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常识你知道多少(快来了解一下你不知道的立冬知识吧)(1)

2022年11月7日,就是今年的立冬了。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保暖,不要感冒。

立冬,大家都知道,是二十四节气其中之一,是第十九个节气,同时也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立冬也代表着冬天开始了。

立冬是一个节气类节日,与立春、立夏、立秋、共同组成了四立,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开始。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立冬两个字的解释是,立:建始也,开始的意思。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所以,立冬是说,冬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经藏起来准备冬眠了,立冬它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更完整的表述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因此有《立冬》诗云: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四面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备收藏。

我们幅员辽阔,虽然立冬表示,冬季开始了,但是在我国北方已经有入冬的“先驱城市”了。我国南方还有些城市还很未入冬。曾记得一些网友调侃说:我在南方露着腰,你在北方披着貂。

在节气上,立冬表示冬季开始。现在气象学上规定,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就算进入冬天,第1天即为入冬之日。在古代,古人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自古以来,立冬节气就被人们高度重视,各地庆祝活动也非常丰富。

祭祀。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

补冬。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吃饺子。在中国北方地区,有立冬节气吃饺子的习俗。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此外,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

关于立冬的谚语也特别多,古时候,人们常常把立冬节气作为一个“初始值”,来判定后续的气候变化。马上立冬了,到时候大家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立冬在月头,过年不出手;立冬在月半,秋衣穿过年;立冬在月尾,二月天很寒。这里的月初月尾指的是农历。

立冬晴,好收成。立冬落,一冬渴。立冬晴,一冬凌。立冬暖,今冬暖。立冬打雷三趟雪。立冬雪花飞,一冬烂泥堆。立冬雷隆隆,立春雨濠濠。立冬有雨地早封,明年一定好收成。立冬无雨一冬净,立冬有雨邋遢年。(江南)立冬打了霜,夏至干长江。立冬不凉数九冷,数九不冷倒春寒。立冬晴过寒,弗要橱柴积

当然了,各地区关于立冬的谚语还有很多,农谚是古人的经验总结,不是预言,别搞错了,别用它来预测后来的天气,还是要随时留意天气预报,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