邻国中,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已经是欧盟成员国。此次俄乌冲突期间,摩尔多瓦与格鲁吉亚也申请加入欧盟

在这种情况下,假设车臣从俄罗斯独立,那么欧盟(北约)的势力可以直抵俄罗斯腹地。因此,从战略意义上来讲,俄罗斯是不会同意也根本不会允许车臣脱离俄罗斯而独立。

普京如何剿灭车臣(车臣闹独立为什么没成功)(4)

北约Logo

历史渊源与现世冲突

相当多的车臣族人拥有鞑靼血统,为蒙古后裔,这主要源于13世纪至16世纪蒙古-鞑靼人对其长达数个世纪的统治。算起来,他们或许也属于契丹族的后裔。

车臣的近代史依旧充满了征服与反征服。18世纪末,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与土耳其的第五次对决中一举获胜,将整个高加索纳入俄国的势力范畴。但在第六次俄土战争中,车臣又转投了奥斯曼帝国

普京如何剿灭车臣(车臣闹独立为什么没成功)(5)

叶卡捷琳娜二世

1829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发动了高加索战争,力图重新夺回对高加索的控制权。为抵抗俄军,当地人民建立了具有政府性质的组织,车臣尼亚,这也是车臣国家的前身。但后因寡不敌众,高加索地区又被俄国控制。

19世纪中后期起,俄国对车臣实施分化与高压的双重统治,这也导致车臣内部分化为亲俄与反俄的两大派系,索性至19世纪末都未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

十月革命后,车臣归属俄罗斯。苏联成立后,车臣成立自治州仍旧隶属于俄罗斯联盟中。二战时,部分车臣人企图通过与德国合作以实现其独立的目的,因此苏联政府将车臣视为“侵略者”

战后,数十万车臣民众被迫远离故土、迁移他处,车臣人民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未能享受苏联国民同等待遇。这种情况直至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才开始转变车臣也恢复为共和国

被打服了的彪悍民族

1991年苏联解体后,眼见其他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成立国家,车臣分离分子也坐不住了,他们对外积极“发声”,对内准备武装,也要求独立。对此,俄罗斯的回复当时是,不!

车臣人素有“高加索之狼”之称,不同意独立,那就“开打”。苏联解体后,车臣共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仅平民就死伤数十万,还有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

在2002年的“车臣事件”中,车臣恐怖分子共造成俄平民130余人死亡,可谓“凶残”至极。俄罗斯总统普京对车臣恐怖分子的态度是:“把他溺死在马桶里”

普京如何剿灭车臣(车臣闹独立为什么没成功)(6)

车臣事件

随后俄军对车臣武装,特别是恐怖分子开展“清缴”。两方激战持续数年。2006年,车臣恐怖分子首脑巴萨耶夫死亡,亦如本·拉登之死对于基地组织的打击一样,巴萨耶夫的死亡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车臣反政府武装的实力,特别是对外的“传播力”

普京如何剿灭车臣(车臣闹独立为什么没成功)(7)

巴萨耶夫

2009年,俄罗斯政府正式宣布车臣战争结束。成规模的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局部的武装冲突并未停止。车臣分离分子、恐怖分子并不会就此“罢手”。

“原谅他们是上帝应该做的事情”,就如普京对待车臣恐怖分子坚定而又明确的态度一样,俄军对车臣分裂武装的打击也仍在继续。

普京如何剿灭车臣(车臣闹独立为什么没成功)(8)

开战机的普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